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营养管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放疗不良反应及营养水平影响

2021-10-13 04:05熊琦谢玲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肝肾全程营养

熊琦,谢玲

(1.罗山县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河南 信阳 464200;2.罗山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河南 信阳 464200)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占全部肺癌的80%左右[1]。放射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但往往会伴有细胞因子的级联效应现象,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及自身免疫功能,并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2]。因此,临床给予一定营养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全程营养管理是在患者入院接受放化疗全程中提供营养护理服务,以营养需求作为主要目标,制定合理计划,保证充足营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本研究选取罗山县人民医院NSCLC 患者108例,旨在探讨全程营养管理对放疗不良反应及营养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 至2020年12月收治的NSCLC 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0 ~78 岁,平均(63.75±6.27)岁;病理类型:鳞癌37例,腺癌13例,其他4例;临床分期:Ⅱ期11例,Ⅲ期32例,Ⅳ期11例。观察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51 ~79 岁,平均(64.12±6.32)岁;病理类型:鳞癌38例,腺癌13例,其他3例;临床分期:Ⅱ期12例,Ⅲ期31例,Ⅳ期11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中NSCLC 诊断标准[4];卡式评分(KPS)≥70 分;均行放疗治疗,且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肝肾功能较好;骨髓象正常;预计生存期>6 个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治疗期间由于肿瘤扩散而中断治疗者;精神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管理;合并多发肿瘤、远处转移者;合并严重过敏性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营养管理。患者遵医嘱进行用药,并观察身体状态;进行常规健康饮食干预,并根据实际病情、饮食习惯与禁忌、食物过敏史等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保证一定营养状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营养管理。成立营养管理小组,由2 名肿瘤专科护士及1 名营养师组成,放疗全程过程中对进食情况、饮食习惯等进行评估,依据1.5× 静息能量所需总热量规划饮食,其中碳水化合物为50%、脂肪为30%、蛋白质为20%,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营养食谱;并给予谷氨酰胺与精氨酸静脉滴注等免疫营养干预。

两组均于放疗期间进行管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放疗前后营养水平[ 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深圳市雷诺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进行双缩脲法测定。

比较两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T 细胞亚群CD3+、CD4+),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流式细胞仪( 型号:BriCyte E6) 测定。

比较两组管理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放疗前后营养水平比较

放疗前,两组营养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ALB、P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放疗前后营养水平比较(N=54,± s )

表1 两组放疗前后营养水平比较(N=54,± s )

ALB/(g·L-1) PA/(mg·L-1)放疗前 放疗后 放疗前 放疗后组别 观察组 39.43±2.52 39.93±2.60 225.69±22.54 229.21±24.12对照组 38.92±2.48 36.85±2.44 226.23±23.46 205.48±24.63 t 1.060 6.348 0.122 5.058 P 0.292 <0.001 0.903 <0.001

2.2 两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放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s )单位:%

表2 两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s )单位:%

CD3+ CD4+组别 放疗前 放疗后 放疗前 放疗后观察组 63.15±5.21 62.27±5.24 34.27±2.63 34.42±3.21对照组 62.86±5.30 54.74±4.85 33.85±2.71 28.12±2.85 t 0.287 7.750 0.817 10.785 P 0.775 <0.001 0.416 <0.001

2.3 两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障碍等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NSCLC 放疗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严重影响患者食欲,并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中断放疗或降低治疗效果[5]。因此,临床给予必要营养管理,保证良好机体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给予全程营养管理,结果显示放疗后观察组ALB、PA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全程营养管理通过成立营养小组,在营养师及肿瘤专科护士指导下,对放疗全程进行营养干预,按照科学比例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及时补充营养物质,从而改善营养状态,加速病情康复,提高机体ALB、PA 水平[6-7]。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放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营养管理还给予静脉滴注谷氨酰胺与精氨酸,在体内经转换后能增强T 淋巴细胞转换功能,从而升高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目及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增强自身免疫调控作用[8-9]。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NSCLC 放疗能从整体上改善营养状态,并提升免疫功能。另外,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障碍等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全程营养管理通过改善NSCLC 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并提升其自身免疫功能,有助于骨髓造血并发挥肝肾多脏器保护作用,从而明显减少放疗引起的多种毒副反应,提升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10-11]。

综上所述,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NSCLC 放疗能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肝肾全程营养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两腿一分补肝肾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