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学生高阶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1-09-22 01:43王芳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王芳娟

摘  要:小学语文高阶阅读是提升學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聚焦组织结构和故事情节,优化阅读问题设计和语文要素指导,开发主题建构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高阶阅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阶思维;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高阶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能在阅读学习时对文本信息进行系统的解构,能对文本的主题思想进行判断和评价,可以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形成相对清晰、直观的认识。小学语文高阶阅读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以批判的眼光探究问题,从阅读文本中获得关键信息,能有效挖掘隐性知识点,并且能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度阅读。我们可以将小学语文高阶阅读能力系统地归纳为文本的分析与整合能力、知识的迁移与创造能力、思想的批判与评价能力。下面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案例,从高阶阅读教学角度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聚焦组织结构分析,优化阅读问题设计

文本的组织结构是阅读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聚焦文本组织结构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组织结构开展教学活动,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整体意识,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另外,结构化问题的设计,也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组织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开放化的提问、同类型的提问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问题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聚焦课文的组织结构,通过设计开放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让学生能把握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故事,分析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提出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在类似问题引导的作用下,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聚焦故事情节梳理,优化语文要素指导

高阶思维阅读教学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只有认识到高阶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高阶思维实施合理化的训练,使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契合《标准》的要求。

1. 洞悉文本语言,把握语义关联

在开展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字和词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文本,并系统地挖掘文段的主要思想。在组织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强化学生感性认知的角度组织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同时,重视课文的主要细节,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能结合文本的语言形式和语义的关联,系统地解析故事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促进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思考,指导学生感受语义的关联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然后结合关键细节,如“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等,与学生共同分析故事内容,从“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解析海力布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并结合故事情节和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海力布的性格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小组内交流海力布做出此选择的原因,并分析课文中海力布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也让学生在对课文语言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自身高阶思维加以培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2. 抓住情感主线,激活学生审美情感

有意识地抓住课文的情感主线进行分析,并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赏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逐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将情感主线的分析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从“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 ‘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的角度阅读课文所表述的内容,感受课文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重点从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角度进行深层次探究。在教学指导环节,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段话,指导学生感受这段话在白描写法背后蕴含的作者自由、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可以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中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展现童年快乐情感的写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想象课文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所描绘的生动景象,在想象空间中感受作者与祖父之间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童年与祖父一起生活的故事,对比课文中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能在激发学生阅读情感的前提下,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3. 确定文本主题,开发主题建构阅读活动

确定文本主题,开发主题建构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高阶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选择合适的文本主题组织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能发挥主题教育的指引作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重点结合文本主题思想进行分析,为学生创设主题建构阅读的条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高效化训练。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共同分析北京春节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对“春节风俗”的了解,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所在地区过春节时都有哪些有趣的、独特的风俗习惯,通过绘制春节风俗调查表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总结课文中涉及的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对家乡春节风俗与北京春节风俗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可以对课文中关于北京春节的描述进行判断,从而提升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取主要阅读信息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高阶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构建新的教学组织体系,促进学生高阶阅读思维的提升,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要将高阶阅读教学作为重点,结合教学改革需求进行系统的分析,有效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刘亚丽.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

[2]吴幼珠. 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2020(21).

[3]吕英姿. 巧借阅读策略推动高阶思维发展: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