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群文阅读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

2021-09-22 01:43毛红丽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策略

毛红丽

摘  要:古诗词是传统文学的典型代表,在文学长河中源远流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摒弃了之前的“默背式”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对古诗词的深度理解和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和感悟式学习。同时,语文教学的“诗意化”,也给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感觉美、意象美、语言美更有益处。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策略

“群文”是指教材中具有相似内容、思想的文章。“群文阅读”则是一种阅读模式和方式,也是当前语文学科中比较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是指在特定学段内,教师对选定议题范围内的多个相似文本进行整理并加以指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群文阅读是新形势下的新体验,有利于将文章进行分类、整合,方便学生阅读。在群文阅读中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主要围绕涉及议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独立的观点和意见,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读与写的融合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一、明确教学意图,精选阅读议题

群文阅读四大要素分别是议题、选文、集体构建、凝聚共识。其中第一要素就是议题选取,这是群文阅读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每个单元都有固定的主题,同样,摘选的古诗词也属于同一议题。但是,对于学生阅读量的要求应该远远大于教材呈现的现实问题,在教授时需要学生按照单元主题,萃取文本议题,广泛的阅读课外作品,丰富知识储备,形成系统的阅读意识。

例如,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先明确教学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刘禹锡如何将洞庭湖美景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出来的。尤其是在无法身临其境感知的情况下,通过学习山水诗歌,神游祖国湖光山色。教师可以从此入手,确定群文閱读的议题为“山水田园诗”,以品味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感受语言艺术美,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展开群文阅读。结合群文阅读的议题,从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和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入手。通过文本分析,领会三首古诗的愁情,并比较愁情之间的差别,以读愁、品愁、比愁、识愁为途径,紧扣“愁”字,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古人万般愁情,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愁”的认识与思考,让学生感知古诗的意境和语言艺术,开展群文阅读。

二、营造课堂氛围,开展集体构建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效能,以形成说、读、写、思全面发展的形态。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中,教师要更加注重释放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汲取古人处世待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优秀的古典文化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选取苏轼的多篇文本,展现苏轼多种风格和体裁的古诗词作品,并且搜集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通过渲染浓郁的文化色彩,呈现多元化的苏轼,让学生产生钻研苏轼多彩人生的浓厚兴趣,进而收到教学一篇、教育一生的效果。整个课堂,教师可以围绕苏轼的一生,铺陈展开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苏轼,其不仅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所造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他的画作、书法更是一流,被誉为“宋四家”之一,他的一生命途多舛,几经贬谪但仍豁达超然,其诗歌始终率性自然,充满乐观的情怀。在开展群文阅读集体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苏轼的作品进行分类,按照爱国诗、咏怀诗、思乡爱情等类别,让学生对照苏轼人生的转折,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对苏轼人生的剖析和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深化教学目标,达成品鉴共识

在群文阅读中,大多是开展文本阅读,选文质量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会给群文阅读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可以将“诵、思、品、写”结合起来,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赏析古诗词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教师在第一时间向学生展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形象,然后通过剖析诗中折柳送别的浓浓情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意象”和“意境”的理解。教师可以将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整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进行感知式教学。在诵读中感受古人离别的心境,从细微处赏析古人寄托哀思的物象,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提取表达离别的“意象”,从而感知古诗词的“意境”,并对此种“意境”所表达的不同人物关系之间的情感进行剖析,形成“意象”类别。

古诗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淀与流露,是生命灵魂不朽的常青树,是文学史上最亮的一颗星,是艺术天地中的一面镜,是个性抒发的真谛。作为传统文化中最早的文学形式,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特殊的魅力,一直洋溢着古朴典雅的灵性风韵。开展群文阅读是提高学生感知古诗词魅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中斌. 中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2019(14).

[2]陈琼花. 借助群文阅读助力古诗词教学[J]. 名师在线,2020(1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古诗词教学策略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猜诗词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