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暖男”
——孵蛋的窃蛋龙爸爸

2021-09-13 03:49高巾宁
化石 2021年3期
关键词:阿珍阿强化石

高巾宁

故事发生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这里雨量充沛,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5倍,二氧化碳含量更是高达六倍。在这样温暖湿润的环境下被子植物开始逐步取代裸子植物慢慢成为这片广袤大地的新主人,恐龙种类也达到了极盛。我们的主人公阿强是一位来自江西的恐龙。阿强身长大概两米、可以像鸵鸟一样靠双足行走,有着长长的脖子、强壮的尾巴、美丽且布满羽毛的翅膀。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短而有喙、鹦鹉似的头骨以及头骨上耸立的骨状突起了。科学家通过其化石尾椎中心存在胸膜腔和前凹的耻骨轴,以及颈椎外侧的单孔等明显解剖特点确定了它窃蛋龙的身份。通过对骨组织的分析可以知道这是一条成体恐龙,且由于缺少雌性鸟类在产蛋期间产生用于制造蛋壳的海绵状且富含钙的髓质骨结构,提升了阿强是雄性恐龙的可能性。这个故事中我们就把他当成一位英雄爸爸吧。

他们的族群主要生活在白垩纪的北美、中国和蒙古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科考团队在二连盆地首次发现这类标本时,显示一只成年窃蛋龙正趴在一窝蛋旁;见其“尖嘴猴腮”长得不像好“龙”,误以为他正在偷原角龙的蛋,就给他起了个颇具歧视意味的名字:“窃蛋龙”。随着更多的化石得到采集,含有窃蛋龙胚胎的恐龙蛋问世,标本中保留着用于消化植物的胃石被发现,证明了窃蛋龙吃素的事实,这个误会才得以解除。不过由于国际命名法的规定这个不好听的名字却是无法更改了。

白垩纪古环境复原图(Klasse et al.,2020)

上图:窃蛋龙孵蛋图(赵闯绘);下图:孵蛋化石

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沐着微光阿强抖了抖羽毛上的露水,转了转脖子,警惕地环视了一圈周围环境,确定安全后他微微起身熟练地清点起了身下那些长椭圆形的泛着美丽蓝绿光泽的蛋,这是他与伴侣阿珍爱情的见证,也如同他们爱情的美好,这窝蛋的排列十分精巧像我们在艺术馆里看到美丽的展品似的:有小汽车的轮胎那么大,雏菊一样的两两成对围圈排列着,12颗蛋排列在最外圈,下面叠着9颗蛋在中圈,再往里还能看到内圈3颗蛋的顶端。他温柔地望着这些孩子们,仿佛没有了自己羽翼的保护小家伙们就会遇到危险。确认数量无误后挪了挪屁股又轻轻坐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将身体的重心放在蛋圈中间的空心,向后展开翅膀让羽毛暖暖地裹住处在顶圈的蛋,后腿折叠着身体位于蛋窝的中心,骨盆处于中间偏后一点的位置,几乎和孵蛋的母鸡没什么两样。化石中胃骨片部分暴露在腹中线,比最高的那圈蛋位置还低一些,表明他的身体十分贴近于蛋,让它们保持在30-32度的舒适温度下孵化。当然,总有些“天选之子”会得到命运的特殊眷顾,处于阿强臀部下方的孩子还未出生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在爸爸柔软的身躯下他们得到了大约36-38度的孵化温度,生于这样优渥的条件下小家伙也不负众望快速地成长起来誓要做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与我们院子里追逐的鸡不同,阿强的这些孩子并不会在24小时内接连孵化出来让阿强阿珍夫妇措手不及,而是会分不同时间出壳,给父母更多的准备时间,也给自己更大的生存机会。由于即便在鸟类群体中异步孵化都是较晚才产生的,这种过去被认为只存在于部分现生鸟类的异步孵化方式在阿强一家被发现是十分出人意料的。并且这一特点在现存的化石证据中不具有连续性,可以推断窃蛋龙独立进化出了这种孵化方式,从而否定了他的孵蛋方式是灭绝恐龙到鸟类过渡类型的假说。加强了现代鸟类繁殖模式非线性进化的假说。

胚胎化石

就拿阿强的这窝蛋来说,老大几乎已经长出完整的骨骼结构了,它蜷缩在蛋里时不时翻个身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无忧无虑的蛋内生活,它旁边的老二发育出了脊椎和部分肋骨,老三的腿骨也要逐渐成形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阿强的蛋窝有三圈,这三兄弟就都是来自最上面一圈了,他们较早孵化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阿强要等到阿珍下完所有蛋后才开始孵蛋,那么在上圈的蛋都是妈妈新下的又离爸爸的身体最近,得到更多温暖的他们发育也相对其他兄弟姐妹快了不少。不过也有例外的出现,就拿老四来说,来自中层蛋圈的他默默吸取营养也逐渐成型超过了许多上层的兄弟。

阿强细心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也很自豪于参与这个孵化的过程,毕竟阿珍产蛋的时候要一次生两个宝宝,这么一大窝孩子生下来一定累坏了。有时他趴得困极了就想想这事儿,或者幻想着日后带着这么一大堆孩子出去采果子,那该多威风啊……想着想着就又打起精神来,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导致孩子遇到危险,老婆责怪不说自己也不能如愿成为“孩子王”了。很多时候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一遍一遍数着这些蛋,有时无聊了也会想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想起爸爸妈妈,暗自在心中嘀咕“我也要成为爸爸那样的孵蛋英雄”。有时他会四处望望为什么其他恐龙有锋利的牙齿可以吃肉,自己只有尖尖的喙无法像其他陆地霸主那样进行捕猎,他并不羡慕、只是很好奇。为什么阿珍那么厉害可以一次产下两颗蛋,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不会压碎身下的蛋?也有时他会摆弄摆弄身边的小石子儿,看到漂亮圆滑的就啄起来吃掉成为他“胃石收藏”的一部分……

泥石流发生的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终于到了这一天,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的阿强发现身下的老大啄壳的频率越来越高,破蛋就是今天了!阿强兴奋地摇了摇屁股,真期待第一个孩子的到来。“阿珍一定要及时赶回来”他这样想着,希望和伴侣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却没料到危险正在逼近,天霎时黑了下来,压得大家喘不上气,紧接着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倾盆大雨,已分不清是在下雨还是身处池中,远方传来树木成片倒下的声音,泥石流像一头饥饿的猛虎吞噬了这片宁静森林,也吞没了没有等到阿珍的阿强,这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守护着身下孩子的父亲。

就个体生命而言,阿珍和阿强一家的结局远非完美,但是它们却给数千万年后的人类去探寻生命历史中的一段精彩留下了依据。如果能穿越到现代,听说自己的族群被称作“窃蛋龙”的阿强会不会去找科学家辩解呢?我想不会,这位父亲才不在乎我们是叫他窃蛋龙还是阿强或是张三李四,因为他知道外界的任何评价都不会影响这个曾经幸福的“暖男”为自己的家庭所做的一切。

猜你喜欢
阿珍阿强化石
大厨阿珍
喜欢谁
肥猫阿强
肥猫阿强
阿珍
肥猫阿强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
智擒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