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拉萨市研学旅行发展研究

2021-11-21 03:33年顺伟艾安琦李全欢石宇航哈丝娜
当代旅游 2021年3期
关键词:唐卡研学文化遗产

年顺伟 艾安琦 李全欢 石宇航 尼 玛 哈丝娜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 850000

引言

作为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宝贵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载体,其自身所具有的体验性以及参与性与研学旅行也有着比较高的契合性。另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青少年也应当发挥自己的力量。利用研学旅行的方式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起到积极帮助作用。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与学校采取措施加以积极应对。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就以唐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站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分析,为后期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紧接着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与理论分析结合在一起,使得研究更为深入,分析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拉萨市研学旅行发展对策[1]。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简介

唐卡作为现当代我国文化昌盛时期下的一个新兴文化产业,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其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代,在《大昭寺目录》等相关文献资料当中也十分明确地记载了松赞干布曾经亲自描绘的有白拉姆唐卡像等,之后随着研究学者对其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实在更为久远的时期下就已经初具雏形。唐卡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的民间美术,同时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唐卡其实就是卷轴画,早在《藏汉大辞典》以及《西藏历史文化词典》当中就指出唐卡为“卷轴画,画有图像的布或纸,可用轴卷成一束者”。在唐卡所展现的内容当中,主要涉及到了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等,也被很多研究学者称之为是“藏族的百科全书”[2]。

二 唐卡研学旅行可行性分析

(一)唐卡艺术的社会效益与时代机遇

早在2006年,藏族唐卡就已经被国务院列入到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中,这也是第一次将唐卡保护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从这项举措当中就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藏族优秀传统工艺唐卡艺术价值给予的重视与肯定,也使得唐卡从业者的创作积极性和动力得以激发。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布扎比将包括唐卡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了名录当中,这些举措也使得全球人们再一次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到了唐卡的传承与保护层面。2018年唐卡又再一次的被列入到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之中[3]。

(二)政府政策扶持研学旅行

在2013年国务院所颁布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当中首次以政府报告的方式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研学旅行,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而在2014年国务院所颁布实施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当中也提出在中小学日常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将研学旅行纳入到其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力求能够对整个接待体系加以完善,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2016年,11部门又联合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建议》,在其中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长远规划的过程中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到其中,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效用,进而实现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积极推进研学旅行

在国家颁布实施一系列政策之后,各个地区中小学校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本地区及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研学活动,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新模式,进而力求能够积累更多的实际教学经验。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向世界”的原则,要保证学生们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走进大自然当中,丰富自身理论体系,进而形成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动脑动手能力也能够起到良好作用[4]。

(四)家长观念转变

随着最近几年教学理念的不断升级与改革,如今中小学生家长绝大多数都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群,这也使得人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从最初的重分数转变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层面。所以家长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为唐卡研学旅行未来发展形成了较为现实的理论基础。家长也更加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良好沟通关系,使得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更多的事物,能够在面对困难与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有勇气,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所面对的任何问题[5]。

三 唐卡研学旅行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唐卡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从唐卡研学旅行目前的实际发展现状看,并没有专门仅针对于唐卡所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其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构成要素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成为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另外,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还与旅行的六大要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其本质上看具有较为复杂的特征,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发挥自身组织者的实际角色,保证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人身安全。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对很多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走访,很多教师都表示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愿意专门针对于唐卡开展。

(二)唐卡研学旅行发展对策

1 学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正式进行活动之前,需要强化对指导教师与学生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要为学生与教师购买意外人身保险。另外,学校还需要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其中要对本次研学旅行的目的、时间、路线、费用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进行明确说明。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或者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要专门签订与之对等的合同,明确企业、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保证整个旅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6]。

2 政府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基地经费保障机制

从出资方式上看,国家有关部门需要积极提倡经费上的“政府+学校+家庭”的模式,这种方式对于分担经费压力有积极促进意义,使得经费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获得更好效果。对于开展唐卡研学旅行的企事业单位而言,政府应当适当的采用税收减免甚至免征税收的方式确定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唐卡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研学旅行行业整体的积极性,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了解到唐卡文化,认识到其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节价值,这对于推动唐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

3 指导教师需要开展专项培训

中小学可以适当的利用寒暑假时间,结合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教师开展研学旅行培训工作,请唐卡专业研究学者以及传承人对教师开展专项知识培训工作,使指导教师可以具备基础的课程知识,这对于未来研学旅行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四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传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于丰富文化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藏族唐卡被国务院列入到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中,具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价值,因此对其加以保护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研学旅行的开发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之后从唐卡艺术的社会效益与时代机遇、政府政策扶持、学校积极推进以及家长观念转变几个角度出发对唐卡研学旅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猜你喜欢
唐卡研学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Task 3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西藏唐卡产业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Tough Nut to Crack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以恭敬之心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