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在普外科“三导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21-09-27 04:46许超丽
循证护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普外科导向护理人员

顾 倩,许超丽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214221

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科逐渐细化,医疗行业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要。持续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有效改善疾病诊疗效果,也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规避医患纠纷[1]。“三导向”人才培养以医学未来发展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是当下医疗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向[2]。核心素养教学强调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加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是现阶段护理人才培养的重点[3]。思维导图培训模式是通过运用图像、词汇线条等将烦琐、难懂的知识层次化、具体化,以突出重点,引导学习者快速学习,是简单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4]。有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法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快速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目前该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各类教学实践中[5]。本研究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训模式应用于普外科“三导向”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2月我院普外科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三导向”人才培养措施为分界线,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常规培养管理的“三导向”护理人才150人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2020年1月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养管理的“三导向”护理人才150人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配合度良好者;②具备一定的基础护理知识。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相关学习方法的经历;②中途加入培训者。两组性别、学历、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两组培训时间均为4周,“三导向”培训内容涵盖[6]:①人文素质教育,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②专业素质培养,着重加强护理人员的执业能力;③身心素质培养,着重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进一步促进医院“三导向”人才的建设。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参照院方规定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基础护理知识采用传统的讲授演示,课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给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操作培训主要跟随带教护士实习,根据其工作内容进行讲解。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行培训[7],具体如下。

1.2.2.1 成立教学小组

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多年护理经验且通过本院临床带教资格考试的护士组成思维导图教学小组,每组由4名护士组成,选取其中1名执教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在培训开始前1个月对其他组员进行培训,包括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及技巧、绘图软件使用、培训目的、时间安排等。安排各组员将普外科培训内容及重点一一列出,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教学内容分配及时间安排,拟定最终执行方案,将最终执行方案发给各学员。

1.2.2.2 人员分配

依照院内人才培养计划名单进行分组教学,教学小组每次安排10名学员进行学习,4名带教老师依次进行教学,培训完成的老师可继续下一组的培训。科室负责人提前将培训计划表发给待培学员,学员根据时间参加培训。

1.2.2.3 课前准备

培训前首先对观察组学员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包括概念、优点、解读技巧等,引导学员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学习。

1.2.2.4 课堂教学

授课老师根据制作的思维导图学习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引导学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新的思维导图,根据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将问题在思维导图的隶属分支中标出,并以导图形式给出解决方案。主题关键词位于中央,依照层次关系找出一级分支,将解决方案作为二级分支发散展开,思考各级分支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次展开。指导学员根据各自喜好增加图片和色彩,形成完整的思维脉络,帮助学员理解记忆。

1.2.2.5 课后复习

根据学习内容及思维导图笔记进行理解式巩固复习,将烦琐的文字转化为图像、符号,再根据对符号标注的理解,组织语言描述各知识点内容。学员间可相互交换学习笔记,借鉴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锻炼多角度学习能力。

1.2.2.6 延伸学习

将思维导图作为学习方法,应用于各种学习环境中,如临床实践操作培训教学时可根据带教老师的讲解整理出清晰的思路,帮助快速记忆。实习过程中将需要注意的内容、护理操作中容易忽略的内容归纳到思维导图的隶属分支中,不断丰富内容,时常巩固记忆,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

1.3 观察指标

1.3.1 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评价量表评估两组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该量表共34个条目,每个条目设5个选项,分别赋值1~5分,总分34~17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主学习能力越强[8]。

1.3.2 思维能力

参照中文版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测量表(CTDI-CV)评估两组思维能力,该量表共7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6级评分法分别赋值1~6分,分别从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70~420分,分值越高表示批判性思维能力越强[9]。

1.3.3 护理核心技能

依据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评估两组护理技能,CIRN量表共31个条目,每个条目设5个选项,分别赋值1~5分,总分31~155分,分别从教学咨询、病情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和科研、领导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越高代表护理核心技能越强[10]。

1.3.4 考试成绩

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各组学员进行外科护理考试测试,评估护理前后学员考试成绩变化[11]。

1.3.5 护理培训满意度

评估两组护理培训满意度,问卷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设定>90分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12],统计两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自主学习能力(见表2)

表2 两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批判性思维能力(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CTDI-CV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护理核心技能(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CIRN评分比较 单位:分

2.4 普外科护理考试成绩(见表5)

表5 两组护士普外科护理考试得分比较 单位:分

2.5 护理培训满意度(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培训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护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疾病治疗中护理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士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医生的助手,更是医生的合作者,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医学的进步[13]。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护理行业将朝着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需注重挖掘护理人员自身的潜能,帮助其了解自身不足,明确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14-15]。“三导向”人才培养着眼于护士未来的发展,注重提高其综合素养而非简单的岗位工作能力,该模式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专业素质和养成身心素质三方面,分别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执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16]。目前“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建设型人才培养中,对未来人才革新、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带教培养模式主要是受教者跟班实习为主,由经验丰富的带教护士在工作的同时进行讲解和示范,受教者根据带教老师的工作内容进行学习,内容较为片面,且没有系统的知识框架作为支撑,理解较为困难,学员面对问题常常难以由点及面地去分析处理,以致出现护理不周、态度不佳等护患纠纷[17]。我院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训模式应用于普外科“三导向”人才培养中,发现观察组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核心技能均显著提升,培训后外科护理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护理培训满意度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训模式对普外科“三导向”人才培训的有效性。核心素养是个人解决复杂问题,提高自身环境适应性的一种综合素质,个人的核心素养是其自我发展、融入社会、胜任工作所必需具有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及工作态度的总称[18]。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岗位基本技能,更着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是“三导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核心是将逻辑思维和象形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图示的形式将关键知识点与主题相关的因素按照主次顺序分层次展开,以增强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快记忆,同时帮助学习者发散思维,提高其创造性[19]。我院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训模式应用于普外科“三导向”人才培养中有以下优势:①教学简单、有趣,简便易学,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挥,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②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关爱社会、自主发展、创新实践,适应医护人员的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医疗体系的主流趋势,我院将核心素养用于普外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中,符合“三导向”人才的标准,有利于医院护理体系的革新。③思维导图模式培训既不同于护理院校流于形式的课堂式教学,也不同于传统的带教培养模式,其将烦琐、无趣的文字通过提炼,抽离出关键信息,将关键知识及与主题词相关的因素分层次一一列举,简单而又极具形象地展现出来,方便快速记忆,节约培训时间的同时也帮助学习者理清了思路,提高了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适合医院这种紧张工作氛围下快速学习提升专业能力。④护理学体系较为庞大,所需学习内容繁杂而又零散,思维导图培训模式是将庞大的知识体系精简成简单的逻辑关系图,学习者“由厚到薄”地学习增加了学习乐趣,减轻了学习负担,同时发散性的思维又使得其不断探索更加具体的内容,思考更系统化的解决方式,这是“由薄到厚”的积累过程。将理论知识完美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了护理人员整体工作技能和社会适应性。

4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导图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效提高我院普外科“三导向”人才的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普外科导向护理人员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