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片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9-19 10:35张乐青
系统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洛尔美托心绞痛

张乐青

阳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聊城 252300

冠心病在临床中属于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稳定性心绞痛是其常见症状,主要是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因心肌负荷增加致使心肌暂时性缺氧、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作频度、程度及诱发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未变化[1]。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外科激光血运重建手术、脊髓电刺激及药物等发展,对心绞痛患者治疗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 临床多采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及他汀类调脂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但因药物治疗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导致治疗效果出现局限性。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美托洛尔、曲美他嗪片等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美托洛尔药物属于β 受体阻滞剂, 曲美他嗪片是心肌细胞保护代谢性药物,可减轻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助于心功能的提升[2]。因单一药物效果受限,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心绞痛症状,因此,该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收治的100 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55~73 岁,平均(65.15±6.21)岁;病程1~5年,平均(3.22±1.53)年。 观察组男27 例,女23例;年龄57~78 岁,平均(67.52±4.21)岁;病程2~10年,平均(6.12±3.3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0 d 内均未采取治疗;30 d 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 次;均知晓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高血压患者; 心律失常患者;6 个月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分泌系统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对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片(国药准字H13022503),1 片/次,0.5 mg/片;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稳压及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25~50 mg/次,2~3 次/d;曲美他嗪片(国药准字H20055465),1 片/次,3 次/d,饮食期间服用。 两组均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对患者活动受限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度实施评定,总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时间。 ③对比两组血清活性氧物质(ROS)和心肌营养素-1 (CT-1)水平。 ④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为有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例数/总例数×100.00%[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Q 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活动受限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及疾病认知度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Q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Q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活动受限度 心绞痛发作 心绞痛稳定状态 疾病认知度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49.76±5.65 58.16±6.51 6.891<0.001 14.18±1.84 19.05±2.13 12.234<0.001 10.69±1.24 15.34±1.77 15.214<0.001 12.42±1.58 16.54±1.98 11.501<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组别发作次数(次/周)治疗前 治疗后每次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12.98±1.50 12.92±1.54 0.197 0.844 6.05±0.63 4.03±0.45 18.449<0.001 7.69±0.81 7.82±0.86 0.778 0.438 5.19±0.54 4.03±0.42 11.990<0.001

2.3 两组患者ROS、CT-1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ROS、CT-1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S、CT-1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ROS、CT-1 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ROS、CT-1 水平比较(±s)

组别ROS(U/mL)治疗前 治疗后CT-1(p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 值P 值765.06±78.91 764.99±79.01 0.004 0.996 645.76±66.02 550.02±56.97 7.763<0.001 81.07±8.79 81.12±8.61 0.029 0.977 55.02±6.07 42.52±4.96 11.276<0.001

2.4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若血管痉挛及斑块脱落极易导致血流受阻,引发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及缺氧,致使心绞痛的发生[5-6]。 心绞痛是心前区部位出现疼痛, 目前临床中常见心绞痛主要是稳定性心绞痛,是指长时间病情稳定,出现疼痛症状、发生频率及病情缓解方式等相对固定。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病机制主要是抗氧化或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导致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氧化应激与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损伤动脉血管壁,致使临床症状加重。 根据心绞痛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级别:Ⅰ级:适当体力活动无明显疼痛症状,若持续用力极易诱发疼痛症状;Ⅱ级:日常体力活动会诱发疼痛症状;Ⅲ级:患者日常活动后疼痛症状明显,做轻微体力活动便会诱发疼痛症状;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可诱发疼痛症状。 在人体细胞内,反映氧化反应情况的重要指标为ROS, 当心绞痛发病期间, 机体中的ROS 增多,使心肌组织损伤加重[7-9]。CT-1 是导致心肌肥厚的因子,对于心绞痛患者,之所以出现疼痛症状,与CT-1 因子过度表达相关。 Periostin 是人体中一种可溶性分泌型粘附蛋白,若机体出现心肌缺血,会增加Periostin 含量,同时心功能障碍出现正相关,所以降低患者Periostin 水平对心功能起到有效改善效果。由于患者体内ROS 被激活, 通过间接信号通路能促进体内Periostin、CT-1 释放异常增多。

美托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1 阻滞剂类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滞心肌细胞β1 受体以降低体内儿茶酚胺含量,降低心脏负担,使心肌细胞耗氧量有效改善,以确保心功能得到改善[10]。 美托洛尔药物在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疾病时,可使心率减缓,改善心律失常,降低心绞痛症状,确保心肌细胞代谢有效改善。 曲美他嗪药物可抑制游离的脂肪酸代谢, 降低脂肪酸代谢量,以此在冠状动脉产生病理学改变, 致使心肌供养受限时,明显提高以葡萄糖代谢为主的氧利用度,使高能磷酸键生成量增多,确保心肌缺血状态缓解,从而有效维持心肌存活与心脏生理功能[11-13]。 该药物可减少游离脂肪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 量, 增强葡萄糖氧化,同时有效保护代谢性心肌细胞,使血管阻止水平显著降低,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与周围循环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的能力与心肌能量产生,显著改善心肌氧工序平衡。曲美他嗪药物主要是保护细胞在缺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阻止细胞内ATP 水平降低,确保离子泵正常功能与透膜钠-钾流的正常运转, 稳定细胞内环境, 以此对冠状动脉循环与扩张功能有效改善,可改善缺血性ST 段下移,降低心脏缺血负荷,改善心绞痛症状。 曲美他嗪药物可使患者缺血程度得到缓解,缩小心肌梗死及缺血面积,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与动脉血管扩张,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与次数[14-15]。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活动受限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状态及疾病认知度等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ROS、CT-1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 这与李铁等[16]在相关研究中得出,加用曲美他嗪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65.0%(P<0.05),与该文所得结论相近,表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药物治疗, 疗效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疾病认知度,改善ROS、CT-1 水平。 主要是因两种药物联合能够改善心绞痛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减少硝酸甘油使用次数。

综上所述,将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药物联合应用到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ROS、CT-1 水平,减少发作次数与发作时间,提升心绞痛稳定状态及疾病认知度, 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价值高。

猜你喜欢
洛尔美托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