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史

2021-09-13 03:49吕金波
化石 2021年3期
关键词:房山北京世界

吕金波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石花洞、圣莲山、百花山-白草畔、上方山-云居寺、十渡与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和涞源县白石山联合组成的地质公园,共有8个园区,其中的周口店园区是“地质公园概念”诞生地。2006年9月18日,在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召开的第2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批准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2010年、2014年和2018年3次4年一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建立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编写适合大众理解的科普读物,促进当地人就业,推动了北京西南地区的京、冀一体化绿色发展。

2004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第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宗旨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发行了纪念邮资信封和邮票。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史分为基础阶段(1916年-2001年11月)、国家地质公园阶段(2001年12月-2005年6月)、世界地质公园阶段(2005年10月-现在)。

基础阶段(1916年-2001年11月)

基础阶段分别介绍周口店遗址研究、区域地质调查、房山花岗岩体研究、喀斯特洞穴旅游。

周口店遗址研究:1918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人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发现周口店第6地点鸡骨山,1921年安特生和奥地利人师丹斯基(Otto Zdansky)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1923年师丹斯基发现猿人牙齿化石,1927年李捷和瑞典人布林(Briger Bohlin)主持周口店遗址挖掘工作,加拿大人步达生(Davidson Black)依据第4~5层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命名为Sinanthropus pekinensis。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现第1块完整的猿人头盖骨,1936年贾兰坡发现3块猿人头盖骨。1929年杨钟健与法国人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将第1地点堆积划分为10层,1949年贾兰坡向下划分了第11~13层,1949-1951年贾兰坡命名13层以下的红色粘土砾石层为“底砾石层”。1933-1934年裴文中、卞美年和贾兰坡等挖掘了第1地点上方的第26地点山顶洞人头骨及其它动物化石,两个地点合起来呈现的是喀斯特锁孔形断面。1932年德日进和裴文中发表《周口店中国猿人堆积的石工业》,1933年步达生、德日进、杨钟健、裴文中等合著《中国原人史要》,1934年裴文中出版《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1950年贾兰坡和刘宪亭发表《周口店多足类化石》,1952年王曰伦和贾兰坡发表《周口店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观察》,1953年刘宪亭报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周口店陈列室开幕》,1960年黄万波发表《中国猿人洞穴的堆积》。1961年周口店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苏联专家 В.В.Черлынцв使用铀系法(U-Th)首次测出第1地点的年龄>50万年、24.5万年、21万年3个数据。1963年周本雄发表《周口店第20地点的周口店犀(Dicerorhinus choukoutienensisWang)的头骨》,张森水发表《周口店第22地点的旧石器》,刘后一发表《周口店第21地点马属一新种》。1964年汤英俊发表《周口店第四纪冰川遗迹》,1966年裴文中和邱中郎主持挖掘出现在仅存的猿人头盖骨化石。1978年顾玉珉发表《周口店新洞人及其生活环境》,补充了猿人与山顶洞人之间的缺环。1985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裴文中和张森水主编的《中国猿人石器研究》。198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吴汝康、任美锷、朱显谟、杨子赓、胡长康、孔昭宸、谢又予和赵树森主编的《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收录论文16篇;将第1地点堆积物继续向下划分了第14~17层;第1~13层属中更新世中、晚期(周口店组),第14~15层属中更新世早期(龙骨山组),第16~17层属早更新世。1985年,卫奇发表《北京人文化的来龙去脉》,徐建辉发表《周口店洞穴沉积物的粒度特征》。1987年12月,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8月10日,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会间地质旅行路线(T203)考察了周口店遗址,由此“地质公园概念”诞生。1999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贾兰坡主编的《周口店记事(1927-1937年)》,2000年高星发表《周口店第15地点剥片技术研究》。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简图(引自《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周口店第26地点山顶洞人头骨

周口店第1地点洞穴堆积层

谭锡畴(二排左五)、徐渊摩(三排左三)、仝步瀛(二排左一)

石花洞第2大厅东南保留的字迹

区域地质调查:1916年,中国第1代地质学家谭锡畴调查了周口店、长沟峪、红煤厂和柳林水地区,徐渊摩和仝步瀛调查了坨里和万佛堂地区。1920年出版《北京西山地质志》,并出版由1∶5万地质调查图纸缩编成的1∶1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使得房山成为中国地质工作摇篮的一部分。1933年,北京大学学生刘清香、周宗俊测绘1∶2.5万房山县幅、横流水及坨里幅地质图。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建立“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基地”。1956年,蓟县地质剖面建立者之一的高平绘出周口店-黄院一带的区域地质构造轮廓。1957年郑剑东发表《北京市周口店-坨里一带的地质构造》。1962年,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总结周口店教学实习基地历年的成果,编制1∶1万的地质图和地貌第四纪地质图;10月,北京地质学院师生进入石花洞,有洞内第2大厅东南保留的“地院62.10”字迹为证。1976年李东旭发表《北京周口店牛口峪地区莲花式旋转构造》。1984-1988年,北京市地质矿产局与中国地质大学开展1∶5万周口店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汇集到1990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西山地质研究》,收录论文18篇。1987年6月,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出版谭应佳和叶俊林主编的《北京周口店地质及地质教学实习指导书》。1993-1995年,北京市地质调查所王继明主持1∶5万龙门台幅(大石河流域)、张坊幅(拒马河流域)区域地质调查。2000-2003年,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吕金波、孙永华先后主持1∶5万长沟幅(包括大石窝、上方山-云居寺园区)区域地质调查,测量石门岩体钾氩法年龄为距今(114.98±1.87)百万年前,大石窝与上方山-云居寺园区分别位于“石门背斜”的南北两翼,地层为15亿年前陆表海沉积的硅质条带白云岩(雾迷山组),含叠层石化石,被后期白垩纪上涌的石门岩浆烘烤成大理石和白带山,大石窝产大理石,云居寺坐落在白带山。

万里(左二)、任湘(左三)、焦若愚(左四)

银狐在岩溶地质学中称为“石毛”

房山花岗岩体研究:房山岩体分布在燕山石化所在区域,在地质图上呈红色圆形,像太阳。1928年北京大学杨曾威定名“花岗闪长岩”。1937年何作霖发表《房山花岗闪长岩之特殊斑状结构》,1950年王述平发表《房山侵入岩体之岩石成因学的研究》。1954年前苏联专家帕夫林诺夫(В.Н.Павленов)对岩相带划分和原生构造提出新的见解。1964年,邱家骧发表《与房山侵入体有关的几个地质学岩石学问题讨论》,王人镜发表《房山侵入体花岗闪长岩岩石学研究》。1978-1981年张德全先后发表《关于热变质温度、岩浆温度、岩体冷凝时间的计算问题——以北京房山侵入体为例》,《北京房山侵入体闪长质包体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2001年戴维斯(Gregory A.Davis)等测得房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为距今(128.50±1.50)百万年前。

喀斯特洞穴旅游:房山最早称“大防山”,由于洞穴众多,改称“房山”,寓意像房子一样的山。1928年(民国十七年)《房山县志》记载“石花洞,城西北三十里在河套南车营北”,记载房山八景中的“孔水(洞)仙舟、张良玉洞”。1982年,叶俊林、王根元、曲衍绪、程业彰发表《北京上方山云水洞实测记述》,记录1980年4月云水洞开始对外开放。1984年黄万波、侯连海发表《北京云水洞的脊椎动物化石》。1982年4月26日,万里副总理、焦若愚市长和北京市地质局长任湘视察石花洞,下到第2层的万里发出了“气死画家”的感叹!为石花洞园区的旅游奠定了基础。1984年7月30日,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完成《北京市石花洞(潜真洞)岩溶地质勘察报告》。1985年,张崇洲发表《北京房山石佛洞硬肢马陆属一新种》,详细描述了洞穴生物。1990年11月,北京市地质调查所完成《北京西山岩溶洞穴勘查与研究报告》,提出验证石花洞-孔水洞由一条地下河连通的建议。1992年4月15日,银狐洞开放,为北京郊区首家农村旅游企业。1993年7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万里视察石花洞。1995-1997年,李铁英、吕金波主持北京市科委《北京石花洞地区洞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项目,从地质学、气象学和环境学全面研究了石花洞。1996年,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王秉军、李铁英等编著的《北京石花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岩溶地质研究所和北京市地质矿产局主编的《北京西山岩溶》。1996-1999年,吕金波等发表《北京石花洞的区域地质意义》、《北京石花洞氡浓度的研究》、《北京石花洞的岩溶地质特征》和《京西鸡毛洞的发现及其意义》。1997年,刘东生、谭明、秦小光、赵树森、李铁英、吕金波、张德二根据石花洞守备支洞旁具有微层理的石笋(誉为“千年温度计”),发表《洞穴碳酸钙微层理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意义》。

国家地质公园阶段(2001年12月-2005年6月)

2001年12月,石花洞园区、白石山园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1月,十渡园区、野三坡园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5月,同号文、尚虹、张双权、陈福友发表《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补充了新洞人与山顶洞人之间的缺环。6月,圣莲山园区被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批准为市级地质公园。10月,赵逊等专家指导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行性论证。

2005年3月,陈安泽等112位专家联名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与河北省联合申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议。6月19日,房山在十渡园区承办“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年会”,出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

世界地质公园阶段(2005年10月-现在)

世界地质公园阶段分别介绍申报过程、国际会议、中期评估、论文著作、周口店园区再度辉煌。

申报过程:2005年10月16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河北省涞水县人民政府和涞源县人民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5月9-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了房山地质公园。2006年9月18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

千年温度计(1130条石笋微层理)

国际会议:2007年6月12-14日,笔者参加庐山举办的第2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作了题为《打造岩溶为特色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发言。2008年6月,笔者参加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举办的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作了题为《建设以喀斯特景观为特色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言,提出中国地质起源于房山,北京猿人起源于房山,北京城市起源于房山;并提议建设以喀斯特景观为特色的一区两县(房山区、涞水县、涞源县)地质公园,使之成为北京西南生态保护带的亮点。2009年8月22-25日,笔者参加泰山举办的第3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作了题为《三大花岗岩体托起房山地貌》的发言,提出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于房山、石门和王安镇3大花岗岩体;笔者还发表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外观设计的地学理念》一文。2018年9月21日-12月31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临展厅展出《百年记忆》,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10月11-13日,在房山召开“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9年12月2-8日,召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主办的国际古人类学术研讨会,纪念北京猿人第1块头盖骨发现90周年。

中期评估:2010年7月11-13日,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1次中期评估,法国人盖伊·马提尼(Guy Martini)和马来西亚人亚布拉罕·库莫(Ibrahim Bin K Komoo)参加考察;盖伊·马提尼在11日上午良乡昊天宾馆的发言中,首次明确了周口店园区是全球“地质公园概念”诞生地;10月3日,在希腊莱斯沃斯岛米蒂利尼的欧洲地质公园会议上通过中期评估。2014年7月22-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法索拉斯(Charalampos Fasoulas)和艾丽西亚(Alicia Serna Barquero)女士进行为期3天的第2次中期评估;9月18日,在加拿大圣约翰市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会议上通过中期评估。2018年7月25-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协会主席尼古拉斯·邹若思(Nikolaos Zouros)和专家帕布罗·里瓦斯(Pablo Rivas)进行了第3次中期评估;9月8-9日,在意大利阿达梅洛-布伦塔举行的世界地质公园会议上通过中期评估。

论文著作:2007年,吕金波等发表《北京石花洞第四纪钟乳石剖面的年代学研究》,国际统一出版社出版由朱仕学、郑明存编著的《蕴美石花》。2008年,沈冠军、高星、高斌等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将北京猿人生活年代推至77万年前,2009年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铝铍同位素比值(26Al/10Be)测定北京猿人年龄》。200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口店遗址27个化石地点系统调查与资料整理报告》,2009年同心出版社出版齐陶等编写的《周口店遗址通览》。2010年,吕金波等发表《北京西山岩溶洞系的形成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地质出版社出版《中国房山岩溶地貌研究》,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导游词集萃》。2011-2013年,吕金波等发表《北京西山圣莲山地质公园的岩溶地貌演化》、《位于首都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房山地质公园》和《第四纪石笋剖面的初步建立——以北京石花洞为例》。2012-2013年,韦京莲等发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学科普作品创作思路与体会》和《探秘亿万光阴的地质奇观-走进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房山旅游故事》。2014年,田明中、武法东和张建平主编《中国房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导游手册》以及周口店、石花洞、十渡、野三坡和白石山导游手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陈安泽主编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石花洞科学导游指南》。2017年,Melinda、高星、付巧妹等学者研究了田园洞人的DNA,发表《四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付巧妹发表《四万年前中国地区现代人基因组揭示亚洲人类复杂遗传历史》。2017年6-12月,完成《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居寺石经文化与地质的渊源及关联研究报告》,发现永乐十八年(1420年)石碑,证实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前取石于大石窝村西北,发表《大石窝地质条件对云居寺刻经石材的影响》、《北京房山大石窝大理岩对故宫台基和云居寺经石的贡献》。2018年8月-2019年7月,完成《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作用与演化对古人类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发表《地质作用成就了周口店古人类的家》。2019-2020年,卫奇发表《山顶洞人遗址石制品再研究》、《早期“北京人”文化滞后现象的探究》和《周口店遗址群第4地点石制品再研究》。2021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由韦京莲、吕金波、王建主编的《石经与石头的故事》科普书籍。

周口店园区再度辉煌:2015年8月-2018年8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实施周口店第1地点保护工程,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覆盖面积3700平方米,南北长77.5米,东西长54.5米,高达35.7米;荣获在孟加拉国达卡举办的2019年亚洲建筑师协会保护类建筑唯一金奖。2016年1月19日,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盖伊·马提尼和尼古拉斯·邹若思赠牌“北京·周口店——地质公园概念诞生地”,明确全球的地质公园活动起始于1996年8月6日(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的周口店,首次将汉语“地质公园”与英语“geopark”文字对应。

猜你喜欢
房山北京世界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十天两起山岳救援,北京房山消防提醒勿登野山
北京,北京
北京地铁房山线产品可靠性分析报告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