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

2021-11-24 13:55夏中金江苏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夏中金(江苏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一、教学准备贴近生活

既然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能力,那么教学材料的准备就应该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去发现、收集、获取口语交际所需的第一手材料,将生活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以自我介绍作为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主题,无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自我介绍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话题不仅贴近生活实践,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认识与了解,还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教师可以课前将自己和班级同学打电话的内容进行录音,以谈心的方式导入主题。譬如,“昨天有一位同学给老师打电话,大家来听听,我们说了什么。”然后再发动学生讨论,总结怎么打电话。很多一年级学生都打过电话,教师用一段音频导入主题,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音频文件的使用也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给别人打电话时,先要说清自己是谁。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由于教学准备的生活化,唤醒了学生的经验,大家能迅速投入学习,在课堂交流中结合自身经验,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表达训练中,这样才能从中展开情感的交流、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获得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交际情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媒体信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交际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学习口语交际。教学“我们做朋友”一课时,教师播放了两名学生是怎么交朋友的视频,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认真听他们有没有介绍清楚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

(二)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教学要从口头说教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使教学生活化。一上“用多大的声音”旨在培养学生的场合意识,明白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所体现的学段目标是: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课上教师安排了“课上借铅笔”“讲故事”等“演一演”的环节,以现场表演创设生活情境,带动学生产生主动交流的欲望,引发儿童生活交流的自身需要。这就使口语交际在同学间展开广泛的生活交流。

(三)创设游戏情境

针对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用玩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我说你做”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叫‘我说你做’,仔细听清游戏规则,老师说什么,你做什么。起立——”学生起立,“坐下!”学生坐下。经过练习后,教师还可以变换游戏规则:“请你做相反的动作”,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故意把声音说得很小,使学生明白说话时要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在轻松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口语交际的方法,还会喜欢上语文课。

三、教学评价回归生活

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恰当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对口语交际优势有所认识,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自我修改和改进,还能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在评价口语交际活动时,既要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又要突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主体地位。

(一)积极鼓励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刚刚发展,有时在口语交际时会前言不搭后语,表达不完整或者出现胆小、怯场,不敢说话的现象。此时,教师要耐心地鼓励孩子,微笑地看着他,或摸摸他的头说:“讲得很好,请继续。”“没关系,慢慢说。”给学生表达勇气、输送信心。

(二)善于点拨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点拨,并实事求是地提出改进意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请你帮个忙”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在请求别人帮助时,用“请,您,您好,谢谢,不客气”这些礼貌用语。“美术课上,你的水彩笔忘带了,怎么跟同桌借呢?”学生发言时,老师及时板书,提炼要点,如:讲话有礼貌;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得到帮助要感谢。有了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三)关注倾听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表达,对其他学生的倾听也要给予关注和评价。只有学生会听了、听懂了,学会如何应对了,才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

(四)正常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提出:“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查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教师应重视安排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表现,并对此展开积极的正常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班级的讲故事比赛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层面设计评价调查表:你是否仔细、认真地倾听?你是否听明白故事的内容?讲故事的学生是否做到声音响亮,仪态大方?讲故事的学生是否完整讲述内容?你觉得故事是否有趣?你是否愿意当众讲故事?

调查表的设计,既关注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又明确了口语交际训练点,重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课外实践拓展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就全面揭示了生活对教育的关系。诚然,教育离不开生活,其实口语交际也离不开生活。如果教师仅凭几节口语交际课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显然是杯水车薪。教师还需要及时捕捉生活中的训练机会,将口语交际拓展到课外生活,帮助学生在多说多练中提高交际能力。

(一)注意捕捉生活中偶遇的话题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捕捉生活中偶遇的话题。在学完“我们做朋友”一课后,教师可以带着班级学生到别的班与其他学生交朋友,鼓励学生跟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交朋友,尝试和小区里的其他孩子交朋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二)从学生身上找寻话题

哪里有人的活动,哪里就有口语交际。小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交际话题。通过丰富的传媒设备,如手机、电脑、电视,他们每天都能接收到很多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教师可以从中挑选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课余丰富生活题材

口语交际是反映生活的。生活的内容越丰富,儿童口语交际的内容越充分,就能产生更多的口语交际情境和机会。教师在使用部编新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儿童开拓课余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容,做儿童课外生活的导师。可以培养儿童记日记、周记,反映各自的读书学习、养花种草、锻炼游戏,处朋友、讲友谊、玩网购、逛商场、购物品、上医院……让学生讲述交流自身的各种活动,增进相互的了解,发展伙伴间的团结和友谊,强化口语表达和倾听,拓展口语交际的途径和空间。

总之,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教学材料的准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再现生活,教学评价要回归生活,教师还要利用课外实践拓展生活,让口语交际“生活化”、培育口语交际“常态化”、发展口语交际成效“显著化”。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创设未来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酒中的口语诗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