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化创设研究

2021-09-10 07:36蔡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有效性小学语文

蔡燕

【摘要】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是一项常用的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在现阶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对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更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发展,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掌握,积极研究利用全新教学方式,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全面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快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通过有效创设课堂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悟,在情境中进行有效体会,对于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如果过分盲目地进行创设,未能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根据课程实际内容进行有效创设,使得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就不能很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

统编版语文教材坚持好的语文课并非在死抠课文和课本,而是要给学生以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培养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人的编排理念。进一步改革调整了识字、拼音编排顺序,坚持先识字,再学拼音,最后学课文,在内容编排上坚持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学习顺序,坚持循序渐进的培养策略。在内容上,选材大幅更新,新增儿童诗,选材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风民俗,更突出口语交际,突出阅读的重要性,缩减课内精讲,扩大课外阅读量。这些都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课堂情境化探究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直观性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与感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兴趣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情境创设对于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课堂情境化教学方式的使用对于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内容的观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情境创设对于小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探索等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情境创设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情境创设阶段,就是将课堂的内容与情境进行有效的对接;第二阶段是通过创设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体验,更好地促使学生培养分析和表达感情的能力;第三阶段是情境创设的运用阶段,通过真实化的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深入情境中,感受情境,感悟情境所带给学生的启发;第四阶段主要是综合各个阶段的内容,全面促进学生的整体化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是适用新课程改革而逐渐形成的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无效的情境创设,不但不能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注重学生人文感情的有效培养。统编版教材相对于其他教材而言,在编排体系上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创新,进一步丰富教材厚度,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一)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相背离

情境创设应该紧跟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对接,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积极地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对接的情境,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感悟课程内容与情感,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课程情境创设的理解存在很大误解,因为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就开始盲目地设置一些情境,甚至一些情境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相背离,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情境创设的积极作用,甚至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情境创设与现实社会实际相脱离

情境创设紧跟课程内容的同时,应该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但是很多课程情境创设,只注重课堂内容的有效对接,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样的情境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来说,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何更好地使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对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三)课堂设计情境缺乏内涵

课堂情境创设应重视内涵的有效建设,但是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简单,缺乏对内容的有效把握和考量。这种缺乏内涵的情境,对学生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情境过于复杂,成了课堂的累赘

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是现阶段众多教师进行情境化创设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甚至有些课过分地依靠情境进行教学,这样的情境成了课堂教学的累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要合理利用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新形式缺乏理解,盲目使用,不但不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研究

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积极的情境创设,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要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愛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进行课程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认真地研究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利用情境感悟课程感情,学会情感表达方式,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主要是通过写秋雨来写秋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秋天的特点,去全面地表述秋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与朗读技巧之间的有效结合,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目标,依据目标开展朗读教学,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情境化、感情化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后,能够对秋天有更加深入性理解。

(二)提升教师的情境创设素质,增强情境创设的艺术性

教师是情境创设的重要力量,积极地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教师的情境创设素質,对于提升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性,更好地发挥出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金色的草地》属于一篇精读课文。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创设怎样的情境,什么样的情境符合本节课的朗读教学,都是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情境化教学才能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播放《麦浪》这首歌,借助流行歌曲作为朗读音乐背景,让学生从环境音乐中营造出一种金色的草地感觉,让学生在朗读课文过程中,有一种真实化的感知和享受,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朗读课文与情境化教学的完美结合。

(三)全面地研究情境创设,研发多样化情境

单一的重复性情境,对于学生兴趣的提升、热情的激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也会产生影响。我们要创设更加多样性的情境,如通过游戏化情境、故事化情境、探究式情境、开放式情境等等的有效创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感情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图画法和音乐法创设情境,对于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有着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全面运用情境化教学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对于教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研究情境化教学创设有效性是现阶段教学方式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有效性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