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新疆高职学生的心理行为影响研究

2021-11-22 12:57马桂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防控

文/马桂芳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教育部及时发布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防治防控措施,积极疏导学生的心理,以便为人们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疫指导措施。根据相关心理研究指出,人们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因此,特殊情况下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让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得到有效防控。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根据其疫情期间的心理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的影响[1]。

一、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方面

在2020年新疆出现两次疫情的背景下,使得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担忧,为是否有规律的假期而担忧,更担心因疫情持续发展而影响日常生活。学生时刻担心害怕,甚至恐慌,害怕自己会在某个时间被感染[2]。因为疫情,学生不得不被封闭在家中或企业或校园,不能和更多人交往交流,不能出门放松心情,即使每个学生的防控意识都很好,但是仍旧害怕自己患上新冠肺炎,可以说此次疫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

(二)学业方面

在现阶段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学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关于学业方面,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在校的担心自己能否放假?在家的担心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后期怎样生活?下学期如何上课,等等。另外,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就会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就业?或者能否按时进行实习?

(三)生活方面

学生担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后期能否顺利返家或返校。同时,学生在家的生活作息不规律:不运动、不能出去购物、不能聚餐,这给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原本出去实习的学生也无法实习,许多活动都因此被迫暂停。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937年,加拿大学者塞里就提出了应激反应理论:当人们在受到外界的一些刺激时,人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反应。现阶段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人们所受到的一种外界刺激,人们主要受到的影响是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身体交感神经比较兴奋,相应的激素分泌也比较多,同时会引起人们血糖血压上升、呼吸速率加快等;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各种情绪反应以及自我防御反应、人们的应激反应等。人们的各种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焦虑、恐惧以及愧疚等。应激反应的出现不仅是因为某个事物的刺激,还可能和人们本身对刺激源头的理解、人们对产生刺激事物的处理方式等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处于17岁~21岁的年龄阶段,即青春期。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说,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群大多数心理容易出现变化,有时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成为高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主要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看到不断增长的病例都会担心。另外,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先学生可以去任何地方,但是现在因疫情不得不被困在家中或学校,活动范围受限,这就使得学生容易造成情绪困扰,从而引起焦虑心理。

三、疏导方法

对于学生因疫情而产生焦虑、担心的心理反应,如果能够及时地帮助他们做心理疏导,就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从而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相反,如果不能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就会使学生的负面情绪逐渐积累,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一)利用信息技术疏导学生

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学校可以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他们良好心态的培养。一是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新冠肺炎疫情正确的信息以及心理疏导的文章,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并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学院可以开通心理在线服务热线,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做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三是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给他们讲有关疫情防控、国家当前疫情的最新动态,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四是在不扎堆、不聚集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学生住校或是居家,安排学生开展科学合适的活动。例如:做饭比赛、手工作品比赛、写字比赛、疫情防控知识手抄报、微视频等一些比较有趣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不再过分地担心新冠肺炎疫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活动中,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3]。

(二)多方提高心理援助能力

在现阶段疫情背景下,心理疏导对学生的工作生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们应当增强自身的心理援助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情绪。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心理疏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帮助学生重新建立“确定感”

教师应当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了解,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疫情信息。在学生比较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时,教师们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安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在此期间,应当时刻与学生保持微信、QQ或电话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当学生出现和新冠肺炎相似的症状时,要及时鼓励他们联系社区到医院进行检查,了解好情况之后再确定是否进一步到大医院做检查,以此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

2. 扮演好倾听者角色

教师应当发挥好为学生普及疫情知识、树立信心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听取他们的困扰,多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静下心来正确地看待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4]。同时,告诉学生在此期间的担心和害怕的情绪是十分正常的,要努力克服这种情绪,教育引导他们不信谣、不传谣,鼓励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美好的期待,从而缓解他们的焦虑心理。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模式

对于封闭在校的学生,应深入师生中充分摸底调研,以既不浪费校园的宝贵时间,让学生有一定收获,又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为前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如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差的状况,加大听、说、读、写汉语强化训练,同时可以结合校内实训室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操练;针对学生吃饭、洗澡因拥挤而造成的困扰,可以依学院学生总数分几批错峰上下课、吃饭等。总之,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模式。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疫情背景下,学生应当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教师们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科学合理地安排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做好学生的开导工作,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6]。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认识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