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项目数量梳理研究

2021-11-22 11:22王令智郭振华
武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竹马舞狮志书

王令智 王 芸 王 浩 郭振华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019年7月课题组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制作研究》,需要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标注到数字化地图中。这就要求课题组首先要搞清楚我国有多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哪些项目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这部志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是由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与中国体育博物馆联合编纂,广西民族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一部志书。此志书收录了我国56个民族包括古代已有的、现代仍流传或已失传的数百种传统体育项目;记述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渊源流起,发展演变之沿革,反映其开展情况,在人民生活中之影响,为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推向世界提供历史借鉴,也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的张彩珍在志书序言中评价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的出版,是我国体育工作,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中的一件可喜的事,值得祝贺。[1]也许,让编著者没有想到的是此志书中收录的977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很多学者、读者当作官方权威数字加以引用和研究,[2][3][4]让许许多多的学者和读者认为我国只有977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已深入人心。为了搞清楚我国是否只有977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题组带着这个疑问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以下简称志书)进行了深入整理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志书中有众多的项目被省略和遗漏。

1 被省略的项目

1.1 武术、棋类、气功与养生健身法类

志书明确指出:武术、气功、养生健身法、棋类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内容广博,史籍浩瀚。为避免比例过大,内容过繁,便采取了史详志略的原则,做到基本上能反映其全貌即可。对重要的武术拳种流派、器械及其功法特点,只作简单介绍,[5]这就说明武术的种类在这部志书中不周详。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武术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查明我国的拳种有129个,拳械套路则多如牛毛。仅《江苏体育志》资料记载在江苏省流传的拳械套路达 2344个,可见武术类的体量是多么庞大。[6]而志书收录拳械共计156种。志书中收录的棋类、气功和养生健身法分别为90种和11种。课题组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出弹棋、安连儿、八眼枪、达木卡棋(王棋)、百方成条、摆方棋、夏合麻特、六子连、九子连、九连、方连、围连、恰特玛·卡塔尔、东乡族七路方、三路方、围猪、撒拉族挤方、棋弈、和尚棋、鲍格棋(鹿棋)、九宫棋、沙塔拉等棋牌类项目361项,八宝金刚功、八段锦、亳州五禽戏、藏气功、禅密功、赤须子养生法、纯阳功、崔洗髓金经殄、大雁气功、道家气功等78项。从以上数据中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1.2 民族舞蹈类

舞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体育活动,简便易行,刚柔优美,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传统舞蹈的健身作用在《吕氏春秋》中就有“作为舞以宣导之”以及《阴康氏》中的“引舞以利导之”的记载,说明早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舞蹈的健身价值,并利用舞蹈来进行身体锻炼。志书虽然认可舞蹈的健身价值和作用,[7]但只收录了跳鼓、猴儿鼓舞、拉鼓、接龙舞、跳狮子、打花棍、耍狮、金钱棍、耍龙、耍狮子、跳花灯、舞狮、跳斑鸠、翡翠舞、花棍舞、人龙、霸王鞭、播公(打长鼓)、仗鼓、耍火龙、肉莲花、撒尔嗬、舞板凳龙、地龙、跳红灯、象脚鼓对踢、打花棍、钱铃双刀、舞铃刀、弄狮、弄龙、高台舞狮、耍象龙、蹬窝罗、跳嘎、舞龙、战鼓、秧歌、花钹、腰鼓、旋鼓、踢鼓拉花、踢鼓子、凤阳花鼓、扑旗舞、胡旋舞、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胡腾舞、乘肩小女舞、兰陵王八阵曲、秦王破阵乐等60余项舞蹈项目。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舞蹈项目,据统计,仅云南境内现存的民族舞蹈就有300种;就民族而言,藏族有果谐、堆谐、囊玛、达谐、果卓、热巴铃鼓舞、色玛卓(大鼓舞)、卓谐(腰鼓舞)、羌姆(跳神)、噶尔、康谐、贡嘎尔鼓舞、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在这些舞蹈中,即使是同—种舞蹈各地的跳法和表演程序也不尽相同。而这些民族舞蹈在志书藏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皆没有提及。

1.3 鼓类

鼓是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即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又有很好的健身效果。鼓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鼓舞。课题组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出阿昌族象脚鼓舞、曹屯排鼓、八面锣鼓、八仙鼓、八阵鼓、巴象鼓舞、棒鼓舞、背灯挎鼓、蹦鼓舞、扁鼓舞、蹩鼓、宾鼓舞(跳咋神)、博山锣鼓、布依竹鼓舞、背鼓子、布朗族蜂桶鼓舞、藏族螭鼓舞、车鼓舞、冲鼓舞、铳鼓舞、楚鼓舞等462项鼓类项目。而志书中只收录了腰鼓、旋鼓、踢鼓拉花、踢鼓子、仗鼓、象脚鼓对踢、战鼓、跳鼓、猴儿鼓舞、拉鼓等10种鼓舞。

1.4 舞狮类

舞狮历史悠久,最迟在唐代时已在宫廷、军旅、民间成为盛行,并逐渐形成北狮与南狮两大派。志书在收录项目时,提出“重要文娱性较强的文体活动,如舞狮、舞龙、风筝等,分别不同情况,着重记述部分地区、民族项目的特点部分,以免过多重复。”因此,志书只收录了高台舞狮、耍狮子、舞狮(壮族)、跳狮子、舞狮(苗族)、狮子登高、弄狮等7种,而课题组收集、整理出花鼓狮子、白象狮舞、边狮舞、草塔抖狮子、打麻狮子、地狮子、地游狮舞、斗牛狮、高脚狮、高跷虎狮等项目多达182项。

1.5 舞龙类

民间舞龙早在汉代就有壮观场面的记载。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民间的龙舞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近世,遍布南北各省皆有舞龙的风俗。课题组收集、整理出荷花龙、安罗汉龙、海安苍龙舞、滚珠龙、鞠龙、宾阳舞炮龙、布袋龙、苍龙、沧江白龙、怒江青龙、潮连纱龙等303项项目。而志书收录了耍龙、旱龙、水龙、耍板凳龙、跳龙、舞龙头、人龙、耍火龙、黄龙、黑龙、青龙、滚火龙、舞板凳龙、地龙、舞草把龙、地龙、弄龙、龙灯、耍象龙、舞龙、布龙、草龙、香火龙、灯龙、板凳龙、长板龙、黄龙、青龙、黑龙、白龙会、抬龙、滚龙、竹圈龙、青龙、花龙、百叶龙、夜龙、鸭子龙等38次项目。其中,旱龙、水龙、耍板凳龙、跳龙等是在耍龙项目介绍时出现的;黄龙、黑龙、青龙、滚火龙是在介绍耍火龙时出现的;布龙、草龙、香火龙、灯龙、板凳龙(长板龙)、黄龙、青龙、黑龙、白龙会、抬龙、滚龙(竹圈龙)、青龙、花龙、百叶龙、夜龙(鸭子龙)等是在介绍舞龙项目时出现的。学者们在做统计的时候,只统计了耍龙、舞板凳龙、舞草把龙、地龙、弄龙(龙灯)、耍象龙、舞龙、舞龙头、人龙、耍火龙等10种项目。

2 被遗漏的项目

二鬼扳跌、大头舞、跑驴、竹马、鹬蚌、背婆等众多流传较好的项目在志书中根本没有被提及。扳跌类活动由传统体育“乔相扑”演化而来,形成于清朝道光末年(公元1820年)前后,集体育与艺术于一身,独具艺术魄力;大头类项目用竹篾铅丝或以泥土造型制成各种形象的人物面具,流行于全国各地,多在节日或庙会游行行列中演出;跑驴与跑竹马皆是将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或骑马状,故而将竹马与跑驴归为一类。竹马称跑竹马或逗竹马,早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唐以后,“竹马”发展成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形式,活动范围较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束鲜花;鹬蚌类舞蹈历史悠久,有鹬蚌舞、鹬蚌灯、蚌壳、鹬蚌相争、蚌壳精、蚌舞、蚌壳灯、戏蚌壳等不同的称谓,大江南北皆有分布,表现方式各有特点;背婆类项目实为一人表演,看上去俨然两个人,欢快温馨,分布较广。课题组整理出扳跌类40项、大头类30项、驴马类(踩竹马、对子马、竹马舞、小竹马、晓、纸马舞、壮族斗竹马等)165项、鹬蚌类(蚌舞、鹬蚌相争、戏蚌壳、鳖蚌舞、彩蚌、蚌壳灯等)64项、背婆类(背婆、张公背张婆、公公背媳妇、老姜背老婆儿、老背少、背妻、雪里梅、哑老背妻、哑背疯等)39项。除了上述项目外,还有担媳妇、单打脚、打水浒、垂钓、百步穿扬箭、跳大花、按鼻子、摆家家、逮猫猫等数以千计的项目没有被录入,就不再一一赘述。

3 结论

977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收录的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数字,而非国官方公布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数量。通过考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8996种或更多。

猜你喜欢
竹马舞狮志书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郎骑竹马何处来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舞龙舞狮进校园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舞狮
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
NO.5竹马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