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经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1-10-13 04:05武志峰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甘草酸谷胱甘肽复方

武志峰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599)

近年人均耗酒量、饮酒人群比例、酒精肝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酒精性肝硬化(AC) 发生率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在5年以上大量饮酒史者,AC 患病率高达1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复方甘草酸苷是临床肝硬化治疗的常规药物,可保护肝细胞膜,修复肝损伤;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氧自由基侵扰造成的肝损伤[2]。AC 阶段肝功能损伤严重,若治疗效果不佳,可导致严重不可逆损害,考虑联合用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AC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AC 患者9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研究组46例,男41例,女5例;年龄31 ~60 岁,平均(45.16±7.01)岁;饮酒史6 ~15年,平均(10.21±2.08)年;Chid-Push分级( 肝功能):A 级15例,B 级31例。对照组45例,男40例,女5例;年龄30 ~59 岁,平均(44.03±6.89)岁;饮酒史6 ~14年,平均(9.75±1.84)年;Chid-Push 分级( 肝功能):A 级16例,B 级29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病史、肝功能、CT 等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诊断为AC;患者无认知障碍,可正常沟通交流;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药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硬化者;急性或重症酒精性肝炎者;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慢性肾脏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全身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肺、肾等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急慢性感染或内分泌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如嘱咐患者戒酒,注意均衡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少食多餐,尽量每日快走20 min 以上,防止肌肉萎缩,避免服用对肝脏损害的药物,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等。

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 国药准字H20067643,规格:20 mL:盐酸半胱氨酸20 mg、甘草酸苷40 mg、甘氨酸400 mg,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 单药治疗,60 mL 复方甘草酸苷溶于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 次。

研究组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 国药准字H20183374,规格:1.2 g,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将1.2 g 还原型谷胱甘肽溶于100 mL的0.9% NaCl 溶液中,予以静脉滴注,每日1 次;复方甘草酸苷用药方法同对照组。

两组均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疗效:显效:治疗后AC 患者症状体征消失,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降至正常值1.5 倍;有效:治疗后AC 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ALT 及AST 等肝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50%;无效:未至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血清因子类指标检测: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mL,离心取血清。(1) 肝功能指标,使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GGT、ALT、AST 水平;(2) 肝纤维化指标,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 Ⅲ) 与Ⅳ型胶原(C- Ⅳ) 水平;(3) 炎性因子指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及白介素-6(IL-6) 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30% 较对照组73.33%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LT、GGT、AST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单位:U·L-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s )单位:U·L-1

ALT AST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130.13±32.04 177.85±29.87 50.89±11.02 169.25±25.78 40.39±9.98组别 例数 GGT 治疗前 研究组 46 326.45±42.13 对照组 45 320.33±39.85 170.62±42.47 172.06±31.42 69.18±18.45 165.01±28.47 72.19±15.54 t 0.712 5.141 0.901 5.756 0.746 11.641 P 0.479 <0.001 0.370 <0.001 0.458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 Ⅲ与C- 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x± 单s )位:μg·L-1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 及IL-6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s )

别 例数 治T疗N前F- α/(μg·治L-疗1)后 治疗IL-前6/ (pg·m治L-疗1)后组研究组 46 82.15±15.81 35.16±12.33 108.36±21.13 74.17±17.95对照组 45 79.93±16.14 49.05±13.29 104.12±18.17 83.25±23.04 t 0.663 5.170 1.025 2.100 P 0.509 <0.001 0.308 0.039

3 讨 论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酒量不断上升,酒精已成为肝硬化发病第2 大因素,AC 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会诱发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研究重点[3]。

复方甘草酸苷在肝硬化治疗中有确切效果,其活性成分甘草酸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降低炎性介质活性,还可阻碍肝脏内醛固酮失活,减缓机体类固醇代谢,以有效保护肝细胞膜;复方甘草酸苷中的另两种成分蛋氨酸、甘氨酸,可发挥抗变态反应与解毒作用,从整体减轻肝脏损伤[4]。考虑到AC 发病过程中肝细胞内谷胱甘肽被严重消耗、机体氧自由基增高等因素,有研究发现[5],还原型谷胱甘肽是半胱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残基组成的三肽物质,可通过激活机体氧化还原系统,被氧化为谷胱甘肽,给机体提供大量巯基;本药活性物质还可激活多种酶,促进糖、脂质、蛋白质代谢,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改善肝脏代谢功能,降低肝脏损伤。本研究对AC 患者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LT、GGT、AST、PC- Ⅲ、C- Ⅳ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作用可发挥两组协同起效的优势,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其中复方甘草酸苷发挥护肝解毒、改善肝代谢的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机体氧化还原过程、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肝脏损伤,两者从整体调节多种生化代谢反应,促进肝脏毒素排出,起到保护肝功能,减轻肝纤维的作用。

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肝脏细胞会分泌过量TNF-α、IL-6 等细胞因子,作为炎症反应的产物,会加强细胞毒作用,促进炎性物质释放,引起肝细胞严重坏死,导致病情恶化[6]。本研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者联合还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主要是两者联合可多通路改善肝脏代谢,清除氧自由基,以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改善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AC 患者,在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甘草酸谷胱甘肽复方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治疗的有效性对比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铁氰化钾比色法检测黄瓜中谷胱甘肽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