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诗歌引用《诗经》浅析

2021-09-06 01:57蒲小莉
关键词:贬谪小雅柳宗元

蒲小莉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0 引言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古文名家,与韩愈齐名,在散文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被贬谪永州所创作的《永州八记》更是代表了唐代山水散文的高峰,文章精雕细琢,再现了山水之美,情景交融,突显了人格魅力。

柳宗元是中唐诗坛上不可忽视的一位诗人,他虽存诗不多,却能兼备众体,山水、咏史、抒怀、寓言、佛理之作各具特色,“表现出极大的融合性与错综结合的多样风格”[1]。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曾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2]。黄庭坚称赞杜甫作诗、韩愈作文技巧高超,所用字词都有出处,也体现了他们的学识渊博,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可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化为己用。同样,读柳宗元的诗歌就如同遨游经史一般,其诗大量引用了《诗经》《楚辞》《论语》《周易》《孟子》《庄子》《春秋》等典籍中的语辞,可见,柳宗元善将典籍运用于诗文创作中,博采百家,出经入史。这与柳宗元推崇先秦两汉文章,向儒家等经典学习借鉴并为己所用的文学思想一致。

典籍的引用中,柳诗对《诗经》的引用数量最多,以《风》《雅》为主,《颂》的部分也略有涉及。本文以学者尹占华和韩文奇合著的《柳宗元集校注》为底本,分析柳诗对《诗经》的引用情况,对柳宗元的诗歌进行初步探究。

1 柳诗引用《诗经》概况

古文运动领导者之一的柳宗元,秉持“文以明道”的文学观,因此也对《诗经》推崇备至,在文学创作中,不仅模仿《诗经》写作了雅诗,还大量引用《诗经》中的语辞,引用篇目总计53篇,引用65处。

柳宗元诗歌引用《诗经》篇目及频次Tab.the list and frequency of Liu Zongyuan's poems quoting the Book of Songs

初步统计,柳宗元引《诗》,《风》《雅》最多,引《风》中作品24篇,占45.28%;引《雅》中作品26篇,占49.06%;引《颂》篇目最少,仅3篇,占5.66%。

2 柳诗引用《诗经》语辞的不同类别

柳宗元对《诗经》的引用,以引用语辞的形式体现出来,或直接引用《诗经》诗句原文中的字、词,或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或将《诗经》语辞拆分、压缩、整合,或化用整句,下面将分类举例。

(1)柳宗元的诗歌引《诗》现象中,很大一部分是将《诗经》中的字、词直接引用到自己诗句,以形容词、名词为主。其中名词又主要分为玉饰名词、动物类名词,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最佳体现。

形容词。“肃肃”“罝”,《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3]2677,出自《诗经·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载:“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4]57。“肃肃”为形容词,指罗网细密,“罝”为捕兽的网,此句诗句意都是在感叹罗网密布,联想到柳宗元作此诗时被贬的处境,他的心理非常敏感脆弱,甚至把自己囚在了网中。“食贫”,在《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以见示二十韵一首》中“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斑”[3]2719,引用了《诗经·卫风·氓》中“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食贫”意为过贫苦的生活,诗句描写甘于过清贫生活,吃粗疏的饭食,脱下华服穿粗布衣服的生活态度。“跼”“蹐”,《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的“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3]2891,引用了《诗经·小雅·正月》的“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跼”“蹐”形容戒慎、畏惧之貌。

玉饰名词。“杂佩”,《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谬委双金重,难徵杂佩酬”[3]2730,出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为玉饰。“圭”“璧”,《巽上人以竹閒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的“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3]2743,引用《诗经·卫风·淇奥》的“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同指美好的玉饰。玉饰类的名词,本就有美好的含义,尤其指品德方面。

虫类名词。“蠨蛸”,《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中“庭除植蓬艾,隙牖悬蟏蛸”[3]2897-2898,引用了《诗经·豳风·东山》“伊威在室,蟏蛸在户”,“蟏蛸”通称“喜蛛”或“蟏子”,即蜘蛛。

鸟类名词。“鸒斯”,《感遇二首》“旭日照寒野,鸒斯起蒿莱”[3]3105,出自《诗·小雅·小弁》“弁彼鸒斯,归飞提提”,为乌鸦的一种,又称鸦乌、鵯鶋,体形较小,喜欢群飞鸣叫,在古诗中常比喻小人。

(2)柳宗元善于运用典故,纯熟的用典手法使他信手拈来,甚至在长律中出现的典故多到三四十个。那么,柳宗元诗歌运用《诗经》中典故的情况如何呢?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中用了约40个典故,其中引用《诗经》的有“召南棠”“遵渚”这两个典故。“召南棠”出自标题《诗经·召南·甘棠》,是赞美召伯的,柳诗“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3]2702,弘农公(杨凭)作地方官时政绩昭然,对百姓恩惠可比召伯,引用此典故赞美弘农公的善政。“遵渚”出自《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指周公与凡人居于东都,失其所。弘农公今也居于东都,故柳宗元用典喻之。“遵渚”原指鸟围着水中小洲飞翔,后用以形容鸿飞。柳诗“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3]2702,意指弘农公虽被贬,但才能不减。

《种朮》中“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3]3008用了“采薇歌”的典故,出自《诗经·召南·草虫》的“陟彼南山,言其采薇”。周取代殷后,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采薇蕨食用,作采薇歌,最终饥饿致死。后用“采薇”代指隐居,引申为保持高洁品德不同流合污。此句还引用了《楚辞》中的“树蕙”,“树蕙”是种植香草,此诗借“种朮”表达自己保持高尚品德的愿望。

《闻黄鹂》中“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3]3076,用了“桑梓”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东汉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

(3)截取《诗经》语辞,拆分、压缩、整合后化用于柳诗,多为语辞片段的引用。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中“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彊”[3]2702,“逢怒”由《诗经·邶风·柏舟》“逢彼之怒”删减后重新整合运用于诗歌中。《叠前》的“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3]2869,化用《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弄之璋”,且改变诗意中生男子“载弄之璋”为娇女“弄玉”。

(4)化用诗意,将一句诗或两句诗化用,保留大部分语辞。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的“谁采中原菽”[3]2677一句,化用了《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3]2898,化用了《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嘐嘐”这一整句。《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的“鹿鸣验食野”[3]2931,对《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化用。此外,这首诗中的“德輶甚鸿毛”[3]2931,亦化用了《诗经·大雅·烝民》中“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的句意。《植灵寿木》的“方刚谢经营”[3]3020,化用了《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句,但句意却与此相反。《种朮》“南东自成亩”[3]3008,化用了《诗经·小雅·信南山》“南东其亩”一句。

3 柳诗引用语辞的不同感情色彩:积极与消极

上文对柳宗元引《诗》情况举例,发现其引用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蕴含美好意义语辞的引用,一个是引用带有消极意义的语辞,这两种语辞的感情色彩相反,且占据了所引内容的大部分。

(1)柳宗元引《诗》的积极内容有:“召南棠”“六珈”“杂佩”“琼英”(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3]3016)“圭璧”“灵雨”(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3]2974)“悦怿”(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3]2932) “夭夭”“鹿鸣、食野” “采薇”“溱洧赠”(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3]3017)“方刚、经营”“行苇”……上述列举的词语里,六珈、杂佩、琼英、圭璧皆玉饰类词语,玉本就有美好的含义,在《诗经》中玉美好、高洁品德的内涵被放大,柳宗元在引用时其蕴含的美好意义也一并迁移。还有一类词语在《诗经》中被赋予了独特的好的寓意,如“召南棠”“灵雨”“悦怿”“夭夭”“鹿鸣、食野”“采薇”“溱洧赠”“行苇”等。这类词语在作品中被赋予积极的意义,柳诗在引用时沿用了其在《诗经》中被赋予的意义,例如“行苇”一词,出自《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本意为路旁的芦苇,《毛诗序》云:“《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5]。以为此诗是泛言周王朝先世之忠厚,因此“行苇”在柳诗中不仅指路旁的芦苇,还蕴含着朝廷仁慈之意。“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踏久已劳”[3]2760描述自己已经被贬谪10年,期望朝廷可以对自己仁慈一点。柳诗中引用《诗经》的积极内容还很多,大部分沿用诗经中的寓意在柳诗中表现积极美好的一面,也有一部分引后转化为消极含义。

(2)柳宗元诗歌所引的带有消极含义语辞,“肃肃”“逢怒”“跼蹐”“栖苴”(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3]2676)“食贫”“忉忉”(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3]2932)“射工巧伺游人影”[3]2834“营营”(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3]2971)……“肃肃”“忉忉”“营营”皆是叠词形式的形容词,其中“肃肃”“营营”“跼蹐”是柳诗引《诗》中消极感情色彩的典型,小心谨慎、惶恐不安是柳宗元遭贬谪后自己内心的写照。“肃肃”出自长题诗《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此诗为元和七年柳宗元为永州司马时所作,“刘二十八院长”即柳宗元的好友刘禹锡,“张员外”即张署,三人皆有贬谪经历,“述旧言怀感”交代了诗文的大概内容。“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句中,“罝”为网,“肃肃”与“恢恢”一样,在此句中都是用来形容罗网密布,且让诗人发出“屡叹”之感,做出“频摇”之姿,可知作者内心对“肃肃罝”是既恐惧又无奈的,正是他被贬的心理状况,自己处境如在牢网中,无法脱身。“忉忉”忧劳的样子,“营营”在《诗经》中是描述苍蝇纷扰的象声词,在柳子厚的《夏初雨后寻愚溪》中,既有纷乱之意,又指内心躁急不安。“愚溪”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所得之胜地,其时内心苦闷,又值夏日炎热,“营营”一词正好写出他燥热不安、心烦意乱,幸得“愚溪”可以暂时去躁静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3]2891引“跼蹐”,“喧烦”意为喧嚣烦扰,“蠛蠓”为一种身体微细的虫,“魍魉”指鬼怪,“跼蹐”原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来形容戒慎、畏惧的样子,反映了诗人被贬后小心翼翼的心态。这首诗也是作者谪居永州时所作,实为记游法华寺石门精室,却也包含了一些哲理,“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3]2891,言正道直行不愿屈曲,诗人虽小心谨慎,却又劝慰自己要敢于正道直行,不屈于权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上述列举的消极感情色彩语辞,除了描述心理状况外,还有对谪居生活困苦的反映。永州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柳宗元到这里后的作品除了抒发内心苦闷、失落外,还有涉及到南方独特风物的描写,以及特殊环境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如“食贫”“栖苴”,“食贫”谓过贫苦的生活,“栖苴”本意是挂在树上的水草,后用为穷困窘迫的典实,两个词语都出自柳宗元到永州后酬唱、寄赠的作品,酬唱对象都是同病相怜的有贬谪经历的人,作品中难免会发泄心中的不快,以及流放后的生活困境。

柳宗元引《诗》内容,是反映其心理状况的一面镜子。赞美他人功绩所引的典故、词语,同时也安慰自己困境中要保持高尚品德,“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踏久已劳”更是赞美朝廷、圣人,渴望朝廷能宽容自己,以此摆脱困境。描写贬谪后环境艰苦、心理苦闷的诗,则直接表现了自己心理状况,是对自己苦闷的一种发泄。不论所引内容是积极、消极,都可以看作柳宗元贬谪后的自我发泄与安慰。

4 结语

柳宗元引《诗》,将《诗经》中的内容与自己作品巧妙结合,不生硬晦涩,表面平淡,细品却有至味,他的长诗引《诗》最多,也受赞颇多。柳宗元的贬谪经历,使他在引《诗》时也展现了个人特征,即积极、消极两种相反的感情色彩,积极多是对少年得意的回忆,或表达自己保持品德高洁的愿望;消极则多是贬谪生活反映,抒发自己的苦闷心理与人生困境[6-9]。柳宗元引《诗》是他作诗的一个技巧,所引内容是他有选择攫取后留下的资料库,分析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柳宗元的诗歌。

猜你喜欢
贬谪小雅柳宗元
柳宗元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苏轼的贬谪生活
江雪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