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湖南梅山武术活态传承路径选择

2021-11-22 11:22袁志超彭成根曹庆荣
武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活态梅山体育项目

袁志超 张 清 彭成根 曹庆荣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1 湖南梅山武术、活态传承

1.1 湖南梅山武术

现存的武术拳种中被称作“梅山武术”的共有两处:一处是位于江浙一带的水浒名拳—梅山武术;一处是本文所指,流传于湖湘大地的传统武术流派—湖南梅山武术(下文均简称梅山武术),也是湖南现存最为完整的地域拳种。在历史的进程中梅山武术的发展依附于频繁的战争而又得以历练升华。梅山武术分为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常见的有猛虎下山、梅山八卦掌、梅山板凳等拳术,习者要把握“神、气、意”三重境界,加以领悟,方能贯通。梅山武术动作形式古朴、风格独特、项目繁多,有强身健体、调气修身的功能,逐渐成为一项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因梅山武术盛行之名,湖南新化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梅山武术发展至今,俨然成为湖南武术一个代表拳种及湖南梅山文化的象征。

1.2 活态传承

笔者以“活态传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活态传承经由活态文化、活态保护、活态流变等关键词的内涵渐次演变而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应用较多,此外,民俗学、音乐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均有此概念的涉足及针对性的解释。因此,国内关于具体的、统一的活态传承概念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毋容置疑“动起来”的活态传承与通过技术手段的挖掘、博物馆的建立等封闭式保护及可视化手段记录的“静态保护”是有区别的。查阅文献查阅发现,百度百科给的定义:“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及发展的原始环境下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1]陈炜等人认为活态传承是基于非遗的流变性特征,在文化传承与原真性保护的原则下,通过对传承人、文化生态空间等要素的保护,最终实现非遗融入民众生活日常的一种保护理念。[2]高小康指出活态传承像生物的传承演化,不能仅靠原始基因及其他要素发展,要适应新的文化土壤,是随着文化生态演替而进行发展的过程。[3]张舸等认为活态传承要适应新坏境,在创新中传承,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实现“静态”向“活态”传承的转身。[4]以上观点在活态传承的本质属性、保护原则上有清晰的表述,但活态传承特征的系统性还不够深入,时代感还有待提高。经过分析归纳、总结本文认为:活态传承应立足于传承本体特有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把握本体的动态性、本真性、功能性等特征,从整体出发去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在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服务于人民身心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夙愿的一种传承理念与活动。

2 湖南梅山武术活态传承在新时代的价值

2.1 传承传统体育项目,弘扬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农耕文明中的包裹下,劳动人民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时间的记忆、历史的延续、时代的创新和发展。[5]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特有的身体活动、礼仪制度等因素组成的符号体系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梅山武术朴实无华、勇猛刚烈的动作套路与其坚忍不拔、不屈不饶的精神文化内涵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富含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梅山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对传统体育自身而言,还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都有着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以来,“文化自信”被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等做过重要讲话。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自信,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体育文化应当承担起时代责任与使命,梅山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文化象征性的符号载体,既是对自我项目的传承,也是对文化自信要求的实践。因此,在新时代国家“强起来”的历史新起点,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面对新形势与挑战,如何保存本真性及原生态的生存空间;面对时代的变迁,如何在政府、企业、学校等多主体的参与下要进行动态性创新与多方位的功能性应用;传承好优秀体育项目,更好的促进民族体育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自身价值的发挥与弘扬。

2.2 实现传统体育功能,丰富人民群众生活

发源于民间,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民众有着天然的亲密感,一直以来丰富的功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比如说梅山武术发展早期,在原始的生活坏境下,狩猎捕食的生存手段和抵御外族的防御功能得以体现。2019年6月关于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随着“健康中国2030”“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体育发展被上升到新高度。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离不开体育运动的支持,在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方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本土化传统体育的价值功能更符合我国民众参与体育锻炼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体育运动的同时,更要促进传统体育的发展。梅山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具备健身、经济、娱乐、竞技、教育、观赏等多方面社会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梅山武术具备的“神、气、意”的特点在体育产业上能够进行价值功能的提炼,创造性开发与养身、康乐为主题的休闲体育,养生保健服务产品,满足亚健康人群的需要,为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建立了经济支柱。

3 湖南梅山武术活态传承在新时代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3.1 梅山武术活态传承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时代的变迁,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消失的危机。梅山武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梅山武术的内容与形式正面临着挑战。[6]梅山武术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和政府开始予以保护重视。梅山武术活态传承在今天有着新的变化。梅山武术的练习群体从少向多转变,一开始受限于经济,认识偏差等原因,许多家庭认为:“学这个东西是不务正业的,还不如去广东打工”因此,梅山武术的练习群体从家庭、村落、街道转向单一爱好者的学习,梅山武术拳民群体从量上开始减少。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梅山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又回到公众视野。访谈时,梅山武术传承人王小斌介绍:新化县传授梅山武术的武馆现在就有近200家,同时新化县也成立了梅山传统武术研究所。由此可见,当地的传承主体在传承意识上不断增强,梅山武术的练习群体从量上不断增加。梅山武术的传承领域不断丰富,自1984年,新化县被评为省级“武术之乡”称号,新化县、镇武术协会、武馆相继成立,至今以辐射到邵阳、隆回、涟源、娄底等周边地区,在社会中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如今,梅山武术走进中小学校园课堂,每年下半年会定期开展“梅山武术进校园”教练员培训班等活动,校园也成立高水平运动队,例如:以梅山武术为特色开展办学的东方南北文武学校,更是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梅山武术产业发展良好,梅山武术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结合舞蹈动作、音乐艺术等多元素进行套路创编,先后在省内武术节、晚会等活动中开展演出。另一方面衍化成当地旅游资源特色内容,梅山武术与旅游文化节、户外运动会等活动相互融入。

3.2 梅山武术活态传承的困境分析

在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今天,梅山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变化,第一阶段:保存阶段,梅山武术自2014年被列入非遗名录所采取的挖掘、认证、记录,有效保护了梅山武术这一拳种的非物质形态,就像灭绝的植物体保存留下了后代可续栽培的种子。第二阶段:保护阶段,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梅山武术正从非遗的保存向保护转变,今天更多的是以传承、传播、发扬为目的的保护阶段。通过对梅山武术传承历程的分析,梅山武术在今天所面临的活态传承困境更多的属于保护阶段的范畴。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文化生活、体育锻炼等方面给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带来了新的局面。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在满足新时代要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这些作用的体现并非偶然,在传承过程中存在以下困境:(1)梅山武术现有传承推广活动、市场化经济行为主要以官方组织机构为推手来组织活动,益导致梅山武术的市场化动力不足,参与市场主体太少,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深度不够,导致运动休闲及赛事表演等方面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2)梅山武术在校园的教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参加短期培训班,学习一到两套基本套路及基本理论知识,便回校开展教学,这种急于求成的方法易导致教师对梅山武术的掌握缺乏深度;另一种是校园招聘临时的武术教练入校教学,在教师质量上有所保证,但由于非校内正式员工,教练主动性、稳定性、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就会形成梅山武术教学片面化、碎片化的现象。比如有些校园活态传承活动的开展就是从梅山武术套路中提取最简单的一部分进行教学,这就缺乏对梅山武术完整性的把握,活态传承系统性的学习。(3)梅山武术在养身、康乐为主题的休闲体育,养生保健等领域参与较少,因此梅山武术的健身、健心的价值功能提炼还不够,没有去适应多层次、多需求的参与人群,造成许多人想参与却融入不进去的窘境。

4 新时代湖南梅山武术活态传承的路径选择

4.1 落实国家政策,强化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路径

梅山武术兴起于乡村社会,乡村的社会环境、人文历史给予了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因此,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顺应国家的战略要求,利用好自然环境、民族乡村风貌、风俗习惯等资源,以民俗运动会、节庆体育节、乡村旅游乃至以现代潮流运动(如马拉松赛事、定向越野)为载体,对梅山武术进行积极的推广与传播。以龙狮运动为例:江苏西来桥镇抓住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以龙狮运动为载体,举办了龙狮比赛、龙狮文化论坛、龙狮摄影大赛等活动,通过精心组织与品牌塑造,龙狮运动在当地蓬勃发展,西来桥也成为了独具魅力与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小镇。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湖南新化也曾举办过中国大熊山精英挑战赛、“蚩尤故里,武术之乡”文化展演、新化山歌大比拼、紫鹊界年俗闯关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但是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高,梅山武术要抓住机遇,借助乡村振兴、“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东风,依附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来打造文化品牌,培养民众的参与意识、加深民众项目传承意愿、扩大社会影响力、强化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

4.2 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焕发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活力

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梅山武术现有的体育社会组织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活态传承中的体育社会组织往往是非政府行为,非公益性组织,因此,在组织制度、规模大小、物质保障、经济来源等方面存在不稳定性和难以壮大的情况。梅山武术现有的体育社会组织主要以武术协会、拳馆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开展活动维持自身的发展,其情况也不容乐观。体育运动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民族传统体育如此受到重视的今天,梅山武术要跳出体育来把握活态传承的方向,在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中,要积极吸引社会企业、商会的参与,为发展注入市场经济活力;要努力探索“体育+旅游、体育+科技”的组织结构建设,开发梅山武术的经济效益;要充分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与高校合作,建立梅山武术传承基地、梅山武术文化研究所等组织,为活态传承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在体育传媒、影视制作等方面也要积极建设参与团队,完善梅山武术传播体系。通过体育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稳定性、多样性才会逐渐增强,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才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4.3 融入校园体育内容,完善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体系

教育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渠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延续与经验智慧的结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发展都要有高度的自觉性。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指出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通过课程、社团、工作坊等建设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梅山武术在当地中小学校园的开展已经有过一段时间,举办了梅山武术进校园、教练员培训班、武术段位制等活动,成效也非常明显。但是,梅山武术对自身要有更高的时代要求,梅山武术校园的活态传承要完整而全面:一方面,梅山武术校园的活态传承要适应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土壤,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修改,既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梅山武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系统性、完整性要得以强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的培养方向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目标制订。与此同时,校园传承中纯粹的武术体育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教育价值有限,在形式上也显得单一,梅山武术是在梅山文化的基础下滋养而成,梅山武术的校园传承不单单课堂上要有,更广泛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内容也要涵盖,通过社团组织、体育运动会、校园文化展等活动来展示梅山武术风采,让学生在梅山武术文化熏陶下,学习运动技能,继承武术精神。

4.4 组织多层次竞赛,丰富梅山武术的活态传承群体

现代的竞技体育运动主要来源于西方体育项目,西方竞技体运动不管是从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都影响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作为地域特色浓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想与之抗衡,着实有些费力,但是西方体育项目的赛事制度、规则、精神等元素确是传统体育项目活态传承发展可吸取的时代养分。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大的今天,梅山武术要模仿、学习与自身相关性较高的竞技体育的组织、制度、规则、商业运作等优势,对梅山武术进行系统性、完整性、功能性挖掘,完善梅山武术的竞赛机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开发价值的体育赛事IP,打造多层次、立体式、高质量的竞赛活动,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同时,要有计划地组织全国、省、市、县、甚至镇、村的多式多样的梅山武术竞赛活动,放宽比赛主办的主体,引导和激励社会体育组织、企业等来举办多层次的梅山武术比赛,以此达到激发传承人群主动性,带动参与人群积极性,给人民群众提供不同活动赛事的自我展示魅力的平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与对健康生活向往的夙愿。

猜你喜欢
活态梅山体育项目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梅山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活态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