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省属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2021-10-09 11:28杨璐汤烈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

杨璐 汤烈

作者简介:杨璐(1989— ),女,汉族,湖南安乡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会计学会基金项目“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HNKJB01)。

摘 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省属高校预算管理仍然存在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两张皮,决算报表失真;校内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全面;校内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等问题。通过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校内预算调整到部门预算之前编制,增强预算刚性;规范出纳支付流程,避免财政指标串用;完善预算编制规则,提升预算编制信息化水平;提升合同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校内项目滚动支付管理系统;建立高校财务状况指标分析体系,反应高校实际财务状况。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预算管理;高校财务指标分析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运行过程中,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提升,但目前仍存在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两张皮,决算报表失真;校内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全面;校内预算编制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等问题。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编制存在差异;预算忽视对存续性支出的系统管理;预算管理缺乏激励措施;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根据以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高校预算优化策略。

一、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校内预算调整到部门预算之前编制,严格预算调整,强调预算刚性

将校内预算提前到部门预算之前编制的好处在于两点。第一,校内预算编制完(至少支出预算编制完毕)后,部门预算可以根据校内预算的支出总数进行编制,在支出总额上可以基本涵盖校内预算,避免出现预算“两张皮”,同时提高决算的真实性;第二,在校内预算编制支出部分完毕后即可上报学校的校长办公会议进行讨论和审议,校内预算确定后再编制部门预算,鉴于之前领导层已经形成统一意见,故可节省审批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预算编制效率。

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根据工作计划充分考虑到预算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非必须调整的预算项目坚决不予调整,必须调整的项目要严格按相关法规及内控流程调整,强调预算刚性。

(二)规范财政指标使用,合理编制预算项目

各省财政部门应建立国库对接高校账务系统。会计在做账时即可从账务系统链接到国库支付系统,选择对应的指标进行支付,从根源上保证校内预算、账务处理、部门预算项目和指标执行情况的一致性。

若国库对接系统不能马上建立,在国库支付终端较多的高校,可以由会计查询指标下达情况后在凭证上备注或直接告知出纳需使用的指标文号。在国库支付终端较少的高校,可建立财务处支付工作群,出纳每天在群里更新指标使用情况,会计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指标指示支付。

(三)完善预算编制规则,提升预算编制及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高校应出台一个科学、完善的预算编制规则,阐述每一个预算科目的编制依据。其次,在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建议开发对接财政部门预算的校内预算编制系统,以提高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在此系统中,各部门院系及附属单位在校内预算编制界面填报预算数据,同时确定相关的经济分类科目,项目资金来源及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财务在后台校验、审核、分类汇总数据后可直接导出对应财政部门预算的预算支出明细表。这样不仅使预算编制更全面准确,还给后期出纳准确支付,人事成本考核及绩效考核打下基础,做到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有区别,各项支出来源有保障,成本绩效考核有依据。

为更有效地管理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辅助会计核算,各高校应建立项目滚动支付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可由业务部门设立,链接到财务的账务管理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也可由财务直接设置。首先,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各高校的项目管理部门可采购软件,对学校涉及基建、维修、租赁、房屋器械出租等合同进行基础数据录入,并链接到财务的项目滚动支付管理系统和账务管理系统中,会计根据系统每月出的报表做应收应付款。其次,将校内预算中的项目与报财政的部门预算项目对应。再次,应设置项目分类字段,将项目属性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农林牧渔等,根据不同的属性特点设置项目支付期限。如人文社科类项目实施时间较短,可设置为2年期或3年期,而自然科学及基础科学则实施时间较长,可设置为5年期或10年期。支付计划也可根据项目属性设置为直线支付法(平均年限法)、加速支付法或根据各项目组按合同上报的支付计划灵活设置。对于超时项目,系统自动予以资金清零,化解高校“内债”问题的同时倒逼项目推进。

需要指出的是,科研经费由于有一套完整的支出管理办法,且经费来源复杂,专业性较强,交给财务管理有较大难度,建议科研经费由教务处及科研处按具体项目名称控制支出类型及项目明细进度,财务处仅按教务处及科研处上报的当年所需科研经费总额编制校内预算,控制科研經费总进度。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中收到的非同级财政拨款,财务应定时向各业务部门、学院披露新下达的指标及相关文件,及时跟进立项,纳入项目库管理。

(四)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激励措施

政府会计信息如何为政府成本核算、政府绩效评价提供信息支持是改革下一阶段的重点。为杜绝资金闲置和资金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高校应设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措施。由于高校的绩效具有效益难以计量及教育产出迟效、长效的特点,应首先明确高校预算管理的目标,再制定详细的项目绩效评价标准。未来高校预算管理的目标不应再是单纯地追求预算执行进度和非税结转结余,而应该是在追求报表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以绩效为导向,既推动项目工作有序开展,又要提高资金使用率,使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在上文所述滚动支付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高校可结合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首先,由科研部门或相关归口责任部门负责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财务提供如预算执行进度等方面的财务数据支持。支付进度低于当年计划20%的(特别是当年完全没有支付的)需作出书面解释,在校办公会议上说明。其次,财务应加强报账环节核算,严格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或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审核票据,保证流程完整和内控安全,避免出现套取科研经费及财政资金等情况。再次,人事处可参考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等财务指标制定绩效激励办法。如对开展良好的项目进行绩效奖励,或可在学校人事处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加入预算执行情况评分点,以上文所述项目执行情况作为计分依据。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浅析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实务的影响
试论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探讨
乡镇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