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保护视角下旅游品牌塑造路径

2021-11-21 03:33衡家薇刘贵云
当代旅游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

衡家薇 陈 露 刘贵云 宋 甜 谢 彤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辽宁大连 116000

引言

旅游目的地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相互关系。首先,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民族音乐,本是同根生的关系。民族音乐是其本体,艺术是其精神,而民族文化则是全貌。自20世纪初,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先生在《东方民族之音乐》一书中,将哈尼族音乐作为我国滇南极具东亚乐系特征的民族音乐后,哈尼族民族音乐便成为了热点。而另一方面,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保护文化发展与融合的主要推动力。

研学旅游在我国自古有之,被称为“文人旅游”,自唐代起以李白等文人墨客为代表,曾掀起了我国古代“文人旅游”的高光时刻,此后更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句的出现,而现代多种旅游的提出与发展正是对这一口号的理解与实践。根据Becker在人力资本理论(1964)中的论述[1],“教育”被看作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而旅游把旅游活动中学习知识、拓宽眼界、健全完善人格而最大限度上缩小了教育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差异性。同时通过体验和实际操作,提高了旅游者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人力资源投资的方式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

旅行是对传统游学的继承与发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新形式。而民族音乐教学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途径,由于其教学方式的保守性,是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

一 体验经济与旅游目的地品牌

当前的旅游市场,“同质化”无疑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常常遇到在不同地区,粘贴复制式的“旅游景点”,当前的国内旅游市场有一个现象,当某一种旅游模式获得成功后,旅游经营商便蜂拥而至,争相跳入同质化的竞争红海中,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2]。而企业的品牌打造的是旅游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好的品牌对消费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信任度。名牌更是市场竞争力,而旅游企业是否拥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品牌打造中的关键。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3]。旅游企业需要更加个性化,更具参与感的产品,塑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摆脱同质化竞争和过于依赖价格竞争的市场竞争困局。

二 必要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理念较为传统,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民族音乐旅行便是解决教学不深入的最好方式之一。在如今这个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抛开传统应试教育的片面性,不仅要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一些实践来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4]。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深入、全面的学习,实践是不可或缺的。

(二)资本转化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以旅游的方式出现,不但为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成为了强化哈尼族音乐文物及文化保护活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强大后盾;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关注度,出于对民族音乐文化不了解的过度使用,以及无视文化价值而进行的商品化行为,甚至威胁到了音乐文化资产本身[5]。而文化旅游本质上仍是一种由私营部门主导的受利润趋势或受政府现实政策和愿望所主导的一种商业活动,这是文化旅游之于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及艺术管理行业最大的区别。

三 哈尼族音乐旅游品牌塑造

(一)理论支持

哈尼族音乐旅行的品牌塑造,意在引导艺术家至更具审美魅力的音乐文化资产地去练习其技巧,这是一次有关于音乐家艺术创作的旅行。

以聚居地的政府和地方企业及招商企业成为支持主体,对哈尼族旅游产业建设进行帮扶如:政府降低企业进入民族旅游区域的门槛,政策上支持民族地区进行旅游发展;督促当地文化旅游企业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帮助民族地区形成自己的民族品牌[6]。在进行哈尼族音乐视角下民族旅游品牌建立意义方面的研究中,以哈尼族旅游品牌作为支持客体,要建设高效支持目标即: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同时将哈尼族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支持资源,以支持程度为导向,创建一个哈尼族民族地区的公共旅游品牌。

以民族音乐为载体,进行旅游是一个资金转化的过程,对于当地,可以从两个层面看待:首先,民族音乐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文化传承,也可以作为一种生存技能,从而获得更多的传承者;其次,当民族的音乐与民族的历史连接起来,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多种的“替代旅游模式”,如:音乐家旅游,哈尼族音乐文化旅游等。

(二)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很多行业都在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预测未来和智能推荐,让大数据为其服务。旅游大数据包括本地数据和外部数据,而外部数据又包括运营商数据、OTA数据、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数据和搜索数据等。在此主要利用搜索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为旅游品牌塑造提供一定的指引。

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检索关键词“旅游品牌”,得到相关关键词及该关键词在近期的媒体中所提到的词频数据,从几百个高频关键词中提取了前41个,由此能更直观地展现所被媒体提到的与“旅游品牌”相关的重要关键词。

因此得出,在词频数据中“品牌”“旅游”“价格”“发展”“景区”“文化”“设计”“产品”“质量”“内容”等都是高频关键词。我们在旅游品牌塑造时应注重以上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尤其要注重价格、产品质量、文化和产品设计。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旅游从业者应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指导,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方法比较简单,故存在很多局限性,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和决策引导,并不能成为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四 结语

首先,在当代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族音乐教学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要途径,由于其教学方式的保守性,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将民族音乐研学旅行作为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以研学旅行的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形式。

其次,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大数据在为人们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丰富数据来源的同时,也为我国旅游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数据的不断丰富,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是否能利用大数据作出更加科学的分析工具,为旅游决策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也是旅游品牌塑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最后,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品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而在体验经济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对旅游品牌塑造的新兴视角,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这个路径打造出更加个性化,更具参与感的产品,塑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退出同质化竞争市场。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吗?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融资约束是“瓶颈”吗?
产品质量与品牌关联度分析
抽样检验质量分析对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在线消费者忠诚度的分析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产品质量调查——原载美国“安迪·辛格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