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目标的高校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2021-11-22 05:37
现代英语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岗位目标

郭 敏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人才更加渴求,对英语人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适应岗位职责的各方面技能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市场人才需求。但是高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时,英语教学与职业需求衔接还不够紧密,以致出现重专业能力、轻职业教育情况,不仅降低了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还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开展高校英语教学,要以实现就业目标为导向,对英语教学进行优化改进,在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英语人才基础上,推动高校教育事业获得更进一步发展。文章围绕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从贯彻学以致用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英语课程体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打造双师型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教学方法,期望可以发挥参考作用。

二、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从培养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英语人才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理念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校开展英语教学依然存在过于关注学生成绩情况,并且整个教学内容均围绕专业课程展开,与社会英语人才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仅无法保障最终英语教学效果,还不利于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对高校教育教学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高校英语教学工作才能够科学有序地展开,然而联系实际发现,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并且侧重对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英语人才进行培养,对岗位职业能力缺乏重视,无形中也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课程内容有待优化,课程涵盖英语知识内容十分有限,并且侧重于理论知识讲述,很少涉及岗位实践内容,只能促进学生英语专业能力提升,无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有效培养,相应就业目标也就无法顺利达成。第四,教学活动过于单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培养,仅仰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需求,对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与运用,基于就业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也能更好达成。第五,实践体验机会较少,现代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需求增加,且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英语教学更为强调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对口语、听力等教学比较忽视,并且学生的实践体验机会比较少,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第六,教师队伍水平较低,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高校英语教学时,在实践能力、岗位经历等方面,当前英语教师队伍还存在许多不足,无法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朝着就业目标方向进行改革创新,实际英语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三、基于就业目标的高校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一)贯彻学以致用教学理念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若继续沿用以往教育教学观念,不仅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所培养人才也不能满足实际的社会岗位需求,这就要高校坚持与时俱进,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贯彻学以致用理念,促进英语教学与实际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基础带动整个英语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得到协同培养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毕业后实现更好的就业,还能促使高校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并为高校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推动英语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地展开,简单来说就是高校英语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英语能力,又要侧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水平,并且实际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实践中,高校可以深入人才市场,对新时期各行业开展工作对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细致了解,并围绕自身英语教学实际,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及时调整,涉及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也做出对应优化,以更好地满足高校英语教学新需要,并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达成。

(三)优化英语课程体系

为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高校就要跟进时代步伐,对英语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英语实践运用机会,助力学生英语综合实力的提升。实践中,可以对高校英语教育模块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在大一阶段侧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课程知识进行教授,在大二大三阶段则引导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专业能力,在大四阶段就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英语课程,引导学生在就业实践中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掌握更多职业能力以顺利就业。与此同时,对当前英语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在适当降低语言知识和理论教学比例的同时,提高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并积极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引入更多课本之外的英语知识和实际岗位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当前英语课程实践内容的空缺,还能为学生学成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仅仰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顺利、高效达成,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对更多新型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同时,整个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提高。具体包含:第一,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对课堂教授英语知识内容对应情景进行模拟,并围绕英语知识、能力和素养教学目标,层层设置多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跟随情景展示内容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第二,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开展英语理论知识教授过程中,围绕实际工作内容,筛选一些经典工作实践案例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其掌握更多岗位工作技能,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第三,微课教学法,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实践中教师可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英语教学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并围绕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等教学要求,筛选对应知识和案例,对微课进行制作,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下载学习。通过平台教师也能对学生学习掌握状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获得信息作出调整,在更好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使学生的英语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等得到协同发展,所培养出的英语人才也会更加贴合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实际需要。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基于就业目标的高校英语教学,仅仰赖课堂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是无法实现的,还要围绕促进学生更好就业,组织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实践中,高校可以与对外企业展开密切沟通与协作,在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更多就业信息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岗位实习机会,并让他们在实践交流中清晰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辅助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有效弥补与完善。另外,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英语欣赏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业务模拟等活动,并依托先进信息技术,对不同岗位工作开展需要具备的综合英语能力进行仿真模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

(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达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还要一支更为专业的教师队伍从旁提供支持。高校应以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为目标,引导教师群体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更好适应当前英语教学工作需要,并且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学习和应用新型教学方法,助力教学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另外,定期委派学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加深对未来学生就业环境和岗位工作了解的同时,也能将这些内容融入实际教学中,在推动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同时,为学生以后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四、结语

从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英语教学与实际就业衔接不够紧密,以致学生无法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岗位工作中。为改善这一状况,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就要以就业为向导,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英语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活动等措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岗位目标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