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研究(1999-2019年)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10-11 06:34孙晓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聚类道德德育

孙晓明

(长春清润小学,吉林长春130000)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落实基础教育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对中国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与教化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20 年来,国内学者对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逐渐意识到德育课程对儿童成长、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的解读,以量化、定性研究相结合,对1999—2019 年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具体脉络进行探寻,对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热点问题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剖析,以对小学德育课程研究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研究综述。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来源,以高级检索为方式,以“小学德育课程”或者“小学道德与法治”或者“小学思想品德”为检索主题,时间跨度设置为1999—2019 年,共检索文献2042 篇,剔除非正式发表文献287 篇,最终确定样本文献为1755 篇。导出文献题目及内容,通过CiteSpace 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得到可以进行可视化分析的数据。在处理设置过程中,将时间范围(Time Slicing)设置为1999—2019,Node Types 选择机构、关键词及作者,基于以上条件进行样本文献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机构、关键词与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并以此研究态势进行分析。

二、1999—2019年小学德育课程的分布特征

分析1999—2019 年小学德育课程的分布特征主要从核心作者特征、年度分布特征及机构分布特征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年文献发表量、作者合作强度及机构研究深度三个维度来把握小学德育课程发展进度与趋势。从年度分布特征来看,2005 年及2006年文献发表量逐年上升,2006年以后呈现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学术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2018 年到2019 年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其他年文献发表量均比较平稳,2019 年的文献量已达到386 篇。但从近20 年发文数量来看,小学与初高中、大学相比整体文献较少。

在核心作者特征方面主要是选取发文量较多,在某一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作者进行分析。探测核心作者的关联度的同时,对核心作者研究团队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深度判断。运用CiteSpace软件得到作者贡献的知识图谱,节点代表作者的发文量,节点越大则发文越多,连线越粗代表关系越强。图2呈现出聚类,说明相关研究已经初现群体样态,但经过计算,虽初现较高发文量作者,但核心作者群仍未形成。从作者合作关系上看,班建武与檀传宝、章乐与鲁洁、高德胜、夏凌翔与黄希庭有较强的合作关系。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学者有班建武、檀传宝、章乐、高德胜、鲁洁、朱小蔓、冯文全等。除了学术相关研究外,更多的是以学校为依托谈实践路径。

图2 核心作者图谱

发文机构分布特征(见表1)主要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两大学术研究团体呈现。以朱小蔓、檀传宝、班建武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团体主要研究德育课程。从道德观、课程观、学习观、生活观来探讨小学德育课程发展。以冯建军、章乐、李亚娟为代表的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团体主要探讨道德与法治教材,从而对儿童经验、学习生活及儿童立场、传统文化教育展开深入剖析。值得一提的是不乏有湖北省宜都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各个学校等相关机构对相关专题进行研究。

表1 主要作者及机构

三、1999—2019 年小学德育课程研究热点与趋势

针对1755 篇小学德育领域相关文献所产生的数据,利用软件中所提供的技术与算法,考察词频的分布,从而依靠词频的变动趋势来确定前沿进展的态势。

从计量学视角出发,对热点词频进行统计与分析,通常热点词频高来确定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关键词”为节点,自动生成知识聚类。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共得到8 个热点关键词聚类标签(如图3、表2),聚类3作为聚类2的实施方式,聚类5、6、8作为聚类4实施道德教育的内容,故作者选取聚类1、聚类2、聚类4和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高度关注的聚类7进行具体信息的深度分析。

表2 关键词聚类汇总表

图3 关键词聚类

聚类#1 标签为德育课程,包括课程标准、学习过程、儿童生活、价值倾向、社会生活等子聚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和2011 年课程标准的修订打破了原有德育课程与学生思想实际的鸿沟,促进了学生德性成长,让学生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在《纲要》实施和课标修订的基础上,德育课程以回归学生实际生活为核心主题展开实施与关注。鲁洁在本质上清晰阐明“德育课程绝不是传授知识的课程,而是经验课程,应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有专家也认为德育课程式儿童反思自我、整理自己的课程,理应包括整体的社会生活。由此可见,从2001年起,对学生生活的关注与回归是德育课程主导价值取向。

聚类#2 标签为思想品德,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以及思想渗透等子聚类。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重要性。为了落实相关精神与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将公民培养的诉求纳入到新课程的构建之中,并且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的目标写进了课程性质。这一时期“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至德育课程”。2014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中小学增设法治课程。2016 年,德育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文件的颁发与实施使得学术成果更加侧重对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探讨。章乐在学术文章中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要注重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融合关系,如何把握两种教育的融合限度是值得探讨的,通过法律教育做道德精神的渗透,重视法律对道德的改良作用,基于两种教育的作用方式、有效性基础、调节范围的不同,不能机械整合主题,区分好两者之间的层次”。柳小林从学校实践视角,充分挖掘国家、社会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创设了传统节日、历史名人、家乡文化的德育课程体系。结合聚类2 标签,此部分德育课程拓宽了实践资源,更加强调育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需要与发展,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

聚类#4 标签为道德教育,包括价值立场、德育实效、隐性德育、道德素养、教育内容等子聚类。德育本身是具有价值观导向的,鲁洁认为德育要兼具工具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工具性价值在于人与人、社会、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和谐发展,本体性价值则在于满足个体的根本需要,从而我们看出德育是一种价值关系。一方面学校是学生德育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国家层面、教材本身对德育意识形态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个性发展与集体共性、社会公德与合理利己、淡漠生命与尊重自然等德育学术探讨涌现出来。

聚类#7 标签为中小学德育,包括学习主题、一体化、日常行为规范、活动设计、教师发展等子聚类。德育一体化建设是学者、学校实践德育专家特别关注的话题,其中包括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以及德育课程与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体化探索。邹维认为“德育一体化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现有工作中固有的问题而提出的。故在学校德育层面,需将德育课程与德育管理一体化,协调德育师资力量,搭建德育教师培训平台,合理安排德育育人课时,通过活动达到育人目标,最终出台配套的德育评价体系,鼓励更多的老师关注德性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德育层面的育人方式涌现出来,在活动设计及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学生习惯养成方面格外突出。

四、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反思与展望

1999—2019 年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是相关研究者对小学德育课程了解、深化、提升的过程,也是小学德育课程走向未来课程的过程。在社会转型关键期,社会的价值观念不仅重视社会和谐发展,也要凸显实现个人价值。小学德育课程要结合社会转型转变价值观念,更加重视发挥本体性功能,重视人的德性发展。倡导人性化、综合化、生活化的德育,开始成为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结合小学德育课程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小学德育课程在学术和实践领域,进行探索与革新,主要的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导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课程,彰显德育本体性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德育课程已然从关注德育内容转变至关注德育过程的质量,课程发展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实现学生自我的道德建构。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德育课程在尊重儿童人格、儿童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儿童个性成长与发展,即联系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层级阶段、独有特点的生活逻辑,帮助学生形成生活经验,提升认知水平,建立广阔的道德认知空间,引发道德思考与探索,强调儿童将新经验与旧经验的联结,在情境中完成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抒发,构成具有个性的意义世界,以此为生长点激发学生体验的分享,产生交互性作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小学德育课程一直以来注重营造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生活情境,选择贴合儿童生活实际与精神世界的教学方法,强调回归生活世界,强调用真实的样貌组织教学活动,这也使得小学德育课程从知识性、规范性的样态走向价值性、超越性,愈发明晰了德育课程中的生活逻辑。生活逻辑并非等同于儿童生活的简单复制,更不等同于简单逻辑的相加,而是使用生活圈层“同心圆”的轨迹来助力学生成长。因此小学德育课程应走向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引导儿童享受道德生活。

(二)创建开放性与互动式的道德教育方式

小学德育课程作为满足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紧跟时代新步伐,在道德教育方式上要实现两方面转变。一是从单一、封闭的德育向多元、开放、重视个性空间的德育进行转变;二是从刻板的德育向互动、体验、细微式德育进行转变。这种单一封闭的德育,疏离了个体本性,完全脱离了儿童平日所处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儿童个性化成长,这样的德育无法实现对完整人的教育,应使小学德育逐渐形成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创造性的三维互动德育方式。这里所强调的开放的德育是面向生活、社会、生命的开放性德育,同时互动体验德育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协同成长、同理互助的关系,体现了关爱、合作、同理心等关键的道德要素。在开放互动的道德教育方式中,应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练员,通过交往互动实现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层次的眼界与境界,需要把技术层面、知识架构、文化经验整合在一起,通过主体之间的交往来思索与探讨人类社会上的重重困境,通过分享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坚强、果敢、宽容等方面的故事,在反思、共鸣中获得能力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主体自觉。这就要强调教师要以生命实践为中心,真正使道德教育回归日常生活,不再存在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赏析。道德教育方式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的生命实践经验,在共享、反思中加以提炼,从而提升个体发展的延展境界。

(三)建构丰富性与层级性的德育内容体系

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德育内容不断创新,形成有层级、有目标、有代表性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应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融合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内容,加强继承发展与创造性转换,同时引入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在社会发展创新时期,将抗击疫情的忘我精神、以国家发展为本的重德精神、自强不息的磨炼精神融入到德育整体内容体系中;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与我国道德传统巧妙融合,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内容。二是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构建有实际作用、创新的道德教育内容。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把社会上的思想观念、公民道德规范与儿童所要接触到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构成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教育内容。小学德育内容应源于学生身边的实际内容,通过实践、感受、体验实现内心的触动,将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融入其中,发挥着引领、调节、提升的功能。三是增加具有时代、独特事件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新时代的小学德育课程应将时代精神、时代价值观(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劳动意识)加以弘扬与倡导,新的道德伦理也应加以体现。

20 多年来,小学德育课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适应方式与价值导向,集体共性兼具关注个体特性,社会公德与合理利己共存的德育价值观,从关注小学德育课程本身的特点与规律到关注学生的德性成长,这都是不断促使小学德育转向关注学生道德精神世界的构建。在社会转型时期,小学德育课程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与新要求,不断在本体性价值、道德教育方式、德育内容体系以及育人目标方面完善创新,将成为小学德育课程探索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聚类道德德育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