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拓展 让复习课更高效生动

2021-09-10 00:01梁修曦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复习课

梁修曦

摘 要:本文以 “椭圆中的定点问题”复习课为例,探讨了 “证定点”和“找定点”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和巧解.并层层递进,对比渐变,推广出了一般性结论.

关键词:定点问题;通性通法;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4-0011-02

一、课堂再现

问题1 如图1,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x24+y2=1,过点A(0,1)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分别交椭圆于M、N 两点,试证明:直线MN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图1

生1:可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1x+1,则直线l2的方程为y=-1k1x+1,联立椭圆C与直线l1和l2的方程,可求得M、N两点的坐标,进而写出直线MN的方程,并求出恒过的定点坐标.

生2:也可直接设MN的方程为y=kx+m,利用kAM·kAN=-1求得m与k的关系式,从而得到定点的坐标.

师:这两种思路都很好,请你们写出求解过程.

生1:联立直线l1与椭圆的方程,可求得M点坐标(-8k14k21+1,1-4k214k21+1),只需将其中的k1换成-1k1,即得N点坐标(8k14+k21,k21-44+k21),故直线MN的方程为y-k21-44+k21=k21-15k1(x-8k14+k21),化简为y=k21-15k1x-35,它恒过定点(0,-35).

生2:联立直线MN的方程y=kx+m与椭圆C方程,可得(4k2+1)x2+8kmx+4m2-4=0,记M(x1,y1),N(x2,y2),则有x1+x2=-8km4k2+1,x1x2=4m2-44k2+1(*)

由kAM·kAN=-1可得y1-1x1·y2-1x2=-1,即(k2+1)x1x2+k(m-1)(x1+x2)+(m-1)2=0,将(*)式代入可得m=-35,直线MN的方程y=kx-35,恒过定点(0,-35).

师:这两种方法均为证明直线恒过定点问题的通性通法. 比较来看,那种方法稍好一些呢?

生3:方法1思路简洁,依照题意直接计算即可.

生4:方法2目標明确,求哪条直线过定点,就设哪条直线方程为y=kx+m,再寻找m与k的关系式,计算都很常规.

生5:两种方法都差不多.

师:既然大家难以取舍,接下来我们看变式1,再次体验一下.

变式1 在问题1中,将A点坐标改为(2,0),其他条件和求证不变.

生6:我采用的是方法2,由kAM·kAN=-1可得y1x1-2·y2x2-2=-1,即(k2+1)x1x2+(mk-2)(x1+x2)+m2+4=0,将(*)式代入,可得5m2+16km+12k2=0,故m=-2k(舍)或m=-65k,直线MN的方程y=k(x-65),恒过定点(65,0).

生7:我采用的是方法1,设直线l1的方程为y=k1(x-2),可求得M点坐标(8k21-24k21+1,-4k14k21+1), N点坐标(8-2k214+k21,4k14+k21),故直线MN的方程为y-4k14+k21=-5k14(k21-1)(x-8-2k214+k21),后面的化简很困难,无法判断直线恒过的定点.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8:根据椭圆的对称性,此定点应该在x轴上,所以在上述直线MN方程中,令y=0,得x=65,故直线MN恒过定点(65,0).

师:回答正确,我们在解决定点问题中,有时要灵活运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帮助我们的计算.再次对比,我们发现:方法1涉及到方程的化简,有时会比较复杂,而方法2的计算量就稍小一些,运用起来更方便.

生9:问题1还有更简单的解法!

师:好,请你给大家讲一讲.

生9:因为这里是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我们可以联想到韦达定理.

由kAM·kAN=-1可得y1-1x1·y2-1x2=-1,所以将椭圆方程变为x24+(y-1)2+2(y-1)=0,再由y=kx+m得y-1-kxm-1=1,在上述方程的一次项乘1变为齐次式,再两边同除以x2可得(m+1)(y-1x)2-2k·y-1x+m-14=0,从而kAM·kAN=m-14(m+1)=-1,m=-35,直线MN的方程y=kx-35,恒过定点(0,-35).

师:非常精彩!这是此类问题的一种巧解.联想到韦达定理,巧妙地将椭圆方程变形为以斜率为主元的二次方程,使计算量大幅减少,值得大家学习!

问题2 已知椭圆C方程为x22+y2=1,直线l过点B(0,-13)交椭圆于M、N 两点,试问以MN为直径的圆是否恒过一定点?若是,求出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2

生10:假设存在点P(x0,y0)满足条件,则kMP·kNP=-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3,联立椭圆方程得(2k2+1)x2-43kx-169=0,记M(x1,y1),N(x2,y2),

则有

x1+x2=12k9(2k2+1),x1x2=-169(2k2+1),

kMP·kNP=y1-y0x1-x0·y2-y0x2-x0=k2x1x2-k(13+y0)(x1+x2)+(13+y0)2x1x2-x0(x1+x2)+x20

=18(y20-1)k2+(1+3y0)218x20·k2-12x0·k+9x20-16,因此式为定值,与k无关,所以x0=0,

当y0=1时,定值为-1,符合题意;当y0=-1时,定值为-14,不合题意应舍去.

综上知,以MN为直径的圆恒过定点(0,1).

师:回答正确,这就是“找定点”问题的通性通法.其步驟是:先假设存在符合题目条件的点,再化图形特征为代数计算,看能否找到方程的解.最后再验证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其中会涉及到恒成立或代数式为定值的问题,需认真观察式子的结构,找到对应的办法.

最后,请大家再观察问题1和2,它们有什么联系?

生11:它们是对偶问题,问题1是已知以MN为直径的圆过定点,求直线过的定点;问题2是直线转动,求圆过的定点.

师:对,它们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从两种不同角度设问.这类问题有一个一般性结论,大家下课后可以继续探究:

过椭圆C:x2a2+y2b2=1的上顶点A(0,b)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分别交椭圆于M、N 两点,则直线MN恒过定点(0,-bc2a2+b2),反之亦成立.

二、回顾与反思

在备本节复习课时,笔者的主要思路是设计一组关联题目,求解时能用到“证定点”和“找定点”两类问题的全部方法和技巧.问题1是一个“证定点”问题,解答中涵盖了动点坐标设题法和动直线方程设题法,为了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引入了变式1,同时也渗透了利用图形对称性辅助计算的技巧;利用韦定理巧解则是本节课的意外收获,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多变.问题2是一个“找定点”问题,它需要“先猜后证”,把动态几何特征变化转化为代数计算,进而找到定点.而对恒等式的处理,也是学生的弱项,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最后,通过对比,看清问题1和2的本质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角度设问,进而提炼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总之,定点问题在高中圆锥曲线教学中是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它既考查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更注重学生对动态问题的处理能力,锻炼学生熟练地将“数”的计算与“形”的分析结合起来.圆锥曲线章节的复习课更需要精心地设计问题,通过横向深挖纵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减少部分重复的计算,直接进入核心的思维环节,又可以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让课堂更高效生动.

参考文献:

[1]秦宜菊,杨会.有关圆锥曲线一类定值及定点问题的再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16):52-53.

[2]秦江铭.例析直线恒过定点问题的求解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7):64-65.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复习课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复习课效率
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应遵循“三原则”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之浅见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