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说画”辅助教师 开展观察记录的实施策略

2021-08-30 02:34黄瑾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7期
关键词:居家交流幼儿

黄瑾

“观察幼儿”是实施幼儿教育的第一步。与转瞬即逝的现场相比,通过幼儿的作品去实施观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的操作性强,也有利于集体指导与交流。因此,我园启动了幼儿“说画”项目,即每位幼儿一本“说画”本,幼儿可随时将自己经历的、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自主记录,教师再将幼儿的记录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说画”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爱好、近期所关注的事情、班级开展的活动等等,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及自身的成长。我们尝试通过幼儿“说画”来辅助教师开展观察记录,帮助教师“观察幼儿”,在此基础上“关注幼儿”“理解幼儿”,从而建立正确的儿童观与课程观。

一、让“说画”融入一日生活

1.园所推动

一日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固定时间——“说画时光”。这一段时间里幼儿可自主记录、可集体交流、可小组分享。活动开展中我们强调,“说画”并不是作为一项另外的内容强加于一日活动中,而是与一日生活相融合的,具有总结性、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受幼儿喜爱的、愉悦的活动。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步都是通过自省,至少是自我发现而来的。幼儿还小,不可能达到哲学意义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我们安排“说画时光”,就是帮助幼儿初步养成回顾、思考的习惯。到了这一特定时刻,全班幼儿与教师一起回想今天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有趣的、喜欢的、值得记录的事,或喁喁私语,或娓娓道来,并进行自主记录,在这样和谐、轻松、独特的“说画”氛围中,幼儿沉浸、感动、向往,在期待中这样的活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良好的一日生活习惯。

2.班级引导

“说画”初期,幼儿的表现比较生疏,他们还不习惯于关注生活、表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喜好等。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正确的期待与鼓励。每天组织定期不定期的交流,关注幼儿自由自主的表达行为,在个体与集体前肯定那些大胆表达、善于表现生活情趣的内容,给幼儿确立一个方向。除了每天的“说画”时光定期交流,教师更应关注不定期的区域交流、小组交流及个别交流。这个不定期对教师来讲也有较大的灵活度,可让教师有意识、有选择性地进行观察、记录,更有利于教师将自己的观察与幼儿的记录对应整合,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说画”活动的开展,给师幼对话架起了桥梁,成为促进师幼互动沟通的重要、生动且有效的渠道。

二、为“说画”建立积极的回应

我园的教育理念是“看见幼儿,看见未来”,以“说画”为媒介,让幼儿能更好地被“看见”,并且得到适时的、适宜的回应。那么如何看见呢?

1.鼓励和肯定

这里的鼓励和肯定一定是要有针对性的、言之有物的,要着眼于幼儿的“说画”表现来进行评价。

挖掘闪光点 首先请幼儿讲述作品所表达的想法,然后从能力、品质、情感、个性等发展角度进行评点并给予肯定: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能画这么大的圆圈了,真是太棒了!你说得很完整很清楚,我听懂了,太有趣了……并鼓励幼儿也讲给其他同伴和家长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基于幼儿本身的特点,结合当前的相关事件等去解读出发,你总能发现幼儿“涂鸦”背后的故事。

发现兴趣点 从一本记录本中发现一位幼儿的兴趣,从多本记录本中发现小组的兴趣,从而开展个体教学、集体活动,进而生成班级课程。这需要教师们多多横向联系,将同一时间段内的幼儿作品放在一起看,发现共同的兴趣点后,再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顺势引导幼儿对兴趣点产生探讨。教师的投入、后续关注是对幼儿行动最好的回应。

培养生长点 通过“说画”,我们可以发现幼儿的“特长”,即他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表现。如:有的幼儿色彩感觉好,作品用色大胆,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幼儿思路清楚,条理十分清晰;有的幼兒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童言童语总让人忍俊不禁……还有许多在语言、艺术、社会交往方面有深厚兴趣、突出表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回应,一方面给予幼儿充分的发展自由,另一方面要与家长共同分析、配合,争取对幼儿进行更加专业、科学的引导和培养。

2.积极的回应

幼儿对于一件事物兴趣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了教师的回应,能增强幼儿的兴趣行为。我们要坚持因势利导,不止关注兴趣本身,更要关注兴趣萌发时幼儿能力、习惯、个性方面的表现,淡化对知识获得的赞同,对幼儿的行动本身进行积极地回应。前期利用说画本共说共画,中期整合说画内容制作成课程本记录过程,后期利用课程本形成成果,供幼儿随时回顾、阅读。让行动有回应,让回应看得见!

三、使“说画”成为课程载体

观察记录是一种教育研究形式,讲究简洁、客观、直白,但幼儿的“说”与“画”能使它产生情境性、情感性,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日常成为故事。而受到教师关注后,“说画”逐渐由最初的无意识行为变得有计划性,细节增多了,表现的内容大大扩展,能帮助幼儿寻找并挖掘出生活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课程的来源。

1.树立“儿童视角”,生成课程

在观察时,教师和幼儿的关注点往往不一样。如周一升旗仪式,教师的关注点着重于常规规则、集体礼仪,往往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观察。但幼儿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旗升得真高、护旗手们走路真精神、我今天向国旗敬礼了等等,是以自身参与活动的感受为出发点的。不同的关注点带来不同的记录效果,很显然,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更多地感受到幼儿的情绪、兴趣点,发现“哇”时刻。

因此,教师通过“说画”本,及时了解了幼儿的想法,生成了“我是小小护旗手”班本课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幼儿一起开展了“说国旗”“画国旗”等一系列活动,以“儿童视角”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教育,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关注“个体差异”,丰富课程

在疫情期间,幼儿园组织了“居家”课程,通过交流居家小故事,组织亲子家庭游戏,倡导家庭劳务等,引导幼儿快乐居家,健康生活。在一次线上分享中,教师发现皓皓在“说画”中画了许多“病毒”,他说,病毒好可怕,我们不能出去玩。教师感受到了来自幼儿的紧张情绪,于是邀请了医生家长为幼儿讲“新冠”防疫方法,讲述“一线抗疫”故事,引导亲子共读“新冠病毒”的绘本,鼓励亲子共同拍摄居家防疫小视频等。

一系列活动后,幼儿的情绪缓和了,他们说:“医生叔叔阿姨们也会像消灭其它病毒一样消灭新冠病毒的。”我们的课程也从“居家”课程发展成了“居家防疫”课程,信息量不断增加,课程价值也大大提升了。

3.支持“自由自主”,发展课程

我们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幼儿养成即时记录的习惯。幼儿记录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印象深刻的、喜欢的故事,科学小实验的步骤,观察晨间气象、动植物的变化,建构活动的设计图,会写的数字汉字都是幼儿的素材。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故事画、四格画、表格、标记图、连环画等。运用的材料也非常丰富,除了用笔记录,幼儿还进行了树叶、色纸形状、颜料等实物收集,把自己喜欢的都在“说画”本中进行展示。

“说画”本的信息量增多,承载的内容更丰富,体现在我们的课程中,活动方式更拓展,小组活动增多,幼儿以相同的兴趣为一组进行探索研究记录,获得了更自由自主的发展。

“说画”本与观察的结合,提升了教师观察的丰富性、针对性,“说画”本也超越了最初的“记事”功能,使“说画”成为一个教育过程。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江苏省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立项课题“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苏教法函[2020]2号)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 琳)

猜你喜欢
居家交流幼儿
如此交流,太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交流平台
微生高的往事
交流平台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