中考数学复习课微课应用与探究

2021-08-19 09:38吴聪聪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先学定义三角形

吴聪聪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第一中学 浙江 永嘉 325100)

1.当前中考复习课现状

在当前中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再现一遍知识点,后配上例题练习”的复习方式,这样的复习课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有“新鲜感”。简单重复的练习,长此以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对教师来说,课堂一讲到底,包办代替,学生却往往反映听得懂课后又不会做,造成复习课事倍功半,效率低下,教师疲惫不堪。

改变现状,成了师生的共同诉求,“先学后教”模式的开展刻不容缓。

2.“先学后教”模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中考课堂复习的知识点是已知的,思想方法是已知的,对于正处于智力发展高峰期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模式值得引入。问题呈现,学生先行,教师断后能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把教师从满堂灌的课堂中释放出来,为教师、学生减负。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没什么机会去用,一两年后就忘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纵观近几年的绍兴中考,往往侧重于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先学后教”,不让学生被动地“听”旧知识,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做”数学,让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重要和必要。

3.“先学”的有效策略之——“微课”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内就某个知识点或某一道综合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的教学视频,其呈现形式有PPT录屏、真人讲解、动画形式等。利用微课引导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将其应用于中考复习中,能让学生在短小的时间内,聚焦有效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另一方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运用中,主要是课件演示与视频播放,这种缺乏创意的微课显然是“旧瓶装新酒”,复习并不高效,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深思。笔者将以中考复习专题课《相似三角形之新定义三角形》为例,探究微课在复习课中如何实现“先学”,反思如何进行“后教”,从而实现“微课”作用的最大化。

4.《相似三角形之新定义三角形》复习课片段

教学过程:

4.1 课堂引入。观看4D培优课堂中的微课视频“新定义三角形——倍勾三角形”,根据题中新定义的概念找出△PCF,△DBC,△ADC中的倍勾三角形。解决第一小题后,暂停视频播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提炼:新定义型问题解题策略——审题,找出新定义概念的内涵;化归,化归为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思想方法迁移。

4.2 变式迁移(视频播放结束,课件展示巩固练习题)

问题2 若一个三角形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两条边的乘积,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比例三角形.

已知△ABC是比例三角形,AB=2,BC=3,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C的长;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BD平分∠ABC,∠BAC=∠ADC,求证:△ABC是比例三角形.

【归纳小结】: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比例三角形的定义,并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4.3 画龙点睛。

由学生代表进行小结,本节课对于新定义三角形的解题策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节课中用到的数学方法、思想。最后把微课视频网址留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后进行及时的观看巩固。

5.“后教”——微课中教师的作用

微课确实替教师分担了讲授知识点、难点的部分任务,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课堂作用遭到了削减。视频中的讲解者并不了解具体的学情,这时就需教师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停顿,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知识点、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视频中的难点进行释疑。微课复习课中,将原本繁多的知识点“切碎”后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和模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切碎”后就不得不提到整合,此时,引导学生合理“整合”的角色即教师。教师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此时尤为重要,教师利用微课资源中的动画、视频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利用传统课堂中的讲解、示范对“切碎”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整合,从而使复习课达到高效能。

结束语

微课教学以视频做媒介,在一定的目标下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炼,传播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辅助模式。但微课使用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能提高微课使用的技能,必能使微课在中考复习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先学定义三角形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定义“风格”
三角形,不扭腰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