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儿童游戏中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2021-11-22 15:46陈韦薇韦丽春
体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鸡头民族传统

陈韦薇 韦丽春

仫佬族儿童游戏中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陈韦薇1韦丽春2

(1.庆远镇中心小学,广西 宜州 546300;2.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仫佬族儿童是仫佬族的未来与希望,仫佬族儿童的健康成长愈来愈引起仫佬族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仫佬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儿童游戏,譬如打鸡头、凤凰护蛋、象步虎掌等,它们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同时,也传承着生活趣味与传统体育文化。文章对仫佬族儿童游戏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仫佬族儿童游戏具有形式多样化、灵活多变化、成本廉价化等特色,同时具有促进儿童德育发展、利于儿童智力发展、丰富体育课程等教育功能,还具有蕴含民族文化传承、强化民族认同感等社会价值。

仫佬族;儿童游戏;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社会价值

仫佬族儿童是仫佬族的未来与希望,仫佬族儿童的健康成长愈来愈引起仫佬族与社会的广泛关注[1]。仫佬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儿童游戏,譬如打鸡头、凤凰护蛋、象步虎掌、凤凰护蛋、棋类游戏等。它们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同时,也传承着生活趣味与传统体育文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儿童游戏曾让仫佬族儿童乐此不疲,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仫佬族传统儿童游戏已到了边缘化的地带,手机、计算机等新兴产品几乎占据了仫佬族儿童的课余时间,对仫佬族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仫佬族传统儿童游戏却能够发挥出特殊的功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1 充满童趣的仫佬族儿童游戏活动

1.1 打鸡头

打鸡头是仫佬族儿童经常用于锻炼臂力与学习丈量的一项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用鸡头尺击打鸡头仔而得此名,一般活动场地选择晒谷场或较宽的草坪。打鸡头源自一种仫佬族古代游戏,由人数相等的两支队伍参赛角逐,每队轮流进行。比赛开始时,用一根长约40厘米的鸡头尺,挑起一根架在地上称为“炉穴”的小洞上的木棒,这个木棒就是鸡头仔,把鸡头仔挑得越远越好。对方则在前方不远处进行阻拦,本方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接住鸡头仔,如果本方接住鸡头仔,则判对方输。如果本方没有接住鸡头仔,对方就将鸡头尺架于“炉穴”上,让本方将鸡头仔掷向鸡头尺,掷中者为获胜者。如果没有掷中,那么距“炉穴”30厘米内也算获胜。如果超过30厘米,那么挑者就有机会击打三次鸡头仔,看准目标将鸡头仔击向远方。从鸡头仔最后落地之处以鸡头尺丈量到“炉穴”的距离,计算出有多少厘米,在连续多个回合的竞技中,最后距离最长的一方为获胜者。

1.2 象步虎掌

象步虎掌是一项流传于罗城、柳城等仫佬族聚居区的传统儿童游戏活动,并且深受成年人喜爱。每当农闲之时,仫佬族成年人和儿童就会集中在村寨中的晒谷场上进行游戏。成年人希望在游戏中与对方比比力气、赛赛耐力,而儿童则希望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使自己的双脚犹如大象般粗壮、使自己的双手犹如猛虎般有力。

象步虎掌起源于仫佬族民间传说。在古代,仫佬族勇士勒爹上山打死了一只吃人猛虎,刚将虎尸扛到村口时,就被当地一个恶霸地主拦住了去路,而且说猛虎是他打死的。随后两人告到县衙里面,县官问勒爹猛虎是谁打死的,但还没等勒爹回话,地主就抢先说猛虎是他打死的,并且认为就凭勒爹的瘦弱身躯是不能打过猛虎的。勒爹听后不服气,要与地主进行比武取胜,谁力气大猛虎就是谁打死的。于是县官让二人双掌相对,比试二人的力气。勒爹利用巧劲顺势一推,地主就倒地不起,随后勒爹就赢了官司。至此后,仫佬族人民都来向勒爹学习臂力与腿力。象步虎掌的具体比赛方法是:在比赛前,先在地面划两道平行线,相距70厘米,即为“河”;比赛开始时两人各站一旁,双脚不可移动,并且二人掌掌相合,裁判令下后,双方各自发力使用巧劲,将对方推至移动而自己纹丝不动者为胜利,也可突然发力使对方站立不稳而移动,亦或等对方出掌时自己巧妙退让从而使对方失去平衡而移动。象步虎掌这项儿童游戏活动不仅是耐力的对抗,同时也是巧劲的较量,其不受场地设施的制约,也无需任何体育器材,将健身与娱乐集于一身,所以备受仫佬族儿童的欢迎。

1.3 凤凰护蛋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古老图腾,与其他民族一样,仫佬族也有着自己的专属图腾。凤凰作为仫佬族的图腾,在仫佬族人民心中有着无上的地位。现如今,仫佬族聚居区的许多地名都与凤凰有关,而凤凰的形象与符号也经常出现在仫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譬如家具、服饰、建筑等,此外还产生了“凤凰护蛋”这种儿童体育游戏。凤凰护蛋又名母鸡护蛋,是一项流传于都安、柳城等仫佬族聚居区的传统儿童游戏[2]。

传说在远古时候,仫佬族先人所居住的地方飞来了一只金凤凰,不久后下了三个蛋。自从金凤凰来后,仫佬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出了许多文官武将。天神得知后非常妒忌,于是派天兵来捉拿金凤凰。为了仫佬人能够永远幸福,金凤凰与天兵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护蛋过程中不幸被暗箭射死,死后便化成了今日的凤凰山,而凤凰蛋则化为了哆罗岭。为了纪念金凤凰,也为了能够让仫佬族的儿童永远铭记金凤凰的贡献,仫佬族村寨开始流行凤凰护蛋这一体育活动。凤凰护蛋的具体游戏方法是:游戏开始前,在平地上画上直径约为70厘米的圆当作“凤凰窝”,“凤凰窝”内放置若干鸡蛋般大小的石头为“凤凰蛋”,六人为一组,一人扮演“金凤凰”,其余则为“天兵”;游戏开始后,“金凤凰”两手支撑地面,身躯呈俯卧撑姿势来保护“凤凰蛋”,“天兵”通过各种方法将“凤凰蛋”夺走,“金凤凰”手脚转圈转动尽力护蛋,若“天兵”身体的任何部位被“金凤凰”触碰,则被淘汰出场;游戏时间结束后,若“凤凰蛋”没有被完全取走,那么“金凤凰”获得胜利,如果“凤凰蛋”被悉数取尽,则“天兵”获胜。“金凤凰”与“天兵”的角色可轮流调换。凤凰护蛋能够锻炼仫佬族儿童的臂力、腰力与腿力,可舒展他们的筋骨,增强仫佬族儿童的灵巧机智。

1.4 棋类游戏

1.4.1母子棋

母子棋是仫佬族儿童棋类游戏中的一种类型,通常由两人进行,“母”与“子”各位一方。母方有一枚棋子,子方有十五枚棋子,母棋放于中心位置,名曰“母窝”,子棋于棋盘四周边线放置,棋盘上方通向山口处留出空位。对弈开始后,若子棋反复围困母棋进窝三次,之后再将其逼于山顶,则判母方输棋。当子方棋子两头对等时,母方棋子可吃掉子方棋子二至四枚,以此消耗子方。若子棋不能有效围困母棋,则判母方取胜。母子棋应有子方先动,避免母方吃掉棋子,当母方棋子出窝后,若没有反复进窝三次,子方便不能进窝,也不能围困母棋;若母棋进窝三次之后,子方便可进窝,母方就不能回窝,则判子方胜。

1.4.2裤裆棋

裤裆棋亦是仫佬族聚居区流行的一种儿童棋类游戏。裤裆棋又名二子棋,通常由两人进行,双方各持子二枚,上下各为一方,用两种颜色区分。哪一方先动没有硬性规定。裤裆棋共有五个位置,中央交叉处为余地。若双方走棋时均没有出现失误,没有围困住对方,那么即为平局。如果一方出现失误,导致自己被围困无路可走时,则判定失败。

1.4.3喊三棋

喊三棋也是仫佬族儿童所喜爱的一种棋类游戏,通常由两人进行。喊三棋共有二十四个布棋点,双方各持十二枚棋子布于棋盘之上,用两种颜色区分。全棋共有二十四条三点一线,落子时按顺序各下一枚,一方下成三点一线时即可吃掉对方一子。吃掉的棋子拿走,其空位供其他子走动。由于走成三点一线时喊“三”,所以将其称为喊三棋。当一方只剩下两枚棋子时则判定为输棋,一般通过三局两胜决定输赢。

1.4.4三六九棋

三六九棋又名牛角棋,通常由三人进行。甲方选择一、四、七,乙方选择二、五、八,丙方选择三、六、九。棋盘上甲、乙、丙三方各有一枚可移动的棋子,用三种颜色区分,分别布于起点之上。三方各持三枚棋子,同时出子,若总和数为一、四、七,则甲方先走一步,若总和数为二、五、八,则乙方先走一步,若总和数为三、六、九,则丙方先走一步。若出现两子走在同一处的情况,后子可把前子“击倒”至起点,以先到终点者为胜利。

2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文化特征与教育功能

2.1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文化特征

2.1.1形式多样化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形式极为多样化。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电子游戏的娱乐作用被无限放大,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确能起到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但却对身体锻炼并无益处。与电子游戏不同的是,仫佬族儿童游戏能够让儿童真正活动起来,从而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3]。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形式极为丰富化,不仅有力量型,也有技巧型。譬如象步虎掌,这种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的游戏具有愉悦身心、加强运动的作用。除此之外,仫佬族传统儿童游戏有的在室内也可进行,譬如棋类游戏,更多的则在室内活动。这些传统儿童游戏可让儿童在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享受到友谊,同时也展示了自己,进而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仫佬族儿童游戏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它来源于儿童最为质朴心灵释放,有利于仫佬族儿童的健康成长。

2.1.2灵活多变化

仫佬族儿童游戏极具灵活多变性。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游戏适合多人进行,但人数不足时,儿童们也可以尝试对游戏规则进行修改。譬如打鸡头这一游戏,它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八个人玩,人数不足时甚至两人也可以进行。此外,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时间与地点也并非是完全固定的,譬如打陀螺、滚竹环等,不仅能在室外进行,也可在室内进行,并不会对游戏效果产生影响[4]。而在时间方面,这些游戏更没有明确的固定时间,不管是何种季节,只要愿意玩随时都可进行。在仫佬族儿童游戏中,儿童既扮演了参与者的角色,也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在游戏中儿童们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由此使这些游戏变得更具灵活多样性。

2.1.3 成本廉价化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成本非常廉价。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电子游戏已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游戏活动,这些产品几乎占据了儿童们的所有闲暇时间。并且,这些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成本也随之增高,手机、平板电脑、PSP的价格少则千元,多则甚至上万元。这对一个收入普通的仫佬族家庭而言,新兴电子游戏的成本远远超过家庭正常开支,已经成为家庭支出的负担,而在这些产品的不断更新中,儿童们之间的攀比心理也开始上升。与电子游戏不同的是,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成本极为廉价,所需道具非常便宜。譬如,凤凰护蛋游戏,其道具仅仅只需几个石头;打陀螺游戏,只需要陀螺和鞭子就可;象步虎掌游戏,则不需要任何道具。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成本仅在几元钱之内,这是任何仫佬族家庭都可以负担的。几元钱就能够让儿童们解放双手,让他们活动起来,并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节约思想。而对场地来说,电子游戏无法离开互联网,并且只有在较为发达的地区才能实现,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因为经济、地理条件等原因使得网络安装难以进行或正在进行,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开展电子游戏。而仫佬族儿童游戏与其截然相反,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很低,无论是城镇还是仫佬族村寨,任何场地都可进行。

2.2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教育功能

2.2.1促进儿童德育发展的功能

仫佬族儿童游戏具有促进儿童德育发展的功能。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儿童愈来愈沉迷于电子游戏当中无法自拔,他们与同伴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彼此间的关系随之冷漠,道德素质也越来越令人担忧。而通过蕴含道德教育的仫佬族儿童游戏,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无规矩不成方圆,仫佬族儿童游戏,譬如打陀螺、抢凳、飞彩、扯竹呼等,儿童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必然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并且必须严格遵守,这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规则思想,有利于儿童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德与法律[5]。仫佬族儿童游戏许多项目都是由许多儿童一同进行的,譬如抢凳、滚竹环等游戏需要儿童与同伴合作进行,如果要想获得胜利,大家必须共同努力,互相协作,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感,让儿童在游戏中明白胜负的决定因素,同时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2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功能

仫佬族儿童游戏具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功能。仫佬族儿童游戏并非是简单机械地体力运动,而是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又与儿童的生活环境有关,特别是心理环境。首先,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儿童的身体得到了锻炼,疲惫感得到了缓解,智力同样也得到了发展。除此之外,仫佬族儿童游戏自身就带有技巧性特点,强调注意力集中,譬如在打鸡头时就不能分散注意力,滚竹环就需要与同伴接力,打陀螺就需要一定的平衡力。这些游戏都离不开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与应变力,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其次,在游戏的活动中必然会需要体能锻炼与体力消耗。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从下一代抓起的思想可谓是深入人心,通过仫佬族儿童游戏,儿童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同时,也能在游戏中得到友谊与愉悦感,这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2.3丰富体育课程的功能

仫佬族儿童游戏具有丰富体育课程的功能。儿童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儿童的体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普遍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就过着舒适的生活,没有体会过父辈的艰辛,基本不会任何体力劳动,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身体素质极为不佳。儿童体育课程如果能与仫佬族儿童游戏充分结合在一起,那么既能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课程变得丰富化、多样化、趣味化,还可有效锻炼身体,激发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学习[6]。譬如在儿童体育课程中,可加入一些像象步虎掌、凤凰护蛋、打上叭、打陀螺、打的篷、滚竹环等仫佬族儿童游戏内容,能够使机械单一化的体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儿童的运动热情。在儿童体育课程上添加仫佬族儿童游戏的元素,既能实现身体锻炼的目的,也能培养儿童的兴趣与自觉运动的思想。对从小生活无忧的仫佬族儿童来说,体能消耗过大的儿童体育课程难免会出现厌倦感与疲劳感,但在儿童体育课程中,添加打上叭、打陀螺、飞彩、抢凳等仫佬族儿童游戏,就可有效缓解疲劳,让体育课程变得更为生动。唯有真正实现“教”与“玩”的有机结合,儿童体育教学的目标才可在娱乐的过程中实现。

3 仫佬族儿童游戏的社会价值

仫佬族儿童游戏是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儿童可以在游戏的娱乐过程中寓教于乐,了解到仫佬族的悠久历史与体育文化,感知到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继承与传播仫佬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从本质角度看,仫佬族儿童游戏是一种儿童的主导性社会活动,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的最主要途径。从社会角度来说,仫佬族儿童游戏是仫佬族儿童特有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得到了初级的社会经验,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内涵,最终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认知,也具备了相应的社会心理。由此可见,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重新对仫佬族儿童游戏的社会价值进行审视,能够为仫佬族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提供全新的有益经验。

3.1 仫佬族儿童游戏蕴含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在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并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若只让儿童在平淡的生活中通过生活实际而向他们传授仫佬族传统文化,尽管也可以教化出仫佬族文化的继承者,但显然效率会比较低,民族发展与民族进步也比较缓慢。而仫佬族儿童游戏,特别是在依饭节上举行的众多少年儿童都可参加的儿童体育游戏,会因为两个主要因素而强化这种传承效率。首先,是参与游戏的儿童人数众多。在儿童游戏活动中,每个儿童都能通过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来展示自己,所以每个儿童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参与游戏的儿童人数多,就会提升文化的传播效果,场面壮观又可激发儿童的情感活动,使他们处在亢奋的状态。这种亢奋状态既增强了个人文化的输出,同时也提高了儿童对环境中文化的接受效果。所以,在仫佬族儿童游戏中,有利于仫佬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从而促进仫佬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其次,是仫佬族的原生态氛围浓厚。由于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从整体角度来看,还并没有从节庆、宗教等活动中完全脱离出来,所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仫佬族儿童游戏在最初并不是单一性的游戏,而是一种具有多样文化特点的活动形式。这个特点决定了仫佬族儿童游戏是仫佬族传统文化中各种文化元素的集合体,由此在仫佬族儿童游戏的开展中,必然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7]。譬如在仫佬族儿童游戏中,蕴含了仫佬族先人的价值追求、生活态度、道德情感以及对后代子孙美好希望。于是在儿童游戏中,使得参与游戏的所有仫佬族儿童,都能够在愉快的身体活动中内化仫佬族传统文化,使仫佬族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这种民族文化传承,对仫佬族儿童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主要是因为仫佬族文化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与发展往往也会体现在仫佬族儿童游戏中,体育游戏成为了文化的载体,若没有这种与同伴共同娱乐的游戏,仅仅只让儿童独自发展,就会对儿童的未来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除了在依饭节上参与儿童人数多的游戏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以外,那些规模小的儿童游戏,譬如在儿童的偶然性与自发性的游戏中,也会因为儿童游戏是一种拥有核心文化、中层文化以及外层文化的文化元素,进而发展成结构完整的体育文化活动,而使仫佬族的多重文化元素在游戏中得到传承。特别是在游戏过程中,团结协作教育、体育道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都是传承仫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3.2 仫佬族儿童游戏蕴含的民族认同强化价值

所谓民族认同,其实指的就是个体对其民族,在语言、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民族主体趋向于统一的过程[8]。从深层角度来看,民族认同包含个体对民族的认可与热爱,同时随时准备履行对民族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对于仫佬族儿童游戏来说,特别是多人参与的儿童游戏活动,每个儿童都必须在父辈的教育下,学会这些活动中完成特定身体活动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使这些技能成为重要的文化印记。这种文化印记,既能够是他人从技能上分辨出其民族归属,也能使该技能的拥有者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思想。在这些儿童游戏活动中,每个儿童都会在与同龄人配合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与同伴配合的重要性与快乐,从而感受到整个民族的力量,体会到民族群体对个体的意义所在,感知到来自民族群体的温暖,在获得强烈民族认同感的同时,加强了自己与所属民族情感联系的纽带,得到了融入民族群体的满足,深入感受到自己在民族群体中的位置,从思维、行为以及情感等方面真正参与到所属民族的构成过程[9]。这种儿童游戏活动,可以生动、有效、全面地传承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进行这种儿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所有参加儿童,都能够得到并内化为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思维、行为、情感、理性以及行动特点上,更具浓厚的民族特点。在这之中,加大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提升了民族认同的高度与质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儿童游戏活动所获得的文化传承受众面广泛,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提高更多儿童的民族认同思想,所以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强化以及民族教育的最佳活动方式。

[1]黄秀峰,黄海珊,周善金,等.仫佬族儿童少年体型发育的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3.

[2]吴保华,等. 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73.

[3]高芹,汪萍.教师文化自觉与云南少数民族儿童传统游戏课程开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34(3):31-34.

[4]张冀震.西藏儿童游戏“提格”及其文化内涵[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3):98-101.

[5]石林红.彝族俐侎人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价值与发展策略初探[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2):66-67.

[6]庞素娟.如何发掘收集整理少数民族舞蹈中的少儿舞蹈[J].舞蹈,1996(6):59-59.

[7]刘大维,曾小玲,胡向红.城镇化进程对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传承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61-63.

[8]文崇.中国人:观念与行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7.

[9]徐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游戏与“阳光体育”结合初探[J].体育师友,2008(5):66-68.

Study on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Games of Mulao Ethnic Group Children

CHEN Weiwei, etal.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546300, Guangxi, China)

1.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健康促进路径的研究》,项目编号:17XTY001;2.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仫佬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XRKJSY201802;3.2018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全民健康研究》,项目编号:XJ2018GKQ006

陈韦薇(1989—),本科,小学一级,研究方向:民族艺术文化。

韦丽春(1965—),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鸡头民族传统
从头说起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10年鸡头胜砒霜?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鸡头菜
民族万花筒
水乡的“鸡头”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