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安全管理

2021-10-12 07:58刘运娇刘润超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生产

刘运娇 刘润超

1.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200;2.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0

引言

信息管理技术作为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同时也是发展“数字机械”需要。在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性方面,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实际,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精确、科学、合理的措施,推动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为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维护修理的重要性分析

1.1 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稳定运行

一般而言,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针对应用的机械设备,危险性比较大,不管是机械设备本身,还是技术人员的操作,都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任务停工,从而为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会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从客观的层面考量,生态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都不是可以用金钱来加以衡量的。所以,对于机械设备应用以及运行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企业必须要加大重视,科学的对设备进行管理,将机械维护修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设备的运行能够时刻处于安全状态,运行可以平稳,从而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

1.2 能够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

经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在机械设备生产工作中,需要同时启动多条生产线路同时工作。在这一条件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机械修理与维护工作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具体表现为:各机械生产企业在运行期间,需要借助机械设备辅助工作。一旦生产线路内某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整条线路的运行质量。机械生产工作将无法按时完成,企业无法及时交货,其经济效益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相关企业重视并认真做好机械设备修理与维护部分工作,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这就要求质检人员合理规划设备质检时间,并按照规划内容对目标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在这一条件下,机械设备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状态,机械生产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1]。为保证上述工作的落实质量,相关质量检测人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严格检查目标设备的质量安全。在质检后,工作人员也应该根据设备的故障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工作人员基于现实情况,合理处理设备质量问题,能够使目标设备的运行质量有所改善。

2 机械的制造

在传统形式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大多是技术人员基于设计原理和现有制造工艺的知识储备,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工作,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需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多次调试工艺参数,过程繁杂,耗时耗力。如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满足当下不断变更的机械设计要求,同时彰显计算机技术对比分析的优势。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将设计和制造工艺数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制造的准确度。借助计算机体系软件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能量化处理设计依据,修正与模拟机械设备,为生产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打下基础。

3 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尤其是在企业的生产和拓展方面,都需要机械设备管理的及时配合和跟进,这也是企业中非常核心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且不论问题大小,都会非常直观地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2]。就传统的工作生产经验和标准而言,当下管理体制不完善已经成为设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首先在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当中,大部分员工基本是参照个人以前的管理经验进行工作,并没有充分地立足现实情况进行思考,这就导致了机械设备管理出现一系列的漏洞和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且不停地积累之后,非常容易在企业生产中导致烈性事故,而且这些损失非常巨大,短时间内无法做出良好的弥补。其次是管理体制的完善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企业领导层会颁布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但没有进行充分的落实。管理体制是机械设备管理的核心,如果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处于体制不完善的状态,那么后续生产工作将会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果,甚至会产生巨大的损失。最后,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日常工作当中,要持续地进行完善,才能适应不同时期的管理需要。

3.2 缺乏必要的设备维护

在目前的机械设备日常使用管理中,很多机械设备的使用都缺乏日常维护以及保养工作的开展,因此,导致其使用效率和寿命大打折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通常要求专人专员处理,细化落实到个人。但现实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存在设备管理盲区,不做台账登记与数据记录而随意使用设备,最终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许多企业中,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眼前的部分企业利益,在生产管理中容易出现一些短期行为,只侧重维护企业的整体产值和长期利益,重机械使用轻生产管理[3]。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为赶进度,片面追求效益,让机械设备持续超负荷运作,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违章操作,使得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过快,在日后使用时还需耗费人力物力对设备进行维修,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4 机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4.1 软件的安全控制

机械管理系统的操作和软件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借助技术手段对重要的数据进行隔离。一是计算机应安装正版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软件需及时升级,杜绝系统的漏洞;二是要结合机械管理的需要制定安全防范策略,安全策略应体现主动安全的思想,考虑被保护主体的实际,另外还要明确具体职责与分工以及应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安全防范策略要具有普遍性,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保护的、防范的,这些是保证机械信息化管理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的基础,对于各种数据的评估要准确,设计适用于机械管理安全风险解决方案。

4.2 机械作业品质的监控

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备作业品质监控工作指的是在完成机械工作之后,借助人工对工作进行检测及质量监测。比如,对漏播率、播种的密度与脱粒效果等展开质量监控,这些都是在机械作业后再开展的抽样检测工作,可以分析机械设备作业品质,但是无法实时监控机械的作业状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不同时刻的机械作业状况能够被实时监测,同时能够借助人工干预或者是自动调节的方式,调整和管理机械,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干预维修。例如,在规模比较大的田块中进行开沟操作时,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确定田块两端的端点,借助GPS技术对拖拉机的方向和路线进行实时调整,从而解决直线开沟的问题。如今,大部分农场借助物联网技术对部分区域的实际作业状况进行了监控,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解决。

4.3 建立完善的企业生产安全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首先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并结合企业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建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企业员工与企业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学习近年来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法规中所允许的和禁止的内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特别是对于一些法律认知程度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来说,其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必要时应当定期进行学习。同时,企业要明确当前企业员工和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在安全制度的建立中,优先考虑员工安全有关的部分,使得企业员工合理合法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在制定具体的安全制度过程中,应当认真听取广大员工的合理意见建议,做到人人参与,确保所制定的安全制度足够科学合理,不忽略每一个细节。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生产安全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动态变化的。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意见反馈体制,及时收集各方面意见,并依据合理的意见对生产安全制度进行灵活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4.4 加大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投入

在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宣传活动会增加制造企业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的资本投入。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工作,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了对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了企业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生产安全,只有运用安全意识,丰富的概念和高度的专业知识,安全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员工才能得心应手。

4.5 细化科学管理工作

在机械管理体系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机械信息与相关操作人员的信息之间逐渐形成网络化程度更高的数据链条,管理部门能够调取并且统计不同区域内机械设备的质量、操作人员变动的情况、检验与审核的情况等,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机械管理工作覆盖范畴得到进一步扩大,部门体系内部工作能够有序地开展,同时办公体系能凸显出部门工作的直观性。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优化,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得到提升,管理人员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从而不断提升机械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

4.6 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虽然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但当下机械设备运行正常与否,以及运行当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目前仍旧需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准能够直接影响机械设备运行的状况,所以,企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培训活动,进而确保企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推动企业的成长。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参与综合性的学习中,让工作人员学习相应的安全操作,了解企业当中的管理体系,提升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化的意识,提升他们综合素养。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安全隐患能够快速解决,从而提升机械设备运行的高效。所以,在具体工作当中,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的机械制造企业发展中,要确保机械制造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推进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信息化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逐渐过渡至机械安全管理信息化,对安全监管传统模式做出有效改变,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简洁明了有序的机械安全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高效管理。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机械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调试机械臂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