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微

2021-10-22 10:17韦华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韦华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基础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为实现有效教学,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各界尚缺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科学认识与高度重视。对学生来说,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才能有效形成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认识。初中学生往往正值人生叛逆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需要潜移默化地加以引导,以期在提高他们学科素养水平的同时,助力他們个性化成长。对家长来说,他们往往对孩子所面临的升学压力满怀焦虑,无暇顾及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过程实施而只看重结果。对学校来说,不少学校的课程形式化严重,思想政治教育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同时,学校层面也缺少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而对整个社会来说,传统的思政课就是政治宣讲课的观念也极大地阻碍了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1.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对道德与法治教师,他们本身的能力和素养一定要过关。因此,在选拔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而学校还应该定期对所有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当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水准时,学校也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学生自然会自觉地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2.紧跟热点,恰当运用网络资源

信息时代,教师应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形式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网络视频案例,要求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改革开放”这一框题时,可以先播放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片段的播放,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再展开提问、思考、讨论等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动中。而在讲解有关法治知识时,可以播放《今日说法》相关电视节目或者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初中生本就对网络充满兴趣,这类话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导火线”,引入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加之热点话题的辅助这一教学方式,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目标。

3.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近年来成了课程教学的“宠儿”,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道德与法治课堂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课堂翻转后,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内容的重点不再只是教师和书本知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在课堂上可以讲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出疑惑;教师则聆听学生的课堂讲述,收集并整理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而除了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本身的优化。在课件的制作上,教学知识体系要严谨缜密,清晰简洁地呈现出核心知识点,内容引入设计的情景也要符合逻辑、恰当合理。同时,课件要具有一定的吸引性和趣味性,如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在课件中加入思考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想法,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的认知,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还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符合他们的认知习惯,让他们对每堂课都有期待。实际上,教师要善于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和课本知识灵活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感觉到这一课程是贴近自己生活的,并切实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实现学以致用。最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落实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