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平昌“科技奥运”对我国的启示

2021-08-25 02:09罗梓超刘如张婧董晓晴刘彦君
科技智囊 2021年5期
关键词:冬奥会产业韩国

罗梓超 刘如 张婧 董晓晴 刘彦君

摘  要:“科技奥运”是当前奥运会及世界体育竞技赛事发展的主流趋势,现代科技在促进大型体育赛事高质量筹办的同时,更能彰显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带动产业升级优化。文章在讨论科技与奥运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分析了韩国平昌冬奥会“科技奥运”实践的需求分析、计划与组织构建、工程实施、成果验收4个阶段。我国科技奥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科技体育赛事带动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内涵,文章建议政府在战略规划层面合理定位体育科技举措对产业的作用,在实施内容上选择更具有社会化及融合化特征的科技,以形成科技与体育文化的创新链机制,实现科技赛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关键词:冬奥会;奥运科技;产业;韩国

中图分类号:G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5.10

Enlightenment of“High Tech Olympics”in Pingchang,South Korea to China

Luo Zichao1,3  Liu Ru2  Zhang Jing1,3   Dong Xiaoqing1,3   Liu Yanjun1,3

(1.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44;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10038;3.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Consultant Center,Beijing,100044)

Abstract:“High-tech Olympics”is the mainstream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Olympic Games and world sports competitions. While modern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high-quality preparation of large-scale sports events,it can also highlight the country'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optimization.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Olympic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4 stages of the practice of the“High-tech Olympics”in the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in South Korea,including demand analysis,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project implementation,and results acceptance.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my country's High-tech Olympics has narrowed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ports events to promote national indust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rticle recommends that the government reasonably position the role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sures on the industry at the strategic planning level,and choose more 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content. Technolog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to form an innovation chai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and sports culture,and realize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s to promote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Winter Olympics;Olymp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dustry;Korea

奧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竞技赛事,在促进人类体育发展的同时,更是向全世界展示国家发展的重要窗口,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一职能更为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在办好奥运会的同时,以承办奥运会为契机,宣传国家优势产业、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2013年,中国成功取得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承办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办好此次冬奥会,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北京市政府也制定了“奥运行动计划”,如何在办好北京冬奥会的同时,发挥大型体育赛事“动能”,促进我国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与优化,满足后疫情时期国家发展需求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1]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以科技为核心的办赛理念逐渐成为全球体育赛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是实现“科技体育赛事”的最佳载体。莫敏以悉尼奥运会为背景,阐述了现代科技促进运动员高质量训练的重要意义。[2]黄松飞、唐柳燕等人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支撑奥运会举办的同时也促进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要英分析了北京如何借助奥运契机,实现产业升级优化。[4]

在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下,奥运会以及科技奥运理念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提升、促进了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但是,奥运会造成的城市负担依旧存在。2009年,我国审计署发布的《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存在“项目计划性不强”“预算标准偏高”“使用效益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体现在“科技奥运”相关的项目开发方面。综合全球其他奥运承办城市建设后期的运行现状来看,以上问题凸显了因“科技奥运”功能放大导致出现奥运“科技促进”与国家“科技发展”失衡的状况。[5]

综上所述,奥运会的举办必然会为主办国及主办城市带来重大改变,如何衡量奥运会的投入与产出,合理估测其能效,发挥其最大“动能”,促进国家发展,是国家承办奥运会时需要考量的关键问题。

二、“科技奥运”理念的演进

(一)科技奥运的内涵与理念形成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光电技术、电子测距技术等技术测量工具的应用开启了科技与奥运的首次接触,此后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奥运会以及其他大型赛事中,逐渐形成了“科技奥运”等科技体育赛事的实践成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科技奥运”首次以奥运会承办方的官方形式被提出,随后,“科技奥运”引起了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兴趣。综合来看,科技奥运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各种必要的信息基礎设施、建立应用系统,开发各种与奥运会有关的信息资源,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为各相关组织和个人提供优质、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6]

奥运会在促进体育竞技发展的同时,往往还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因世界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愿景。“科技”中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其本质是发现或发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每一项科技都对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7]从两者的发展规律及特征来看,奥运与科技并不具有关联性,但从二者的发展目标来看奥运与科技共同反映了人类对当下及未来的诉求。例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提出“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口号,这一口号的提出主要有两方面含义:1.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以推动环保科技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利益诱惑下,世界各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慕尼黑奥运会提出的“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实际是希望人类关注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呼吁。2.呼吁缔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干涉他国主权,控制他国经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人民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公平、公正”的奥运理念意在倡导世界秩序的公平、公正发展。根据愿景诉求,慕尼黑奥运会筹办方在办赛过程中采用有“魔镜”之称的电子测距仪、电子计时器等具有时代科学标志性的“光电技术”,维护了奥运会各项比赛的公平、公正;在场馆建设方面应用大量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材料技术等,体现“健康环境”理念。1992年,正在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悉尼提出“分享奥林匹克精神”的口号,并采用了大量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时代科技的主题,网络及信息技术体现了世界各地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诉求及愿景。

慕尼黑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仅仅是“科技奥运”众多案例中的两个,它们是“科技奥运”是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精神迎合现代社会自觉回应时代诉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科技奥运促进城市发展、带动产业优化的形式

现代奥运会与科技的关系基本可分为两种:1.显性互动,针对某一技术或者科技内容,以口号、理念等形式影响奥运会的布局;2.隐性互动,虽然未在奥运口号、理念中明确提出某一技术或者科技内容相关举措,但是将多种科学技术应用于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保障、支撑奥运会运行,促进奥运会理念的传播(图1)。

梳理历届奥运会理念与科技应用关系可以发现,在2008年“科技奥运”正式以口号与理念的形式出现之前,历届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虽然未将某一技术或某一科技明确地以奥运会口号或理念的形式提出,但都或多或少地将时代科技作为奥运会举办、运行的支撑及保障,穿插运用于奥运会举办的各个环节。自2008年后,以技术为奥运举办的特色,奥运会提出有针对性的口号、理念等形式的频率不断增加,如平昌冬奥会、东京奥运会等。

在“科技奥运”互动基础上,形成了奥运与国家科技促进产业优化的3种形式:1.政策促进。政策的短期促进方面,通过奥运布局中的科技实践,使科技产品得到应用、展示,短期内能实现产业优势宣传、招商引资、产品及技术贸易出口等经济价值。政策的长期促进方面,根据科技在奥运中的应用经验,提出后续的产业促进政策,实现产业链、人才储备、技术创新等多维度产业机制优化促进。2.全球影响力促进。通过奥运国际展示平台,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扩大全球影响力,为战略产业进军海外市场发挥推广宣传的作用。3.奥运遗产促进。在奥运会结束后以“科技节”“科技日”“科技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持续宣传展示国家产业、技术成果,维持世界对承办国战略产业、科技的长期关注(图2)。

三、平昌“科技奥运”对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践

21世纪初,世界迎来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人类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需求从生活逐渐延伸至工业、制造业,韩国在获得第23届冬奥会举办权时就提出,将利用ICT(信息通信技术)、5G技术打造“ICT奥运”,塑造全球“科技奥运”的典范。为此,韩国政府制定了《平昌冬奥ICT推进计划》,在政府的推动下韩国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简称“奥组委”)作为赛事管理负责方与国际电信联盟、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及三星等韩国代表性企业签署的《智能型网络构建战略》提出“世界最先进K-ICT奥林匹克赛事”及“后续国际竞技赛事承办国ICT技术产品化输出”的两大目标。[8]

(一)平昌“科技奥运”目标

21世纪至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加速推进时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诉求从“高质量生活”向“便捷生活”“高效生产”“精彩世界”转变。基于人类诉求的时代演变,平昌冬奥会提出“激情同在(Passion Connected)”的愿景,并希望借平昌冬奥会的契机展现韩国文化、环保、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选取了5G、UHD超高清直播、VR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5大ICT技术贯穿文化、经济、信息通信、环保各个主题,以实现“打造世界最先进K-ICT奥林匹克赛事”的目的,让各国运动员、游客都能亲身体验韩国ICT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后奥运”韩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赢得契机。[9]

(二)平昌“科技奥运”推进体系

平昌冬奥会的科技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政策系统和机构系统。政策系统以“K-ICT平昌冬奥会实现战略”为主体,并围绕该政策确立了多个部门和个体的行动准则、规划和具体实施路径。机构系统指平昌冬奥会科技战略推进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实体组织,这些组织是奥运会的各个利益相关主体,通过协同治理以促进韩国“科技奥运”目标的实现(图3)。

1.政策体系

根据公共政策的相关分类,平昌“科技奥运”的政策系统大致可归纳为宏观政策、基本政策、实施政策3类。宏观政策是全球科技促进发政策,主要包括联合国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宏观政策基础上,韩国政府及平昌奥组委结合时代诉求、全球科技发展前沿、国家优势产业形成以《K-ICT平昌冬奥会实施战略》为核心的基本政策层,并提出具体政策目标和建设内容。围绕基本政策,韩国政府陆续发布《智能型网络构建战略》《平昌ICT奥林匹克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文本,以保障相关部门能够按时、准确、高效地推进“科技奥运”的相关建设工作。

此外,为保障平昌冬奥会建设的顺利进行,韩国政府与奥组委制定了《平昌冬奥会服务手册》,以确保相关建设的落地。由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及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平昌冬奥会奥组委共同完成包括终端设备完善、5G频率设定、5G场馆开放、基站设备认证等基础构建,同时,相关法务部门参与监督和审查。[10]

2.机构系统

从平昌冬奥会科技部署实施层面来看,韩国科学技术部完全承担了领导机构的职能,由企业、政府、奥组委三方构建委员会,保障建设的推行及赛事的管理。另一方面,为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韩国政府在2016年集合官、产、学、研4个领域专家在“信息通信战略委员会”中特别设置了“平昌冬奥会支援小组”。韩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韩国科学技术部关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K-ICT平昌冬奥会实施战略》,科学技术部成为“科技奥运”具体实施课题及项目、阶段建设目标、建设预算等的主要负责主体,统筹协调整体战略的实施。江原道、平昌郡地方政府以及韩国代表性企业承担相关建设工作。期间,韩国法务部等单位主要负责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财政的审核,并定期在政府网站公开相关信息。在建设过程中,信息战略委员会平昌冬奥会支援小组完成建设中解决政策问题、解决技术问题、建设评价、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等工作。[11]

(三)具体实施

以“打造世界最先进K-ICT奥林匹克赛事”,“后奥运”为韩国科技产业发展赢得契机为目标,平昌冬奥会按照项目周期理论展开相关工作。

1.从国家科技战略角度分析

作为典型外贸出口国家,韩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托工业及技术产品化贸易出口,后金融时代,韩国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出现瓶颈,经济增长率由21世纪初的4%~5%下滑到2013年的2.6%,造船、半导体等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衰弱,企业效益下降、活力降低。为此,韩国调整国家发展路线,制定尖端型、领先型科学及产业发展战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先后制定《第三期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计划(2013—2017)》《第六次产业技术创新计划(2014年—2018年)》,将ICT确立为国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侧重ICT促进产业和产业、产业和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政策的引导下,韩国ICT短期内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全球对科技創新发展的重视以及世界各国不断加对大科技创新的投入,韩国在ICT领域的优势逐渐缩小,迫切需要一个机遇推动本国ICT科技、产业的二次发展。在此背景下,平昌冬奥会的意义被无限放大,韩国力图通过平昌冬奥会实现ICT技术、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ICT强国并增强影响力,促进ICT技术、产品的外贸合作与出口。

2.基于国家发展需求及科技与奥运的相互促进关系,完成政策体系及执行体系建设

韩国明确提出“ICT奥运”科技举措,并组建了官、产、学、研执行体系。以“K-ICT平昌冬奥会实现战略”中5G技术建设应用为例,平昌冬奥会赛前,韩国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智能网络建设计划,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及地方政府贯彻落实项目的建设工作,韩国的评价机构定期在其科学技术部官网公布项目推进进度,并在全面竣工后开展试点以及奥运服务手册的编制工作,为平昌冬奥会的举办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3.成果验收及“后奥运”契机的发掘

平昌冬奥会博得了“世界首个5G奥运会”“视觉盛宴”等美誉,同时,根据赛中应用经验,赛后韩国迅速完成频率拍卖、基站认证事项,率先实现5G商用化,短期内为韩国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至2019年6月,全球5G用户数量达213万户,韩国占165万户,占全球用户总数的77.5%。据DellOro报告,2019年的Q1季度,韩国三星占据5G全世界市场37%的份额,在世界5G企业中排名第一。2019年7月,美国网速测试统计公司Ookla发布的全球网速测试报告显示,韩国5G商用以来,其网速已跃居世界第一。此后,韩国政府又以平昌“科技奥运”为契机,打造绿色网络街区,让游客亲身体验无人机、无人驾驶编程,提高参与者对ICT领域的兴趣,宣传推动产业发展,与微软、OMRON等20家国外企业签署《5G智能工厂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提升韩国品牌海外竞争优势,并相继又制定了《5G+战略》《5G智能工厂战略》[12],以促进韩国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图4)。

四、韩国平昌冬奥会的经验与思考

(一)科技奥运现状及认识误区

科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从狭义上看,作为现代体育赛事承办、运行的重要组成因素,“科技奥运”主要表现为在筹办过程中,以促进奥运会体育赛事运行效果为目标,研发、提升体育赛事相关的技术作为衡量赛事筹办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由此也会产生以下3方面的问题:

1.科技与人类体育竞技的内涵是否统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在人类体育赛事的举办及承办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考虑到体育竞技主要是为了推动人类自身更高、更快、更强,减少科技在体育竞技赛事的应用是应有之以。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型公共活动,体育赛事之所以得以举办,是因其在体育竞技作用外更附有商业价值、政治目的等。同时,在我国体育赛事向市场化运作过渡的阶段,筹办方采用市场化手段运作,往往只需满足转播机构、赞助商和观众的诉求,就意味着赛事本身的成功。

2.科技产品在促进体育赛事举办的同时是否有助于国家城市建设及产业优化

为促进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有针对性地开发科技产品是否有助于提升体育赛事的承办质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鉴于此类科技产品的专属性、针对性,其在后续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及国家产业优化的作用还有待商榷。另外,因专属性技术的研发而产生的各方投入也将是重要衡量标准,如赛前高科技场馆建设与赛后场馆维护运营,体育赛事环保、交通等智能技术赛后推广运营普及等,这些现象频繁出现在现代体育赛事当中,并成为困扰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降低体育赛事中的“科技含量”是否会错失展示国家魅力的良好机会

毋庸置疑的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是现代对外宣传,展示国家或地方精神、文化、科技、经济等发展现状的良好机会。同时,此类赛事的举办也必然会为主办城市带来基础设施的升级、短期的经济增长。然而,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其根本也仅是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人文交流,职能体现为通过奥运会或赛事建立一个宣传平台,展示国家经济、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并不能直接推动国家或地方产业、科技、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体育赛事举办的价值导向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治理、科技创新思想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及意义逐渐凸显,要实现“科技奥运”以及以“科技奥运”促产业、促经济乃至促国家发展就必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博弈及后疫情时期。

1.从宏观角度长期审视“科技体育赛事”,而非仅关注体育赛事中的科技应用

在全球商业化进程中,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属性逐渐增强,其精彩与否、成功与否、社会认可程度高低都成为国家品牌、国家影响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针对奥运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开发各种先进、新奇、特别的科学技术、科技产品,从而实现“空间壮观”的赛事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成为这类体育赛事的办赛宗旨和理念,而因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的“买单者”最终多为当地民众。因此,奥运会布局应根据自身科技发展现状、区域特点、赛事特色及所能调动的资源进行统筹考虑,设计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办赛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赛事科技管理机制。例如,在平昌冬奥会的科技建设过程中,韩国除了强调奥运会的科技因素,还结合国内科技优势、国家未来产业布局选定主要奥运科技元素,借助平昌冬奥会完成5G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率先实现全球5G商用化,尽管这一系列建设费用较高,但从长期来看,平昌冬奥会为韩国5G商用以及国家信息通信战略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2.提高科技含量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筹办的趋势及理念,但需要综合审视,不能片面执行

奥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初衷及目的是促进全人类体育素质的提升,具有紧密联系群众、深度融合社会发展的特征。因此,在科技奥运会的承办过程中,相关承办单位应合理定位奥运会等体育赛事与科技的关系以及对产业促进的作用,充分考虑采用社会融合度较高的技术、产业作为奥运支撑保障,选择社会化及融合化产业科技作为支持奥运会举办的主要科技举措,以便于后期的技术推廣、技术与产业的衔接、技术产品的市场接受,保证奥运会科技举措在奥运会赛后能够联系社会民生,避免以奥运会为出发点产生科技,将产业、科技、社会等领域问题解决途径强行与奥运关联。

五、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科技管理的启示

(一)宏观战略层面,重视科技与体育的时代诉求,补充完善“科技要素”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整体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临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以及后续我国可能承办的内、外大型体育赛事,我国政府应充分审视时代背景下的大众诉求,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并结合自身科技特点,形成系统的“科技奥运”“科技体育赛事”科技战略布局。当前,北京冬奥会宏观战略部署及建设已接近尾声,随着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博弈、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的暴发,时代背景已悄然转变。人类诉求聚焦“共同发展”及“生物安全健康”,政府应在“科技奥运”部署层面充分考虑人类诉求,结合我国科技发展添加奥运科技要素,强化科技部署。

(二)中观层面,完善科技与奥运或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相融机制,形成“科技奥运”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融合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全球经济社会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成为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我国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以及后续我国可能承办的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中,应加强科技与奥运或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融合,强化政策及管理体系构建及执行。2020年,北京冬奥会提出的“智慧冬奥”可充分借鉴在平昌、索契等的成功经验。我国想成功实现科技奥运就必须转变思路,进一步探索奥运文化、体育文化、中国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技与奥运的创新技术应用,打造奥运亮点,最终实现科技奥运文化与产业链及创新链的有效结合。

(三)微观层面,发挥科技创新治理功能,以产学研官联动激活奥运会及大型体育赛事能效,实现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体育赛事发展趋势及意义引发了体育赛事能效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关系转变,如何达到奥运会及大型体育赛事中的科技部署,促进国家产业发展、经济提升,实现“政策落地”是赛事举办国最关心的问题。因此,相关承办单位应在合理审视科技体育赛事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多方联动发挥科技创新治理功能,实现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当前,北京冬奥会作为我国近年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其宣传、展示功能毋庸置疑,在正视奥运功能的前提下,应借鉴国外产学研官的联动机制,构建重点企业—示范技术及工程—科技奥运嵌入宣传服务的循环系统,激活产业创新活力。例如,根据我国“北斗”、5G等代表技术从惠及民众、社会应用出发形成“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运用科技创新链机制开展“科技随产业进驻奥运园区”等奥运服务、奥运支撑,形成合理嵌入,实现发挥奥运能效,实现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四)奥运会或大型体育赛事后时代效果的延伸

作为公共文化奥运会及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意义并非赛事举办时的经济增长或城市基础设施提升,长期产业促进及国家影响力提升才是其真正价值所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高精尖产业及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经济体量逼近美国。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国家发展下行趋势明显,为此,这些国家妄图将本国矛盾和问题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上,并先后提出“大国竞争”“中国威胁论”等逆全球化言论,面对国家间博弈的日趋激烈以及反华势力的仇视,我国应重视本次奥运会或后续大型体育赛事的长期作用,将中国文化结合奥运会或后续大型体育赛事形成科技文化遗产,塑造长期的科技关注热点,实现持续的产业促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重要指示[EB/OL].(2015-11-24)[2020-8-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4/c_1117249109.htm.

[2]  莫敏.奥运与科技——由奥运金牌看科技参与[J].科学与管理,2000(05):64.

[3]  黄松飞,唐柳燕,荣燕.展现科技奥运 北京电信走向数字2008[J].通信世界,2001(22):12-13.

[4]  要英.北京借奧运腾跃[J].上海经济,2001(05):51-52.

[5]  任慧涛,易剑东.2020年东京奥运会资源可持续管理实践及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06):31-39.

[6]  龚雅丽.对科技奥运的哲学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56-57.

[7]  陈剑.奥运战略与奥运理念的变迁与发展——2008北京奥运会10周年纪念[J].前线,2018(08):96-98.

[8]  崔浈镐,张永安.2018平昌冬奥会,顶尖ICT技术的竞技舞台[J].中国新通信,2018,20(03):137-139.

[9]  韩国科技部.K-ICT 平昌冬奥会实施战略[EB/OL].(2016-07-11)[2020-11-20].https//www.msit.go.kr/web/msipContents/contentsView.do?cateId=mssw11211&artId=1302 055 .

[10]  韩国科技部.首届民官联合“5G+战略委员会”举行[EB/OL].(2019-06-19)[2021-03-19].http://www.korea.kr/news/pressReleaseView.do?newsId=156336942 .

[11]  韩国科技部.第七次信息通信战略会员会会议[EB/OL].(2016-05-16)[2021-03-19].https//www.msit.go.kr/web/msipContents/contentsView.do?cateId=_policycom5&artId=1297604 .

[12]  韩国科技部.5G智能工厂战略[EB/OL].(2016-07-11)[2021-03-19].https//www.msit.go.kr/web/msipContents/contentsView.do?cateId=policy3&artId=2241780 .

猜你喜欢
冬奥会产业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冬奥会中我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