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9 09:38陆洪明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浮力知识结构绘制

陆洪明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其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心智导图,在促进学生思维养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还能够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更轻松的梳理课堂上所讲解的物理知识,帮助学生稳固知识基础,同时能够融会贯通、延伸思考,推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思维导图同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长期使用此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结构塑造经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好铺垫。以下内容详细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方法以及对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时常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高效的预习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感,并且会让学提供学习兴趣。在长期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有待提升,并且在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无效预习的结果,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微课视频相结合,快速整理课前预习目标,同时在思维导图和微课中分别本次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微课的内容非常简练同时又是学习中的重点,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很少的时间就能高效完成预习任务。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我会为学生绘制以下形式的思维导图,将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变形公式等通过树状图的形式列出,学生通过一张图则能了解学习的重点内容。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形式多样,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偏大,由此学习比较吃力甚至缺少积极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想要让大部分学生稳固物理知识基础,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同样也是一件难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浮力”相关的知识时,可以绘制一下思维导图,与浮力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包含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其次称量法、阿基米德公式、平衡法相关的知识点漂浮和悬浮等,以及浮沉的条件有哪些,都需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其一一列出。在根据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整理实例。例如有关称量法的公式为:F浮=G物-F示,一金属块的重力为30N,把它浸没在某液体中式,弹簧秤的示数为22N,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是多少?根据测量方法得出屋里收到的浮力F浮=G物-F示=30N-22N=8N。其余知识概念与之相似,这样学生可以自上而下根据知识结构和实例进行知识点梳理,同时心中会呈现一个完成的知识概念,在应对浮力相关的问题是,会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推动作用。

同时为了能让学生善于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为学生整理思维导图之余,学生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样我们可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做浮力实验时整理出思维导图,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阴线,是学生快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3.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自主复习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高效复习。我们在学习完整本书之后,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将前面的知识点忘的一干二净,尤其是物理知识定理公式等,会让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在学习时养成绘制思维导图的习惯,然后学习完整本书之后将其绘制成复习手册,这样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期末复习还是未来中考的总复习中都有更清晰的记录,更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例如像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绘制出一下思维导图。

总结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对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提起重视,其次为了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概念和重难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又再一次对知识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浮力知识结构绘制
Painting ski maps 绘制滑雪地图
绘制童话
绘制世界地图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第十章浮力
神秘的不速之客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