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的效果

2021-09-21 06:33李淑华王秀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心内科考核成绩互动式

李淑华,王秀清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心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 收治患者大多病情危重、紧急、风险高,临床护理难度较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加强心内科护生的护理教学尤为必要[1]。 临床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护生今后实践操作水平与工作能力,由于护生个体学习能力以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以往讲述式带教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护生学习需求。伴随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互动式教学逐渐完善、发展,在多项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已成为现阶段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声音、动画、文本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通过对教学的改革,显著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能够保证护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为其提供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对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显著意义[2]。 该研究选取于该院心内科实习(2018 年11 月—2020 年9 月间)的62 名护生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62 名分析对象为在该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 入选对象根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均分为两组。 对比组(n=31)中女性30 名,男性1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2.81±1.16)岁。分析组(n=31)中女性29 名,男性2 名;年龄20~25 岁,平均(22.69±1.47)岁。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进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护生予以常规教学:入科后为护生进行科室介绍(包括科室环境、物品摆放、工作职责、实习任务等),待护生了解科室后,按照实习大纲完成相关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计划为护生进行案例讲解与专科操作,根据病房病例实际情况带领护生进行查房,教会护生相关查房知识,包括体格检查、沟通技巧、病历书写等,亲自为护生进行示教,指导护生进行操作练习,对于理解能力相对不佳护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等。

分析组护生在对比组基础上予以多媒体互动式教学:(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计划,准备心内科典型案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制作课件与多媒体文档,授课前向护生提出一些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引导护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便于护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相关授课内容,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与护生共同讨论问题,通过亲自示范、有效互动等,加深护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将实习大纲作为依据,为护生讲解主动脉瘤、单心房等心脏内科相关知识,讲述过程中将部分罕见病例通过图片等形式为护生进行播放,便于其掌握与理解,同时通过视频方式将复杂仪器操作方法与风险较大的操作步骤等呈现给护生,促进护生快速掌握相关操作,便于教师亲自示范,能够引导护生自主学习,根据护生实际掌握情况可选择性为护生反复放映重难点知识,加深护生记忆。 保证护生操作过程完全根据教师操作执行,便于护生接受和理解。(3)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合理选择典型病例,结合典型案例和具体护理操作方式,由浅入深为护生进行知识讲解,加强互动与交流。 每节课预留教师与护生沟通交流时间。 引导护生主动学习,帮助护生理解重难点知识,通过情景互动等形式指导护生分小组模拟演练真实情景,促进护生实际感受所面临的情况,根据患者临床特点表现,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4)实施与反馈。①教学反馈:听取护生反馈的建议,及时改进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将重难点知识拷贝给学生,便于学生随时学习,随时观看,加深护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同时便于向教师提问。 ②电子化教案管理:应用模板、文字排版、教案格式等要求统一,授课前30 d 将电子档案交至教研室,详细检查文章与演示文稿等,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修改核对后重新交至审阅,在批准完毕后,将其录入电子系统,根据教学大纲为不同授课对象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同时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引入针对性案例。③查房护理:通过带教查房,及时指出护生错误操作与不足之处,在鼓励基础上指导护生需巩固的重点知识,告知护生重点强化的理论学习知识内容,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5)授课前根据提问接下来所学问题与知识点,让护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听讲,随后开展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协助护生共同解决问题,促进护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讲解并分析实际操作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同时鼓励护生根据教师传授内容进行操作练习,提高护生动手能力,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呈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典型案例,讲解急救护理配合要点,引导护生通过自由讨论形式制定护理方案,教师根据护生所制定出的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分析与总结,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予以纠正,及时了解护生知识掌握程度。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考核成绩、综合素质、教学满意度。

①为护生开展理论知识、相关操作考核,实施百分制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护生考核成绩越好。

②综合素质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知识掌握度,各项分值范围均为1~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生综合素质越强。

③为护生发放该院自制满意度问卷,信效度为0.85,评价护生对护理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生沟通,各项分值0~25 分,总评分100 分,调查结果主要体现为非常满意(分值>80 分)、一般满意(得分50~80 分)、不满意(<50 分),总满意率通过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进行综合计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

分析组护生理论知识、相关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比组,数据经检验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理论知识 相关操作分析组(n=31)对比组(n=31)t 值P 值78.48±5.16 62.23±6.27 11.142<0.001 79.56±4.59 62.37±4.48 14.922<0.001

2.2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对比

分析组护生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知识掌握度分析组(n=31)对比组(n=31)t 值P 值95.72±2.36 91.58±3.57 5.386<0.001 94.28±2.37 90.65±3.48 4.800<0.001 94.19±2.42 90.35±3.58 4.947<0.001 93.32±2.39 89.85±3.56 4.505<0.001

2.3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分析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心内科是医院内重要科室,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心内科护理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要求心内科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与专业技能。 由于心内科护理教学的特殊性,与传统医疗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超过半数的医院均存在轻视护理、重视医疗等不良理念,导致多数护理实习生由于教学方式选取不当而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导致护生身心承受较大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生实习主动性、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 在心内科护理实习过程中,教学效果会对护生综合素质水平造成直接影响[3]。 临床以往的常规护理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护生的理论教学以及专科护理技能,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等形式开展教学,虽能够提高护生操作技能水平,但综合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提高护生解决问题及应急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因此,为护生开展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尤为必要[4]。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整理出病历资料,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教学内容,能够显著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促进护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根据教师要求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促进护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理解,保证护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水平[5]。多媒体互动式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发挥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作用,让护生通过相关知识信息的处理并获取产生真实感和亲切感,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效果;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如在抽象讲解心律失常知识点时,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心脏解剖图像绘制出来,充分将传导方式、分型情况等展示出来,同时配合动画与声音能够发散护生思维,加深护生记忆与理解,进一步提高护生教学质量水平。 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技术能够激发护生学习热情促进护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营造出较为活跃的教学氛围,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水平[6]。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主动性、积极性。 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学效果,如在教学3 周后,大部分护生均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分辨出轻重缓急,在心内科收入危重患者时,能够配合带教老师予静脉通道建立、心电监护、吸氧等初步处理,同时配合医师进行紧急处置。 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护生积极参与,能够使护生更加发动主观思维,有效培养护生动手能力,进一步促进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发挥护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护生团队精神,有效激发护生完成任务、处理事务的能力,在分析病例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并提高护生语言表达能力、 独立操作实践能力等,有效培养护生配合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临床思维。

该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组护生理论知识、相关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比组(P<0.05)。 提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护生实习考核成绩。 分析原因可知, 教师根据心内科护理具体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能够合理处理多媒体互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促进师生沟通交流,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影响护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且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能够节省大量板书、绘图时间,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控制教学节奏与教学进度,适当给予护生思考和消化时间,根据护生实际反映情况,能够以生动的语言、手势、表情,强化与护生的交流,提供活跃的教学氛围,及时掌握并解决教学问题,避免护生出现视觉疲劳、大脑疲劳情况,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水平,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及相关操作考核成绩[7]。 分析组护生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知识掌握度均高于对比组(P<0.05)。 提示心内科护生接受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 分析原因可知,以往心内科护理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主要以技术操作为中心, 这种教学方式会限制护生的灵活性、积极性、主动性。 而为护生开展多媒体互动教学能够保证护生积极参与,更好地开阔思维,培养护生动手能力,保证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到临床实践中,发挥出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培养护生团队精神,提高护生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护生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8]。 分析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提示心内科护生开展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分析原因可知,受到以往轻护理、重医疗等传统观念影响,护生需面对舆论、社会压力,导致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显著降低,开展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通过多媒体随时调用不同的病例资料,通过多媒体突出的重现力、表现力,将有关声音、动画、图片、图像等加入其中,使护生通过分组演练、多媒体或直接参与到讨论与训练中,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促进护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理解较为有利, 能够有效促进师生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9-10]。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护生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知识掌握度,提高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心内科考核成绩互动式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