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型”职教教师的价值意蕴及培养路径

2021-09-15 02:51韩冉冉孙建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提升路径工匠精神

韩冉冉 孙建波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工匠精神”的灵魂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培养“工匠型”教师对提高职教教师的专业水平大有裨益。文章对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的价值意蕴进行了解读,对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工匠型”职教教师; “工匠精神”; 价值意蕴; 提升路径

职教教师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工匠精神”的主力军。我国不同于德国一直延续着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也不似美国能够利用强大的学分互认及转换系统来实现普职的高度融合[1],虽然职业教育在不断改革,但我国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普职融通的体系尚不成熟,我国依然是“职业院校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因此,要想把职业教育当作一种类型教育,要想培育一批具有匠心的技术人才,就要构建“工匠型”的教师队伍,以“师傅”的匠心来感染和带动“徒弟”,从而努力塑造学生成为具备匠心的人才,将“中国学生数量”转变为“中国人才质量”!

一、“工匠型”职教教师的价值意蕴

(一)“工匠型”职教教师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工匠们坚持不懈地打磨自己的产品,使手中的产品循序渐进直至完美,工匠师傅享受这种细心雕琢产品并追求极致的过程[2]。“工匠型”职教教师是指教师一丝不苟地掌握专业知识,严谨务实地落实实践技能,精益求精地研究教育教学知识,时刻保持爱岗敬业的学习钻研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造探究精神;他们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信仰来教育、引导学生,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品质的技能人才[3]。

(二)“工匠型”职教教师的价值

1. 社会宏观层面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摆脱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现实困境。“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成为中国制造业追赶世界中高端制造业的助力剂,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逐渐转变,使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想要实现这种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还是需要通过教育这个主要抓手。教师作为教育者应促使自身向“工匠型”教师转变,站在时代的前沿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实践,以此作为职业信仰,并致力于“工匠型”学生的培養,推动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 教育教学层面

在当前新形势的背景下,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研究对学生素质有提高引领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为就业奠定基础。教师应使教育培养更加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带头践行“工匠精神”,促使自身向“工匠型”教师转变,努力针对职业课程的不同特色把“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计划与职业课程的教学标准有机结合。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主动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努力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职教教师应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并将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职业课程评价方法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具备精益求精、坚持不懈、追求细致的专业能力素养。教师匠心的深度决定了学生 “工匠精神”的深度,优秀的“工匠型”教师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工匠学子。

3. 校企合作层面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国家下达的战略指令。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急切。“工匠型”教师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其体现在校企合作上就是教师应以自身做表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将经验和精神传承给广大学子。教师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来传递敬业意识,在校企合作中“真做”“实做”,将企业的学徒培训经验引入课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在以后的课程建设、学生实训基地选择和就业择业等多方面打下扎实的合作基础。这对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对教育事业保持一颗永恒的敬畏之心,在校企合作中敢于创新,不断调整自我,为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4. 教师自身层面

教师一旦认同“工匠精神”并以此作为职业信仰,他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就会显著提升,同时也会强化对“工匠型”这一理念的心理倾向,并且保持对这种倾向的支持与认同。如果更多的老师拥有这种心理认同感,那么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将成为推动职教教师相互协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4]。“工匠型”教师的学习及工作方式同样也是其他青年教师学习借鉴的榜样,他们起着领衔、示范、激励、辐射带动等作用[5]。“工匠型”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育人的“严谨性、创造性”,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使职业生涯熠熠生辉。

二、“工匠型”职教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职教师范生培养待强化

英国、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对职教教师有一套完整的职前培养体系。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发达的德国,教师任职前需要经过两次国家级考试,第一次是学习完大学阶段课程后进行的实习教师身份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企业工作,3~5年后再进入第二阶段为期2年的教育实习,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之后要进行第二次国家级考试,通过后才能最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才可以到职业院校去任教专业理论课程。德国的教师准入制度使进入学校任职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专业实践教学技能[6]。在芬兰,具备硕士学位的教师才有资格承担教学工作,且必须完成教育学的学习并具备专业领域三年的工作经验。可以看出,德国和芬兰两个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教教师在职前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但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有:其一,部分地区生源质量难以保证,职业技术师范类专业被大多数学生视作冷门专业,学生积极性较低;其二,职教师范生的培养面临着课程结构失衡的状况,比如理论课程和必修课程相对过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相对过剩,实践类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同时,职业教育学科课程存在着定位边缘化、内容普教化、知识学术化、教学抽象化及评价失真等问题[7]。其三,硬件设备的缺位,这对于偏重实践性的职教师资的培养是有困难的。大部分职教准教师面临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失衡的情况,对于职教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无法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

(二)教师职后培训待持续

很多职业院校不重视入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存在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职教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很多教师入职后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直接采用本科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职业院校的教学,教学效果差、质量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缺乏创新,很少具备“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该丰富教师的培训方式,强化“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具备终生学习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使教师通过继续学习和职后培训不断与时俱进地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教法,推动“工匠型”教师的形成。

(三)教师职业认同待提高

首先,一些青年教师没有真正了解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不理解职业的特点、价值以及意义,教师的职业信念感缺乏,这与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生源以及学生管理的压力具有相关关系。其次,很多教师形成思维定式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如普通教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教师,内心的满意度降低,导致投身学科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下降,对于成为“工匠型”教师的追求也随之降低。最后,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并没有很好地突出职教特色,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培训时,将其认为是“形式主义”培训中的一种,导致他们并没有全身心投入,使培训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四)教师匠心文化待浓厚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也较易受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里那些秉持严谨态度的工作者对具备“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此种环境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一步促使自身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不仅要依赖于职业院校制定的培训计划,更要依赖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但如今的职业院校虽然硬件环境较为优越,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硬件与软件的投入比例失衡,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工匠型”职教教师的培养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时间还较短,许多学校还未将这一理念完全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每所学校的校训都代表着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起到灵魂统摄作用,如果每所院校都能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嵌入其中,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五)教师福利保障待提升

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获得报酬,因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薪资福利的影响。除了基本工资外,公积金和社会保障也是教师工资和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许多职教教师的工资福利却增长缓慢。教师的薪酬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一致,相当于教师收入减少,这使教师生活压力倍增。同时,职业院校关于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培训计划不完善且没有健全的体制,学校制度不成熟,物质保障缺乏,这都不能有效激励职教教师积极主动地向“工匠型”教师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加努力地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报酬,所以缺少积极参与的动力,也不会潜心致力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更不会潜心于学术研究、专业技能探究,教师缺乏继续学习与积极参与的动力,无法以最大的热情投身于职教教学和科研工作。

(六)教师激励评价待健全

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创新意识的激发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学校的激励评价机制。学校要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工匠精神”缺失等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结果探讨改进对策。学校要通过激励制度来帮助教师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但我国职业院校的考评激励制度不健全,考核标准形式单一且缺乏科学性,结果反馈不合理,无法有效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情况。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更多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获奖情况,对教师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工匠型”职业素养的考核缺失,导致许多老师将重心放在搞科研、拿荣誉等“面子”工程上,从而导致他们逐渐忘记初心,逐渐失去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变得愈加浮躁和世俗。

三、“工匠型”职教教师的培养路径

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发展备受世界瞩目,他们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自己国家社会经济的贡献影响深远,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对“工匠型”教师培养的重视。我国“工匠型”职教教师的培养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同时也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特此提出以下培养路径。

(一)加强职前培养

第一,要加大在普通高中的宣传,让莘莘学子充分认识并认同这一专业,招录优质生源。第二,校域间联盟。如果培养单位有资金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学校之间合作共赢的方式,将经费整合,分区域置办共享化的设备资源。设备的使用、教學及维护由教师轮流负责,学生可就近选择共享化资源,这样也能够促进不同院校的学生交流以及各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第三,院校要针对课程结构的失衡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问题来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建构课程知识,把握专业核心课、淡化无关课程,要使职前教师熟练掌握教育类知识并结合专业课程进行实践训练。使两者能够真正融合。总之,完善职前教育,加强对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规范入职教育,使毕业生的角色能够顺利地转换为教师角色。严把教师入职第一关,发展继续教育,通过相关政策要求,保证职教教师学习的终身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二)强化职后培训

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促进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后培养。第一,使职后培训制度化。学校建立制度促进职教教师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满足社会的生产发展需要,学校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推陈出新,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向“工匠型”教师转变,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培训制度化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巩固职教教师地位具有显著作用。第二,采取多样化的职后进修培训方式。美国的进修培训方式是最具有弹性和多元化的,包括去学校、参加研讨会、参与专业杂志工作进行进修等;日本的包括去校内、校外和海外等参与进修;澳大利亚是在学校或企业进行进修,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进修方式多种多样。我国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如在寒暑假的时候安排一部分教师前往暑期学校,一部分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及兼职,同时,学校要安排教师研讨会、技术培训等讲座贯穿职后教育的整个过程。第三,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分别给专业教师、普通教师、新青年教师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学校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向“工匠型”教师发展[8]。

(三)增强职业认同

学校要真正落实“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措施,使教师真正认同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同程度,对培养“工匠型”教师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学校要使教师真正做到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唯有如此,才会对教师的个体特征和主观能动发挥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向“工匠型”教师转变。第一,职业院校要营造有利于职教教师健康发展的氛围环境。相关部门要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能够感受到自己被社会、学生、父母所尊重,增强满意感,提高职业认同感。第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也就是人格教育的力量。利用那些成功的“工匠型”教师案例,来促进职教教师反思自身,以他们为标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第三,关注教师的心理技能培训。学校除了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之外,还要加强心理技能的相关培训,鼓励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身、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定位,不断修正、完善。学校也要关注教师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强教师的效能感,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打造工匠文化

要想使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和校园的宣传。在良好氛围下,学生会为学到这种精神而感到满足,教师会为承担这份教育工作、传承这种精神而感到骄傲。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对职业学校的师生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理念的落地。第一,职业院校应该在校园中加大宣传。比如在教学楼楼道、教室、宿舍、校内公共场所等地方张贴知名工匠画像、经典名言等,在校园内建造名人雕塑文化长廊,营造“工匠精神”的实体校园。第二,在线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善于利用院校官网、教师微信平台、QQ群等多媒体手段。第三,不定期举办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工匠型”教师、“工匠型”学生的评比活动,以激励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第四,可以通过师徒制的方式,“工匠型”的资深教师指导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职业素养等。

(五)提供物质保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生理需求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如果生理需求满足不了,高层次需求便无从谈起。因此,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教师潜心于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党和国家出台过相关政策要求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法律上确定教师的地位,提高中小学教师物质待遇水平。同时也应该适当调整职业院校教师的薪金,制定更为完善的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保证教师工资足额下发,并可以向一线的“工匠型”教师倾斜,逐步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保障教师的良好生活水平。学校要落实政策要求,使教师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同时,学校也要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创建优良的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办公条件,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优质的实训基地。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实行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比如,准备每个节日的问候与礼品、给予教师及其家庭更多的关心等等,让教师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学校在物质保障方面的努力,稳定教师队伍,留住本校优秀教师人才。

(六)健全激励机制

学校应以教师专业对应的工匠型岗位需求为基础,不断完善“工匠型”教师的考核机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考核指标,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监督,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规范性。根据考核的最终结果,分析各个指标,使教师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期反馈、弥补不足。将定期考核与动态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学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师的进步发展。如,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工匠型教师选拔标准》《工匠型教师培养细则》等制度,评选“工匠型”教师,设立“工匠型”班级奖、专业课程评比优秀奖等。学校也应该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方面给教师提供支持,保证科研经费充足,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使本校教师潜心学术,也可“筑巢引凤”,吸引校外的优秀教师前来加盟[9]。

(七)优化校企合作

实践性一直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问题作过多次重要论述,指出党之所以能够经得住考验和磨难,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深刻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就是实践性。教师对于“工匠精神”汲取不仅要靠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也要从优秀企业文化中汲取营养。教师在与实习基地的企业合作中,要主动挖掘、探索、汲取每个优质企业的独特个性文化和普遍职业规范。职业院校引进的合作企业要经过学校教師的实地考察,引进的企业应拥有具备“工匠精神”的员工,能生产出具有匠心的产品,整个企业应具备“工匠型”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应安排具备这种精神的师傅引导教师、指导教师,使他们敬业、乐业,将严谨的工作作风铭记于心。学校应和优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安排教师定期去企业实践,及时了解当代社会技术技能的发展,运用智能大数据,思索匠心的保持。也可以聘请企业中有影响力的人员担任院系的特约实践教师,以亲身经验传授给全体师生,更好地了解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更好地对老师的教学作出调整,让“工匠型”精神更好地践行,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促进“工匠型”教师的培养。

(八)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在终身学习上,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为人师表,所以要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要有师德、有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人工智能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紧跟社会步伐,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职教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举办的有关“工匠精神”的培训,并且主动探究、剖析其中的精神品质,不断升华自身。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和教学技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着培育国家栋梁的重任,潜心育人。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用“终身学习”理念促进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教教师不但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还要培养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灵魂在于“匠心”,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职教教师应把“工匠精神”的内涵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匠心”,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形成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跃刚,石伟平. 美国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对接”机制及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3):48-52.

[2] 刘春玲. 新时代工科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9):72-74.

[3] 李妙娟.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型”师资培养困境与路径选择[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0):93-95.

[4] 林克松,熊晴,杨磊. 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4):1-7.

[5] 邓宏宝. “工匠精神”:职教名师必备素养与成长动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10-13.

[6] 张碧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 职教通讯,2018(17):74-79.

[7] 杨丽波. 职教教师职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J]. 职教通讯,2017(01):74-76.

[8] 徐英俊. 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J]. 职教论坛,2010(09):89-91.

[9] 孙保平,王庆飞. 对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 安阳大学学报,2003(04):111-114.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提升路径工匠精神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