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PDCA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22 02:47何白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烧伤科带教考核成绩

何白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湖南郴州 423000

烧伤科所接诊患者患病情况相比其他科室具有一定特殊性,且患者患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性,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及临床护理操作技巧是维护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临床护理实习生教育具有较高实施必要性[1]。临床带教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经验,培养其护理工作认知能力及工作技巧,以往烧伤科护理带教多采用传统带教教学方式对实习护生进行教学,虽然具有一定教学实施效果,但存在较多弊端及不足,无法有效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对实习护生学习状态及临床护理专业性存在较大影响[2]。PDCA教学法是以PDCA管理方式为基础所建立的教学体系,通过对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知识点讲解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管理和规划,能够有效提高烧伤科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及实习护生课程学习情况,在临床带教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及完善性,教学效果良好[3-4]。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该院烧伤科120名护理实习生选定为研究对象,该文就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PDCA的应用价值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烧伤科护理实习生120名选定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带教教学方法设立常规组和观察组,随机均分实习护生至两组当中,常规组分配实习护生60名,组中男性4名,女性56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1.04±0.9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学历37名,本科学历23名。观察组分配实习护生60名,组中男性3名;女性57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01±0.49)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学历32名,本科学历28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习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临床带教:实习护生进入烧伤科后,由带教教师带领实习生对科室人员、部门、工作环境等进行充分了解,着重宣讲科室规章制度,普及科室工作内容,提高实习护生对科室护理工作熟识度,临床带教教学分别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和临床实践方式开展教学,课堂讲解理论课程知识点,临床实践讲解、传授护理工作经验,由带教教师做操作释放,实习护生对操作进行临摹,以此增强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技巧掌握水平,以此完成烧伤科临床带教教学工作。

观察组实习护生采用PDCA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详细方法如下。

①带教培训:为使PDCA教学法在烧伤科临床带教教学中能够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在教学开展前,组织临床带教教师对PDCA教学法进行系统化学习,详细了解PDCA教学法实施方法及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技巧,提高带教教师对PDCA教学法掌握水平,培训结束后,对带教教师实施考核,考核通过带教教师方可进入临床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教学,以此保障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促进PDCA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能够得到充分应用。

②教学方案拟定:教学前,对以入科室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技能及在校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摸底考试,以此了解实习护生个人水平,根据考试结果,详细拟定护理带教教学方案,综合考量课程知识点难易程度,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趣味性,增进对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及创造性思维引导,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时长,以此促进实习护生能够对带教课程做到有效学习,提高实习护生课程知识点掌握效率。

③科室资源、信息整合:在教学方案拟定中,充分应用科室中临床实际案例,分化课程中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降低实习护生课程学习难度,在案例选择上,选择具有代表性案例,详细采集患者基础信息及病程信息,以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实习护生对案例产生正确认识,促进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做深入性思考,从而使实习护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可以对课程知识点做到合理、准确应用,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

④带教教学: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带教教学中,带教教师可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进行充分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带领实习护生进入临床科室进行实践操作,是实习护生能够及时对带教课程内容做实践和应用,提高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同时培养实习护生护理认知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其护理专业性。在实践过程中,带教教师需严格管理实习护生操作实施方法,讲解并说明各项操作实施意义及作用,激发实习护生应变能力,提高实习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实习护生累计临床护理经验,丰富实习护生眼界。

⑤问题整理求证: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了解实习护生近阶段学习情况,综合考量分析临床带教教学中所遇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调查问卷,系统性整理问题成因,并制订相应解决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总结带教过程中优点,借助方案及制度对教学问题进行处理,以此提高临床带教教学实施效果,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案执行可行性。

⑥教学方案调整:根据临床教学实际情况,定时调整并完善教学方案,细化方案中所拟定内容细节,详细分化课程知识点内容,从实际出发,预估带教教学方案对实习护生教学实施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方案完善程度及实习护生对方案接受度,以此促进带教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开展,激发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带教教学后,对两组实习护生开展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考核后统计组间实习护生成绩并比较。

统计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优良率,以考核成绩≥85分为优秀,考核成绩≥65分,<85分为良好,考核成绩≥60分,<65分为及格,考核成绩<60分为不及格,统计各项实习护生人数,计算组间优良率,优良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单组总人数×100.00%。

自拟调查问卷,由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进行不记名填写,分别设立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不满意等项,填写完成后回收统计,计算组间带教教学满意度。

自拟评估量表,教学后对组间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知识应用、临床操作专业性、护理职能认知等方面进行测试评估,总分50分,得分高低与临床带教教学效果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PDCA的应用价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对比

将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进行统计,经比较,观察组实习护生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考核成绩 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常规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78.42±5.14 90.25±2.33 16.237<0.001 72.36±3.83 89.71±4.07 24.047<0.001

2.2 组间考核成绩优良率比较

经数据统计比较,观察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考核成绩优良率比较[n(%)]

2.3 组间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比较

带教教学后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教学满意度比较[n(%)]

2.4 组间临床带教教学效果比较

经测试评估,观察组实习护生经临床带教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教学效果比较[(±s),分]

表4 两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后教学效果比较[(±s),分]

组别常规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自主学习能力20.31±4.36 35.96±2.63 23.808<0.001发现问题17.27±3.58 32.11±3.89 21.744<0.001解决问题19.44±2.45 30.05±4.18 16.962<0.001理论知识应用22.50±2.93 37.85±3.67 25.319<0.001临床操作专业性 护理职能认知18.53±3.75 34.29±2.16 28.209<0.001 20.69±2.48 34.54±3.56 24.727<0.001

3 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致力于提升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个人机体状态、缓解患者疾病症状反应,以此保障临床诊疗、救治工作有效开展及实施质量,对患者疾病康复能够起到显著促进作用[5]。护理人员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执行者,肩负着维护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责任。因此,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开展护理带教,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性、规范性教育,锻炼并培训其护理操作专业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在临床中实施效果,以此使临床疾病诊疗开展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具有显著实施意义及开展价值[6]。

传统教学方式在临床带教教学中较为常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设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可以使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以此提高实习护生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专业性[7]。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是以带教教师为课堂主体,实习护生只能被动接受课程教学,因此对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作用较弱,由此造成实习护生在授课过程中参与性不高,带教课程掌握较薄弱,从而影响教学质量[8]。此外,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实习护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及引导,多是以教学大纲为中心所实施的临床带教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状态等方面均会出现明显消极状态,由此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氛围沉闷等情况,从而使实习护生职业认知水平、护理服务意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实习护生未来就业存在较大干扰性,降低临床护理带教教学实施意义及其作用。

随着教育领域对临床带教教学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能够有效提高带教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于教学当中,取代传统教学方式。PDCA教学法的建立是以PDCA循环管理方式为理论依据,在带教教学前、中、后,分别对课程内容进行计划、执行、查验、调整,以此使带教教学更具系统化及规范性,有效划分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的同时,带教教师也能够根据课程进展充分了解到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中相关细节,改进授课方式,促进课程知识点、难点能够得到有效且全面的讲解和传授,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实习护生对课程内容理解能力,增强教学方案在带教过程中可行性,因此在临床带教教学中具有显著实施效果[9-13]。采用PDCA教学法对烧伤科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带教教师开展培训、拟定教学方案、整合科室资源信息、问题整理求证、调整教学方案等方式,能够使烧伤科临床护理带教教学实施效果及实习护生学习情况、课程内容掌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增强实习护生临床应变能力及护理专业性。在教学期间,定期对实习护生学习情况开展考核、调查实习护生对教师授课满意度,可以使教师充分掌握实习护生教学方式接受程度及授课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不足,及时对教学计划、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提高实习护生良好受教育感受,增强其教学过程中参与积极性及学习积极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氛围,从而使实习护生抱有更好的学习积极性,除对实习护生专业水平、护理技巧、学习积极性、学习状态、理论知识应用等方面可以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外,提高授课质量,以此改进教学实施方法,从而达到临床带教教学实施目的,在临床教学中实施效果良好,可见明显教学开展意义及临床带教应用价值[14-15]。

该次研究证实,PDCA教学法在烧伤科护理教学中具有显著教学实施效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经PDCA教学法带教后,理论、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及考核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P<0.05);对两组带教教学后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测试评估两组带教教学实施效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各项测试评估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实习护生(P<0.05),由此可见,采用PDCA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教学方式,存在明显教学优势[16-19]。

综上所述,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采用PDCA教学法进行教学,应用价值较高,教学实施效果良好,显著增强科室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及实习护生良好受教育体验度,间接促进实习护生未来就业及发展,可见较高临床带教教学实施意义。

猜你喜欢
烧伤科带教考核成绩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优质护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PDCA循环法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烧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方式及价值评估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在烧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