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陕西体育交流合作策略的研究

2021-11-21 15:09邓豪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陕西

邓豪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体育部 陕西西安 710018)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9年时间陕西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陕西也将承办中西部地区首次全国运动会,这是陕西的大事,应把握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掘省内优质资源、借机补齐短板,加快构建新时代陕西对外开放新格局。体育交流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国际化大都市、进一步扩大陕西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陕西体育交流合作现状

近年,陕西省体育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并取得了积极进展。2019年5月,“一带一路”荷兰·陕西体育产业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双方就体育产业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重要共识。2019年8月,陕西又与芬兰进行了冬季体育产业工作交流会,借助冬季运动强国芬兰在冰雪场馆建设、装备制造、教练员培养及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助力陕西冬季运动项目和冰雪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12月,陕西体育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吸引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政府的代表团,全国各地近300家体育企业参会参展,为进一步提升陕西体育产业发展,搭建了宣传展示和交流合作平台。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陕西体育产业陷入低谷,体育表演、体育制造、体育旅游、大众健身等多个体育消费领域遭受重创,体育产业被迫转型发展,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催生体育产业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直播培训、家用体育器材消费快速发展,形成线上体育消费新经济模式。2020年7月,陕西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2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次达到500万,冰雪产业发展规模居西部前列。2020年8月,又传来陕西省三市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喜讯,未来将在入选城市推动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落实和开展试点工作。

2021年4月,西安入选“年度电竞城市”,在新兴体育产业领域奠定发展基础。2021年5月,“一带一路”陕西精品体育赛事——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被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在打造精品体育赛事工作方面得到国家认可。

综上所述,陕西作为引领西部发展的重要省份,在全民健身和十四运筹备的双驱条件下,应大力发展体育表演、体育旅游,刺激体育消费,在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成为体育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外开放,促进体育文化交流,发展冬季运动项目和冰雪产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西部地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相较于东部地区依然较少以及体育赛事过于专业化、缺少群众基础等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深度发掘和调动优质资源,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吸引外资外商洽谈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倡导以全民参与为重,保障体育消费基础,为陕西发展体育产业新经济奠定丰厚的软实力基础。

2 体育交流合作的重点

2.1 把握宏观方向,做好政策引领

将国际体育合作、区域体育合作纳入“一带一路”设计规划中,明确合作内容、确立合作项目、制订合作实施方案。将体育人文交流、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人才引进及流通4个涉及体育合作的领域及其实行原则在顶层设计时,融入设计方案中。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纵览的融合机制,注重不同国家或区域体育融合的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合作项目及安排实施,凸显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对“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发展起到的积极带动作用。

2.2 建立合作机制,吸纳优势体育资源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或地区拥有各具特色的体育优势资源,应以历史文化为背景打造体育旅游,带动体育经济;利用地域性体育赛事,拉动体育文化交流、促进薄弱项目发展;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域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体育科学研究,互通有无,助力竞技体育水平提升,最终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拉动地方体育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创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奠定优质的社会基础。

2.3 注重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发挥文化交流在体育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应着力挖掘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协调一致性,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增进中国与国际体育文化的交融。通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一方面展示陕西的诚意和实力,另一方面搭建民心相通的平台,打造开放的赛事,吸取和借鉴国际和地区办赛的成功经验,对外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精神内涵,引导正确的中国特色体育人文理念,继而增强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形成公平、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观。

2.4 打造精品赛事,引领体育赛事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体育赛事。例如,2015年举办的渭南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丝绸之路中国越野拉力赛等,这类比赛偏向专业化,民众参与难度大,参与人数相对较少,赛事影响力也大打折扣。立足民众易于参与、参赛人数多、赛事管理便于组织开展的角度,马拉松比赛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项体育赛事合作要点,如西安国际马拉松比赛已成为国际田联认证的金标赛事,具有国际化的影响力,每年吸引诸多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职业马拉松选手及爱好者。根据2020年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在赛事数量方面,中国马拉松赛事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共举办赛事1828场,较2018年增加247场,同比增长15.62%;累计参赛人次712.56万,较2018年增加129.56万,同比增长22.22%。陕西2019年共举办51场马拉松赛事,较2018年增加6场;西安办赛27场,较2018年增加5场[1]。利用体育赛事合作,进一步提升打造“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使以马拉松运动为代表的跑步运动及相关产业成为引领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弘扬地方文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升级的新动力[2]。

3 陕西加强体育交流合作的策略

3.1 注重“质”变,建立核心品牌赛事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近年开展逐渐增多,在众多赛事中,政府和社会集中力量应注重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符合陕西特质的核心品牌赛事,寻求由“量”向“质”的转变,利用核心品牌赛事作为发展体育精品赛事的基础,据此逐步扩大办赛种类和规模。另外,建议在赛事中深度融合陕西文化内涵,如西安作为赛事举办方,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赛事中融入人文历史展览,同时可以拉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开发一批秦岭体育旅游目的地;借助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在榆林开展汽车、摩托车越野赛;西安、汉中依托秦岭自然资源开展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将陕西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串联,举办城市自行车赛;还可以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融入中国武术、陕北腰鼓等人文特色项目,增进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

3.2 打造体育产业新经济模式

体育作为地方发展建设不容忽视的“软实力”,也同样通过体育产业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链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才能实现体育运动与居民消费资源的有效衔接。依据国家和地方体育产业统计公报,2018年陕西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以年营业收入123.43亿元,位列陕西体育产业收入第一,占11个产业大类全年总收入的54.82%;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以39.88亿元位列第二,占11个产业大类全年总收入的17.71%[3]。陕西可以借助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的领先优势,充分调动“一带一路”已形成的高效、便捷的基础产业网络,建立融合线上线下的体育产业新经济圈,打造跨境体育生产销售产业园区及配套的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加强精准对接和深度合作,实现新的产能分配,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4]。

3.3 关注新兴体育项目业态

在“健康陕西”“体育强省”方针的指引下,陕西近年对体育投资创历史新高,加速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全民健身持续热潮。另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众对生活质量产生了更高需求,促成消费观念的转变升级,加之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陕西迎来了体育转型发展“元年”,刺激体育消费升级,催生全新体育业态。当下,电子竞技、卡丁车、攀岩、射箭、马术、滑雪、击剑等一系列小众的新兴体育休闲项目正在受到“80”“90”一代社会中坚力量的追捧,成为新兴体育消费的主要项目。在国家统计局2021年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年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高达37.2%[5],参与体育健身锻炼减少疾病发生、增强免疫力,倡导全民健身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十三五”期间,中国体育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介绍,“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的增速都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6],预计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或将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呈现出强劲的爆发力,“十四五”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体育产业爆发式增长期。

3.4 利用全民健身,巩固体育消费基础

充分利用陕西作为西部地区首次举办全国大型赛事的重要机遇,展示陕西作为引领西部迈入体育强省、以西安为代表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2016年,陕西作为唯一申办并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权的西部重省,在筹备期间,保证开源节流的前提下,新建了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这些场馆的建成为后期承接地区性、国际性体育赛事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外,借助全运会举办之势,全民健身运动也掀起热潮,陕西省落成八百里秦川渭河沿线全民健身长廊重大文化项目,陕西省体育局借助此项工程的优势,以点带面打造了“美丽乡村”农民篮球赛、“美丽渭河动起来”自行车赛、“丝绸之路”公路自行车赛、国际篮球邀请赛、杨凌马拉松等一系列民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全民健身赛事,既营造“健康陕西”“健康西安”的良好全民健身活动氛围,倡导健康愉快的大众生活模式,又为渭河流域各市(区)带来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促进了体育消费。

3.5 深挖体育旅游优质资源,开体育合作共赢之局

以体育赛事承办、全民健身休闲活动开展为基础,打造一批具备陕西人文历史内涵的融合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体育旅游胜地。中华民族体育观融合了身体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加之陕西历史名城的深厚人文背景,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互利共赢的共同目标,开创风土人情特色游,通过体育旅游达到产业互通、民心互通和文化交流的目的,是陕西加强体育交流合作具有价值的领域。时下,一些体育旅游公司或体育旅行社组织的出国观赛体育游,受到体育爱好者的追捧。2021年“五一”假期,游客出行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规模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旅游市场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这为陕西特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一带一路”旨在实现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强体育交流合作也应以“五通”为目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体育合作时,应向内挖掘陕西特色文化与体育支柱产业,向外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不同的体育资源,联通体育产业刺激消费,实现互通互联、共赢互利。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体育合作与文化交流,扩大合作领域,对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陕西
体育赛事版权的理论困境及其突破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