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药方法及药剂防治黄芩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2021-09-09 12:38郑生岳李怀德姚友旭崔同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噻呋立枯病嘧菌

郑生岳,李怀德,姚友旭,崔同霞,高 峰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寄主范围广且腐生性强[1],引起许多作物的立枯病,常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幼苗直立枯死,作物苗期受害严重。近年来,在甘肃省陇西县地区由于轮作不合理或不及时,病菌土壤带菌量大,幼苗移栽后田间侵染频繁,导致2年生黄芩在栽培过程中频繁感染立枯病。而真菌性土传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就是种苗处理和土壤处理,本研究选用不同的杀菌剂在黄芩幼苗移栽时,通过幼苗浸苗处理和行沟土壤处理两种施药方式下对2年生黄芩立枯病的防治效力展开田间药效试验,目的在于进一步比较两种施药技术的防治效力和筛选安全有效的农药药剂。

立枯丝核菌属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的半知菌类真菌。有研究认为: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引起的黄瓜灰霉病效果优良,80g/亩用药处理防治,2016~2017年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0.16%和80.14%[2];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50g/L嘧菌酯悬浮剂按有效成分质量1∶1桶混做240g(a.i.)/hm2沟施处理对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防效达65.2%;噻呋·嘧菌酯、戊唑醇、醚菌·啶酰菌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均高于50%,噻呋·嘧菌酯防效高达62.4%;另外,引起苍术立枯病的病原菌对430g/L戊唑醇SC、250g/L嘧菌酯SC等药剂敏感性较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及来源:①250g/L嘧菌酯悬浮剂(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②30%噻呋·嘧菌酯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③250 g/L戊唑醇水乳剂(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④400g/L克菌·戊唑醇悬浮剂(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⑤300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巴斯夫欧洲公司)。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在甘肃省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2年生黄芩种植地块进行,安排在面积分别为340m2和480 m2的相邻两个黄芩地块,种植方式为幼苗移栽。试验设11个处理(见表1),即空白对照和5个药剂浸苗处理、5个药剂行沟土壤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安排,小区面积为3.6m2(1.2m×3m),各小区之间设约3m的保护行。

表1 幼苗移栽时药剂防治试验处理设计

1.3 数据调查与统计方法

幼苗移栽种植50天后在试验处理的各重复小区调查黄芩立枯病的植株发病率。采用平行线取样法调查,每小区隔行取样,每行随机调查10棵植株,调查10行共100棵植株。记录统计发病植株数,计算各处理重复的植株发病率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效。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各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

植株发病率(%)=(发病植株样本数/调查植株总样本数)×100

相对防效(%)=[(对照区发病率-药剂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黄芩幼苗移栽种植50天后,2年生黄芩地块黄芩立枯病植株发病率和药剂处理的相对防效,由表2可知:对照区植株发病率高达44.00%;药剂浸苗处理方式下:处理1-2、1-3、1-4、1-5的防效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与处理1-1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处理1-5与处理1-4和1-1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药剂300g/L醚菌·啶酰菌浮剂1000倍液(1-5)的防效最高达74.58%,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1)的防效最差为55.03%。药剂行沟土壤处理方式下:处理2-5与处理2-2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处理2-4、2-3、2-1之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2-1均与处理2-2、2-3、2-4、2-5之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2-1均与处理2-2、2-3、2-4、2-5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药剂300g/L醚菌·啶酰菌浮剂1000倍液(2-5)的防效最高达67.92%,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2-1)的防效最差为41.22%(见表2)。

表2 黄芩幼苗移栽地块(2年生黄芩)立枯病植株发病率及药剂相对防效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初步掌握了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幼苗移栽的2年生黄芩地块立枯病的发生情况,移栽种植50天后田间植株发病率高达44.0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各药剂做浸苗处理的防效均高于做行沟土壤处理的防效,且混剂的防效高于单剂的防效。研究基本证实对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幼苗移栽时药液浸苗处理的防治措施,对育苗移栽后2年生黄芩防治立枯病的发生更为关键,效力更高,且混剂醚菌·啶酰菌和噻呋·嘧菌酯有较高的防治效力。

猜你喜欢
噻呋立枯病嘧菌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