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新课标在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分析

2021-11-12 16:04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新课标中职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新疆经济贸易技师学院)

当代我国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之所以存在问题,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弱及自主性不强等原因,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写作方面,学生缺乏动脑思考的精神,面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十分懈怠,导致写作训练中自我创造力不足。对待这些问题,中职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情,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将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作为教学规范,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促使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中职语文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概述

(一)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素养

对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在课堂目标设置上较为笼统、育人要求不明确的问题,课程标准研制组将我国教育目标提出的指导性教育方针具体化,以核心素养内容的形式明确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其中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课标研制组借鉴了普通高中的课标内容修订经验,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凝练出符合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并得出了这四个方面素养的具体内容,即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语文思维的成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课标研制组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参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对中职语文教育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育人目标,强调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中职语文的教育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满足升入大专的要求,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要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整体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包括对语文教育特点的把控、组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建设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将“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小目标是阶段性的,用于检测学生在某一阶段中学习情况。

(三)中职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育与高中语文教育有所不同,中职语文体现出浓厚的职业教育特色。其一,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职业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职场情境的方式突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来。其二,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等方面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其三,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协同起到育人合力的作用,如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铁路服务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课程,都可与语文写作相互融合。

二、中职语文新课标在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的常见问题

(一)写作思路不明确

中职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文章缺乏特色,受应试思维的影响,中职学生所写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十分混乱。出现这种问题的成因在于两点,其一,学生在写作之前并未对文章的题目作出过多的分析,而是单纯从题目的表意进行简单的构思;其二,中职学生尚不具备完整、清晰的写作思路,导致其所写文章缺乏逻辑性。

(二)写作缺乏层次感

中职学生所写的作文会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一问题体现在中职学生的作文缺乏层次感,如记叙文中叙事结构不明,读者未能从作文中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知文章的主线是什么,并且混乱的层次也会导致文章结构出现松散,仿佛思路过于跳脱,故文章不够严谨,缺乏整体感。在布局谋篇方面,中职学生的思维逻辑有所欠缺,所以未能体现出作文层层深入之感。

(三)文字表述不清晰

中职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基础较弱,所以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都是文字缺乏表现力的体现。文字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写作的水平,导致学生出现文字表述不清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内心有想法、有情感但不知该如何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二是学生所创作的文章文字过于朴实,让人读来索然无味。深究这些问题的本质,都可归结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脱节的缘故,中职教育中教师常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较少,另外,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不足,也会导致其内心的共情能力变差。

(四)语言使用不规范

当代网络媒体的发展对学生语言习惯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的一些语言习惯已经在生活中被网络语言同化,学生甚至无法区分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差距,致使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许多网络用语,如“母校外人”、“天拒之子”等词,甚至还有“活久见”、“见光死”等不良网络用语,这些词语的使用导致中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变差,过度依赖口语化,而无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创新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

为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有效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展写作教学。如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4-6人的学习小组,教师向学生小组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对写作题目发表看法,由其他小组对其进行点评。在小组讨论中的优秀想法应当予以肯定,并汲取其中的精华,由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的创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并且能够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研究写作技巧创造途径。

(二)丰富中职学生写作教学的活动

为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中职语文教师不应将写作教学局限于课堂范围内,应当将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写作是学生本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包含着个人对生活的情感,故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当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当的组织课余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关注周边事物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中职学校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主要是应用文写作,所谓“应用”,即更加侧重于文本的实际应用。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为其写作教学奠定了共情基础。

(三)实施中职学生反向写作的策略

当前,多数的中职教师的写作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这种传统模式下的作文教学在形式上十分单一,即由教师进行拟题,再依据格式的需求讲解范文,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写作,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过程被压缩,自然无法从题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方向教学的方式,先准备一篇内容、格式存在问题的例文,向学生展示以后让学生进行纠错,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会依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改错。而学生作为评价者,所纠正的错误也会给自身带来导向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就会自主的避开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反向写作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

(四)开展中职语文的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作文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案例,引发学生探讨作文主题的共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细腻的情感,教师要发挥引导者角色,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式的案例教学中,凸显其实践性,使学生对角色形成真实的感受,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题目立意。如在“求职信”的写作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求职场景,让学生将自身想象成一个求知者,而其他学生则将担任“面试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一个大型的企业招聘会,使学生的写作倾向于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学生启蒙良好的职业素养创造条件。

四、结语

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巩固知识应用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写作,以职业需求作为写作训练的导向,强化学生对文字的应用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增强中职学生的写作应用实力,在新课标的教育要求下,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新课标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