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域下儿童电影的多线平行叙事技巧

2021-11-13 05:05陆长河邬可欣
电影文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平行儿童

陆长河 邬可欣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 300387)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儿童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既有的儿童电影的单一叙事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儿童的教育发展要求。单一的叙事模式无法全面周到地彰显电影的教育价值和启蒙主题,其艺术性和商业性也相应地受到了局限。因此,这就需要更加创新的方式来塑造电影、描绘故事。选取恰当的结构是塑造电影的第一步。多线化的叙事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导演们所采用,源于它的严密性、创新性。随着多线化与平行叙事的广泛,我国的儿童电影也开始不断地尝试和学习。因此,儿童电影的叙事结构层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放眼全世界国际化的儿童电影,自好莱坞家庭电影产业伊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性”的派系。近年来,从《冰雪奇缘》系列的大热,到《寻梦环游记》的轰动,再到《沉睡魔咒》的改变和创新,儿童电影产业的成功和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它的影响力背后必然存在着适合儿童电影发展趋势和大潮流的因素。因此,从经典动画系列影片,到目前转型制作的《沉睡魔咒》《灰姑娘》等真人电影,这些优秀的儿童电影影片都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最佳范本。在这其中,我们以当下儿童电影的叙事结构作为写作视角,来分析挖掘当下儿童电影中多线平行叙事结构的运用和技巧,以及多线平行叙事技巧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叙事效果,而后引申出儿童电影中这一叙事技巧与电影内容的融合。

一、儿童电影的多线叙事骨架雕琢

严谨的电影叙事结构,是一个好故事的第一步。通过故事排布结构的精准把握,才能够将影片的主题、价值观和整体风格进行精确的阐述和流畅的表达。多线平行叙事的影片往往会设置两条及以上的叙事线索,让这些叙事线索并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能够多方位多层次地去理解剧情、了解人物,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塑造的多样性,避免故事发展的单一和枯燥。

影片《冰雪奇缘》系列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在《冰雪奇缘》当中,多线平行体现时间和空间、人物关系的传承与交接。安娜从艾莎手中接过了王国的管理权,艾莎通过母亲继承了魔法森林的魔法能力;故事在设置了双女主来作为多线叙事的前提下,通过两位外形酷似但性格截然不同的公主形象来增加故事的矛盾性和戏剧的张力,从而让观众有着多样化的观影体验。观众能够在安娜和艾莎两人各自的支线剧情之中,去达到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艾莎作为冰雪女王,更作为安娜的姐姐,她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对妹妹始终是隐忍的爱,她让观众看到的是女性坚忍、担当的一面;而安娜作为天真单纯的妹妹,面对着姐姐的刻意疏离,却能够始终心怀宽容,坚持用自己的爱和热情去温暖姐姐,让观众感受到的是迪士尼公主身上始终抱有的善良、包容和天真烂漫。两个人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怀揣着不同的经历和心情,所以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最终产生了各自不同而奇妙的际遇,妹妹收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姐姐也终于解开心结,全片所想要表达的、迪士尼一以贯之的勇敢、爱与责任的主题彰显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角色安排和剧情分布,不仅能够带动故事的发展和戏剧冲突的演化,更能够让观众产生共情反应,更深地参与到故事本身当中。两条主要的叙事线索共同发展,并且相互辅助完成叙事,最终“殊途同归”地达到了大团圆式的结局。两个公主的宿命和走向,注定了她们不平凡的经历,让观众对他们的选择充满了担忧与期待,这也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再例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从男主角小男孩被音乐吸引,误入教堂惊醒了亡灵的吉他之后,小男孩便与亡灵世界建立了连接;亡灵世界揭开事实真相的过程,与现实世界唤醒亲情记忆的过程相互交叉,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两个世界故事的同时进行,彰显了两个世界中角色对于电影音乐主题的不同态度,继而能够相辅相成地揭开故事的真相。埃克托对于音乐的热爱和真诚,德拉库斯的虚伪和狡诈,让他们在过去的岁月中产生了冲突,从而给埃克托造成了终身的遗憾。紧接着,随着米格进入亡灵世界,尘封的故事被再次剥开,回忆与现实交织,米格替祖母找回父亲与埃克托获得家人的原谅这两个目的同时进行,相辅相成,这也是这部电影中多线叙事结构的重要作用之一。许多时候,故事的真相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在主角的主线叙事和配角的同步发展逐渐清晰之后才会在观众的面前徐徐展开。往往也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体现出电影透过平行叙事所实现的悬疑性,让儿童电影摆脱了低幼化的色彩,升华性地具有了其自己独特的主题性和内核价值,成为老少皆宜的、有文化内涵的影片。故事的开头往往通过制造悬念来引人入胜,而悬念的揭开则需要多个人物、多个事件来共同表现才能够饱满而完整。影片中,前期小男孩米格对音乐家德拉库斯的崇拜促使着小男孩走向亡灵世界,而亡灵世界的流浪汉埃克托的加入又使影片的故事性更加错综复杂了起来。现实世界家族对音乐的反对和抵制与亡灵世界的音乐狂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矛盾,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对故事结局的猎奇心理。这种形式的多线叙事,支撑起了整部影片的基本构架,在确定了多条故事线的骨架之后,才能够铺展开电影的内容和人物内心深处的每一面。因此,叫好又叫座的《寻梦环游记》,我认为它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在于把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童真童趣、真情实感四个方面以多线叙事为载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不同于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单纯的爱情故事,也不同于简单的打怪升级的“爽剧”,这样的具有民族风情和异域特色,能够让观众接触到小众文化和传统背景设定之外的世界的电影,才能够让观众眼前一亮,让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懵懂围观,到后来逐渐被影片中的深刻情感触动稚嫩的心灵;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多线平行叙事,也让电影不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寓教于乐,给予老少观众以内心的启迪和对情感的呼唤,且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启蒙教育。

在真人动画电影《沉睡魔咒》及《沉睡魔咒2》中,故事内核是女巫与公主之间的深厚情感。在这一影片系列中,与《冰雪奇缘》相似地采用了双女主的设定,但与其不同的是人物关系发生了再一次的变化。《冰雪奇缘》中姐妹之间的对抗在《沉睡魔咒》里转变为了母女之间的对抗,前者是艾莎公主被动地拥有魔法能力,后者是女巫原本就有着和人类不共戴天的对立身份。对立身份或者对立能力让两个主人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电影中情感的驱使和爱的推动又使她们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去实现最终的大团圆。多线叙事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对立面撑起了电影故事的框架。女巫和公主在对抗黑恶势力时候的共同成长,实现了电影的双线叙事,观众既感受到了公主长大成人过程中所必经的温顺、乖巧,直到青春期的悸动与叛逆、结局的聪明与善良,以及女巫从人们固有印象中的凶恶转为影片中一个心有苦衷并且最终展现出自己善良温柔一面的“慈母”形象,双线人物命运的叙事线索共同进行,是影片的主要叙事构架。女巫与公主之间同样是爱恨交织,公主的单纯善良逐渐感化着冷傲孤独的女巫,而女巫对公主的照顾和保护,也让观众看到了女巫强大的外表下那颗温柔的心。这样平行的善与恶的情感,让女巫和公主之间深厚的感情变得复杂而深沉,电影结尾,两人之间双向的付出和牺牲更能够显示出情感的伟大之处,令人动容。女巫与公主父母间的“上一代的恩怨”、与邻国女王的恩怨、人类与精灵的恩怨一直贯穿于两部电影当中,让每个角色的动机和行为都富有立体感和多样性,围绕这一情感内核所交叉出的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内心,相互的交接与它们之间引发的连锁反应,构成了平行的多线叙事。

另外一部儿童电影《魔法师的学徒》,可以说又让观众感受到了双重世界的融合。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所建立起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导演塑造了刺激惊险的魔幻世界和魔法规则;另一方面,导演又将现实世界中的科学思维与魔法融合在了一起,这让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魔法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也是两个平行世界中人物为了追寻同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共同行为。

最后,国产儿童电影也开始采用多线叙事这种创新的电影叙事方法。我国台湾校园电影《星空》着重讲述了两个孩子在现实的压力和迷茫面前,选择出走,找寻最本真的童年和青春的旅途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小杰和小美所追寻的童真世界和那片梦想中的“星空”便属于他们的理想世界,而爷爷的小木屋则是他们精神的避风港。影片通过孩子纯真甚至略带魔幻现实的视角来表现孩童单纯的理想世界,又通过现实生活中父母争吵时打碎的鱼缸特写将观众拉回现实。无论是对于剧情的张力,还是对于观众视听感官的刺激,平行叙事的手法都是十分饱满的。只有两条线索之间相互矛盾,才会展开美好与现实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在理想世界和对抗父母的现实生活世界当中,导演通过片中的重要道具——拼图以及片尾小美的梦等方式来作为过渡和连接,实现了传达两种环境下孩子的内心和外在态度变化的叙事目的,最终,两个世界相互妥协,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终才能完成孩子真正的蜕变和成长。

那么,在这些影片中,导演为何要采取多线索平行叙事的构架来进行剧情的演绎呢?对于儿童电影来说,儿童是主要的电影受众。儿童往往更加易于接受单一线索的简单叙事,一条线索贯穿于电影叙事的始终,能够让儿童更加通俗易懂地理解影片内容的前因后果。多线平行叙事的改变,看似是与儿童的倾向相悖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在电影内容的创新和进步上所必须做出的进步和改变。正是因为电影多线式地展开,才让观众开始真正地跟随剧中人物一起探索事件的真相,感受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和命运变化。对于当下的电影受众,无论是儿童,还是越来越多进入我们视野中的成年观众,凡是能够在观看后得到良好口碑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就是因为它将高雅喜剧和低俗喜剧进行有机结合所制造出来的独特的“儿童文化”。倘若它只有滑稽的身体语言和匪夷所思的动作,只通过荒唐的语言设计和无聊的对白来填充整部电影,那么它必然只能够成为一时的笑料电影,而绝非具有艺术价值和启迪作用的经典作品。插科打诨的方式和打闹动作的手法,是这些儿童电影塑造轻松氛围效果的途径,同时,电影中对于人生的透视,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关系的放大,对于勇敢、善良、宽容、奉献的人性特点的赞颂,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在逆境中克服困难走向大团圆结局的关注,都对电影寄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相比较来说,多线平行叙事相比于单一线索叙事和简单的剧情设置更能够彰显出这一特点,也更能够让观众感受影片剧情的深度和内涵。

总而言之,当下的儿童电影已经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单一叙事线索的故事架构,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影视作品更加与时俱进,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多线平行叙事,作为一种情节表达和对角色形象加以描绘的技巧,让电影无论是在叙事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儿童电影艺术的创新与提升,让儿童电影不再是低幼化的代名词,而成为儿童成长的途径、成年人回归真善美的港湾,也让电影更加彰显了其艺术价值,越来越起到了启蒙儿童、教育儿童的作用。

二、多主角代替单一主角的关系网建构

动画长片作为儿童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创造和实验出严谨缜密的叙事结构中复杂严密的多线平行叙事结构。在确定了这一基本骨架之后,编剧再通过人物的设置、细节的雕琢来改变故事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细化人物关系网络和情节,使事件更加丰满,避免了早期儿童片的单一幼稚,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创新。在人物关系网络设置的过程中,它不仅需要揭示人物行为的原因和真相,更应该让观众在接触到人物时透过这些立体的关系来产生共鸣和共情反应,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多个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命运变化,以及多维空间的相互联系。

本文以《冰雪奇缘》和国产儿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对于《冰雪奇缘》来说,影片中的人物关系是较为复杂的。艾莎和安娜作为电影的主要人物,衍生出与姐妹俩有关的许多分支,他们交叉组成了一个错综的人际关系网,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出于不同的动机进行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效应来推进平行的叙事。第一部影片中的反派王子是安娜一见倾心的对象,并且王子利用这一点蒙骗了安娜,产生了影片结局高潮段落的危机。而始终帮助安娜的善良男孩克里夫,怀揣着自己的善良以及对安娜的情谊而帮助姐妹俩和王国最终度过危机。这两个主要的男性人物都是围绕着妹妹安娜而展开,但妹妹安娜的主要行为动机却是为了揭开姐姐艾莎的逃避和掌握魔法的秘密。安娜在两个男主之间的徘徊与选择,表现了安娜从电影前期到后期心理上的成长、成熟和转变,也逐渐揭开了不同角色的心理面纱。人物形象的反转,是动画电影从单纯的儿童故事向着成熟的成人童话之间的迈进,这能够让角色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专属的成长历程,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命运选择,所以才会推动故事多方面地发展,让故事能够产生波折和跌宕起伏。由双主角进行发散式的展开,这几个人物随即环环相扣,让平行叙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层次分明但又相辅相成,最终合成了一个顺畅的叙事逻辑关系。

同样,我国近来大热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双主角的设定本身就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哪吒与敖丙之间亦正亦邪、亦敌亦友的关系让叙事更加充满戏剧矛盾,也更能够彰显出人物内心的真情实感。哪吒的父母、师父太乙真人所代表的光明的一方,与敖丙的龙族、师父申公豹所代表的黑暗一方形成了对立,两个人物网络之间相互抵抗,却又不可避免地有着千丝万缕的恩怨纠葛和联系。正是需要有着丰富的多人物设置来代替单一的人物设置,电影的多线叙事才能够顺利进行,能够产生有力的逻辑支撑。这样一来,儿童电影开放性的电影主旨和足以容纳下奇思妙想的情节空间,就能够让导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从而创作出更多样的电影,更加吸引观众,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像国产动画电影这种本身已经囿于固定题材和主题的语境下,多人物的支撑和填充就更加能够避免电影出现内容匮乏、题材单一和死板教条的问题。举例来说,之前国产动画在这方面的设置上就有所欠缺。个性化不明显、形象太过生硬和呆板,制作水平不够用心和精致,这就足以引起观众对于电影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不足以吸引观众走进影厅,为国产动画买单。近来大热的《白蛇:缘起》《狐妖小红娘》《斗罗大陆》等,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和改善,能够在制作团队的身上看到国产动画创作的良苦用心,这就提醒了我们,国产动画的开拓不仅需要把现成的文学作品、网络大IP抑或是经典传说照搬上银幕,其所依赖的除了原版作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之外,更多的是影片的故事性和人物的丰满性,能够让观众在看后有所启迪,对故事的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留下更具有价值的电影艺术作品。这种后现代式的叙事技巧,是电影艺术与现代精神潮流的最新结合,能够解决当下电影市场的高度饱和和审美疲劳。通过对儿童电影的加工、改编和精良,让当下的电影市场多了一股纯净的清流,这股清流是对人心向善的传扬,但又不刻意回避人性中的欲望和缺点。在这样真实的剖析与展现中,让儿童故事有了真挚的情感,更有了体察人间百态的体验。多线叙事结构的创新和进步,能够填充IP在网络传播时期内容的不充分或不丰富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地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再创造,让电影成为IP的进化版或者说改编版,观众既能够选择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观影体验,也能够根据影片受众面的不同将IP改造为更具有针对性内容的作品。

三、以受众为解读核心的电影叙事时空技巧

多线平行叙事,这种叙事手法帮助影片剧情更加富有表现力,故事情节的饱满度更高,影片能够更加吸引观众。无论是共时的相互隐喻关系,还是历时的因果关系,影片也通过这种多线平行叙事来强调单个事件在剧作结构层面上的意义,这是作为叙事结构中一种特定的标志而存在的。主次情节的划分较弱,多个情节线发挥几乎同样重要的作用,并且分配各个情节线所需要的时长,更加直观地令观众看懂故事的前因后果和情节演变与发展。

另外,社会在不断进步,儿童需求在发展,儿童电影生产线也不得不与时俱进。为了能够吸纳更多更广的观众,产出了不少优秀儿童电影作品的好莱坞就在不断做出调整。他们的调整方向和方式,就值得我们进行琢磨和借鉴。但是,作为学习和借鉴来说,当下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同时更应当探索观众所真正需要的儿童电影,而非直接照搬好莱坞的模式。在创作电影之前,首要应当考虑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儿童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儿童电影?这是一个多面性的问题。首先,从传播的特征和途径来说,孩子们是无法独自前往影院观看电影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必然有着成年人的参与;如何去中和成年人和儿童的口味,就是应当考虑在内的第二个层面了。这就需要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变,在儿童感兴趣的前提下,提高电影的内涵和底蕴,增强影片的可看性和艺术性。

我们应当意识到,想要一口气包容下全部年龄阶段的观众的野心,想让成年观众找寻童年记忆,又想让幼年观众体验真人电影的新奇,在这样多重要求、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的驱使下,反而容易过犹不及了。如何把握其中的度,让儿童电影不再低幼化,同时又能够做到吸引成年人走进电影院,为最朴实的情感而产生发自肺腑的感动,能够给观众带来最舒适的观影体验,这是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

儿童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囊括更多的观众需要,才能够让儿童电影产品实现长足的发展。作为电影最基本的框架构建,叙事方法的更新换代就是我们以受众为分析核心的第一步改变。在其他类型电影中所采用的多线平行叙事的手法,就能够很好地作为儿童电影的新型叙事技巧来使受众耳目一新。影片中多个世界不同文化场域和状态的同时进行,人物身份的反转,人物在命运跌宕中的成长和成熟,人物在剧情发展中自身观点的转变,反派角色的两面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隐秘性……在多线平行叙事下,种种都需要观众去发现,去跟随主人公一起探寻,在追寻中成长,在追寻中感动,在追寻中得到身心的净化。这无疑就大大加强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让观众对于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抱有极大的同情和期待,焦急地等待着剧情的下一步发展,并且极易与剧中人物产生共情感。共情感是电影最可贵的情绪传递方式,能够打开观众的内心,能够让观众在观影中实现“全身心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感能够让影片获取更多的关注度和参与率,进一步打开儿童电影的商业化市场。

结 语

儿童电影作为电影类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体现它自己原本应有的价值,在让儿童成长成熟的同时,能够让孩子们在之后的人生历程里始终因影片的启迪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科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影视作品作为儿童接受文化熏陶和启迪的重要途径,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影片内涵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多线平行叙事对于电影情节的深化,能够让儿童电影叙事更加趋于成熟,避免低龄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更广泛的家庭电影的需求。亲子的互动、儿童的成长,能够通过电影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得到实现,是电影艺术价值随着时代进步所展现出的升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观众能够接触到的源文本故事和改编IP已经太多,但无论是故事老套、叙事僵硬的生搬硬套,还是超出底线、哗众取宠的魔改作品,都不能真正发挥出传统文本的改编作用。换言之,只有在制作上具有诚意、在叙事上别出心裁的“新瓶老酒”,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惊艳的醇香。

综上所述,儿童电影中所采用的多线平行叙事是一种文本创作上的进步和创新。作为创作者,对于儿童电影创作不能拘泥于简单的情节和搞笑的效果,当下的世界儿童电影发展的大潮流,是应当真正地想孩子所想,不用口水电影填鸭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而是用诚意做出老少皆宜、成年观众也能够接受和欣赏的、具有可看性的电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简单来说是不辜负观众的期待,而本质来说,这是为了满足现代观众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和日渐精益求精的审美标准。

猜你喜欢
平行儿童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逃离平行世界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留守儿童
平行板电容器的理解和应用
再顶平行进口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