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德育渗透方式方法探析

2021-10-29 03:52王健
天津教育·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必要性德育

【摘  要】当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要全面协调,德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已成为德育培养的重要渠道。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品德方面的成长,深入分析小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培养,保证德育实施的有效性,进一步拓宽德育平台。

【关键词】德育;必要性;情境演绎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9-0039-02

An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Modes and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Qingdao Nanzhongjiawa Primary School,China) WANG Jian

【Abstract】Todays education requir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and the discipline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moral education. As peoples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in addition to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achievements, they mus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morals, deeply analyze the inner learning need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carefully organize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educational practice activities on this basis to make students moral qualities are better cultivated in practic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urther broaden the moral education platform.

【Keywords】Moral Education; Necessity; Situational Deduction

一、道德与法治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

时代在不断进步,各个行业也在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指导着现代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利于教师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实现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通过德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在符合当前教育发展方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比如,在讲解《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时,教师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实现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优秀素质的要求。

(二)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小学生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学习知识的需求,还有人际交往、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等方面的需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德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处理好与家人、教师和朋友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能力,满足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师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讲解《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时,教师的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汉字知识的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从知识保存和个人能力两个方面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精心准备课堂,梳理教学思路

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學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通过理论知识渗透道德教育,教师应精心准备课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教学准备。正式教学前,教师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材中,课前认真分解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过程,确定每个环节和过程应该做什么,从而实现针对性教学和德育的全面渗透。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课堂上。在实际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设计灵活的教学环节和过程,确保每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和步伐,提高教学效率。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指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问题渗透德育,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吃饭有讲究》的教学为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饭前洗手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促使学生明白吃饭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鼓励学生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学习文明礼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根据教材中的活动四,引导学生努力成为餐桌上的榜样,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餐桌礼仪。在榜样意识的指导下,学生将深入学习相关教学内容,遵守餐桌礼仪,记住相应的礼仪规则,在未来的用餐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二)情境演绎,考研德育实施成果

意识决定行为。当学生在意识上达到一定的道德标准,就会有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行为标准,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德育的成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来引导和纠正学生的认知,使学生的行为受到道德的约束和监督。比如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可以带领学生玩一个顺序游戏,找五个一端绑着长线的球,放入一个瓶颈小的长瓶子里。瓶口的宽度一次只能取出一个球。然后,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这样每组的学生每只手可以有一个球。首先,把球放进瓶子里,分组进行实验,看哪一组能快速平稳取出瓶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现象。有同学着急打翻瓶子,影响了出球时间和全组成绩。而在一个协调有序的小组中,拿球的时间较短。为了让学生懂得秩序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现公共不良行为情况,帮助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这个游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比如看清瓶子里小球的状态,避免把瓶子里的球打结,哪些同学先把球拿出来,哪些同学再拿,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调节秩序的作用。

(三)联系实际生活,实现德育渗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要注意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结合起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所学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实现理论的落地,通过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而以往的小学道德法治教学,很多教师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记忆是有效的,但是不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和认知,教学效果和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案例,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认识到所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为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学生积极维护和完善规则。在引入课堂教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红绿灯”“禁止乱扔垃圾警告”“禁止乱画警告”等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这些警告的含义以及这些警告包含的规则,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导入,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通过想象了解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

三、结语

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效培养道德素质,强化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德育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灵魂,德育的培养和提升是教师教学生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尤其是小学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娟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落实德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

[2]董小明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

作者简介:王健(1978.04-),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必要性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