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调查分析

2021-09-01 04:19王一强张玉香郁姣姣姜德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针灸课程体系高职

王一强,张玉香,郁姣姣,姜德民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针灸推拿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结合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为中、高职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建议。

1 针灸推拿专业发展现状

针灸推拿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办学规模小、招生较少、课程体系设置不规范、课程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且与岗位执业要求吻合度较差。在办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不统一,人才培养计划设定不统一,专业方向群建设不完整,办学模式没有坚持校企合作观念,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行业需求。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模式实践性环节不够突出,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1]。

1.1 行业现状

当今,针灸推拿科主要设立于中医院和专科医院,西医院将针灸推拿科归属在康复科或中医科,很少独立存在。一些美容院、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也提供针灸推拿服务,但由于从业人员服务、技术质量普遍较差,大部分人员未受过规范化培训,对医学知识没有进行系统学习,通过短期培训便上岗操作,导致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频发。该行业还存在布局无序、技术无标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

1.2 从业人员状况

在美容院、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针灸推拿诊所等从事针灸推拿保健工作的大部分人员通过机构短期培训或师带徒模式培养,并未进行过系统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习得的知识单一,操作技能手法专业性不强,且此类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是导致临床发生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行业总体质量令人担忧。

2 针灸推拿专业职业教育现状

本次共调研了10所院校,其中6所高职院校(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所中职学校(曲阜中医药学校、达州中医学校、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学校),10所学校均开设针灸推拿专业。

各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开展的各门课程中,公共基础课分别是政治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英语等;专业基础课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技能课分别是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等。各类课程占比见表1。通过调查发现,专业基础课学时偏少,如中药学、中医诊断学、药理学等,而专业技能课学时偏多。中、高职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内容较多,而学时有限,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缺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目标导向,课程体系设置与产业对接不够。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战,重、难点内容很难突出。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表1 被调查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各类课程占比

3 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3.1 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已有文献报道针灸推拿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但都是从理论层面加以分析和说明,而对于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校企合作机制、教学模式等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尚不多。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将针灸推拿专业学习与学历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培训学习相结合,不仅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还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探究且建构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行业融入、校企协作”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以工作岗位为中心、校企合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和企业需求培养学生,让他们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胜任。

3.2 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开设课程

根据专业岗位需要来设置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应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特点和要求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让学生尽快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为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兼顾其升学考试,建议对该专业学生开设如下课程:专业基础课有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西医诊断学、经络与腧穴学、针灸学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开设一些专业核心课程: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针灸治疗学、推拿实训(以全身保健按摩、足部按摩为主)、针法灸法学、中医养生保健、中医美容技术等。为提高针灸推拿专业人员的协作沟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可开设公关礼仪、人际沟通、急救医学等选修课程。学校除大力拓展专业课程之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公共基础课及德育课程建设,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职业道德素养也得到提升,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

3.3 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教育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来说,不但要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把先进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当不断将理论和技能及时更新,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积极组织高职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相关培训[4]。教师作为针灸推拿教学工作的引导者以及执行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深厚的理论知识,以保证高职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质量。聘请临床骨干或临床实践型人才到学校任教,或作为兼职教师辅助教学,以充实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制订职业教育型、应用型和具有高校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及专业职称评聘标准。建设具备教师资格和相关职业资格双证书、教学和实践双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推动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各大医院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将针灸推拿专业教师派到相关医院进行实习培训,让其学习先进的针灸推拿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打造专业教学团队,从而培育出更高水平的针灸推拿人才。

4 结语

针灸推拿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设立符合现状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岗位、执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按照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来进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努力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使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真正符合职业需求。

猜你喜欢
针灸课程体系高职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