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会话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2021-11-22 05:37武刚卫
现代英语 2021年8期
关键词:会话准则含义

武刚卫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8)

一、引言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随着会话含义理论在1967年提出,得到了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语言交流中的具体目的,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必须达成默契,双方所遵守的原则就叫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违反它时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也就是间接意思,人们常称之为“言外之意”。文章分析日常会话中为了实现会话含义而违反合作原则的语用情境。

二、合作原则

Grice认为语言交流是人类理性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之一。合作原则要求在语言交流中每个参与者的话语与会话的目的相一致,谈话双方持有共同的愿望相互合作,以便理解对方的意思而实现成功交流。合作原则包含以下四条准则:

(一)数量原则

(1)根据要求使所说的话提供足够的信息。

(2)所说的话不要提供超出要求的信息。

(二)质量原则

尽量说真话。

(1)不要故意说假话。

(2)不要说没有足够依据的话。

(三)关系准则

说话要有相关性。

(四)方式准则

说话要清晰。

(1)避免说不清楚的话。

(2)避免说易产生歧义的话。

(3)说话要简洁。

(4)说话要有条理。(胡壮麟,2013)

如果人们严格遵守以上合作原则的准则,在交流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听话者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使得会话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引起沟通困难和误会,抑或是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合作原则解决了语义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三、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人们会遵守合作原则的准则。然而,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些准则,未必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意思,而是间接地、模糊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导致听话者必须通过努力才能理解说话者的深层含义。听话者必须超越会话的字面意思,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并推断隐含的意思,Grice称之为会话含义。会话含义理论根据语境和各种相关知识,从字面意思中推断话语的真正含义,并对话语的目的进行推断。Grice认为违反合作原则的任何准则都会在特定语境下产生特定的会话含义,不仅不会影响交流而且会产生特殊意义和特有效果,以实现各种语用功能。

(一)违反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谈话双方根据交流目的向对方提供所需的信息,信息量应该符合要求。通常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会遵从这个准则而持有合作的态度,以便会话更加顺利地进行,交流更加成功。简言之,一方面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尽可能满足听话者对信息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说话者又不能超出所需信息量的要求给出与会话目的无关的信息。

例1:

A:When is Tom's birthday party?

B:Sometime next week.

在这个例子中,B的回答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显然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一条。有两种可能:一是B确实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而必须违反数量准则;二是B其实知道确切时间,但拒绝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他的回答暗示出“我不愿意告诉你确切的时间”这样的含义。

例2:

顾客:请问有暖壶塞吗?

售货员:我们这儿没有,你可以往前走,左拐那条街上的老王日用百货店看看,那里或许有,前些天有人从那里买过。

根据数量准则第二条,这里的售货员只需回答“没有”就可以满足当前会话的目的,售货员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顾客的需求。然而,这种过度提供信息并不违背合作原则的基本精神。其实,只要超出听话者要求的话语仍然与话题相关和谈话方向相符,就不算违背合作原则的精神。

(二)违反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要求会话双方要诚实、真诚地说话,但在实际会话中说话者可能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违反这一准则。违反质量准则通常会产生讽刺、隐喻、夸张等语用修辞效果。基于此,更加含蓄的言语才能够产生更生动的和更有力的表达。

例3:

A:I can pass the driving test.

B:Yes,and pigs can climb trees.

在这个例子中,B显然违反了质量准则,但达到了更深刻、更鲜明且含有讽刺的表达效果。B没有直接表明自己不同意A的盲目自信,而选择了一种讽刺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即A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要在话语字面意思之外寻求衍生的语用会话含义,从而达到交流目的。

例4:

顾客:这款空调制冷效果怎么样?

导购:瞬间从非洲到南极。

非洲和南极相距甚远,导购的回答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了质量准则,却很好地说明了空调强大的制冷功能。这样的回答能够唤起顾客丰富的想象力,给予其身临其境的感觉。非洲是炎热的,南极是寒冷的,一旦拥有了这款空调能瞬间让人从非洲炎热的状态进入南极寒冷的状态,把该款空调的制冷效果表达到了极致,以便促使顾客购买这款空调。

(三)违反关系准则

关系准则要求说话双方紧扣话题,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语。很多时候会话表面上违反了关系准则,但在本质上和话题是相关的,听话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推断出其中深层的会话含义。日常会话中,违反关系准则通常给人一种感觉:回答看似奇怪,实则不然。

例5:

A:I have a bad cold and I want to see a doctor.Can you recommend one?How about Dr.Smiths?

B:The best thing for him is the very beautiful decoration of the clinic.

A患重感冒打算去看医生,想知道Smiths医生医术如何。B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关系准则,没有直接评价该Smiths医生的医术,却说诊所的装修非常漂亮。B巧妙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除了诊所装修漂亮外其他都不行,强烈地讽刺了这位医生的医术水平。

例6:

刘能:啊呀,知道周瑜是咋死的不?

刘英娘:老周家鱼,咋死的呀?养挺好吗不?(电视剧«乡村爱情»)

在刘英(刘能的女儿)、刘英娘和赵四(刘英的公公)分别三次惹刘能生气后,刘能想到三国时期周瑜被气死的故事,并问刘英娘周瑜的死因以表示自己都快要被气死了。刘英娘没有注意到刘能在说三国时期的著名大将周瑜,却想成了周鱼(老周家鱼,姓周的人家养的鱼),因为她对相关历史不清楚。汉语里周瑜和周鱼发音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刘能和刘英娘的对话违背了关系准则,产生了极大的幽默效果。

(四)违反方式准则

日常会话中方式准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要求要清楚地说话,以便会话能够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地进行下去。然而,违反方式准则能够产生幽默、歧义、双关等,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达力。

例7:

A:My boss does not appreciate me.Does yours?

B:I have no idea.He has never mentioned you.

A的问句中“Does yours?(你的老板呢?)”具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你的老板欣赏你吗?”,或是“你的老板欣赏我吗?”。A无意间违反了方式准则的第二条“避免说引起歧义的话”,尽管B知道A的意思是前者但抓住了歧义这一点给出了一个聪明的回答。暗含的意思可能是自己的老板也不欣赏自己,也许他没有给出清楚的表达是想给自己留些面子。

例8:

(顾客买东西时对摊主恶劣的态度不满)

摊主:你想咋地?还想吃了我?

顾客:我是回族。

这里顾客的回答表面很晦涩,然而,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这位顾客的真正意思,即“我不吃猪肉”。这位顾客故意违反了方式准则,在不失大体的情况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摊主的不满。

四、结语

在日常会话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遵守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同时又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时不时被违反,恰巧就是这种违反使得日常会话不枯燥,从而产生幽默、讽刺等有趣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会话时应该充分利用违反合作原则来表达特殊会话含义,提升会话效果。

猜你喜欢
会话准则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QQ和微信会话话轮及话轮转换特点浅析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用绘画导入英语教学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年龄大小的种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