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家校联系单 搭建多维化沟通

2021-11-24 13:55尤芳芳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鼎方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单的家校班主任

尤芳芳(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鼎方小学)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力量和影响是不可或缺的。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双剑合璧,才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助力。为了强化家校联系,树立正确的家校联系观,班主任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单的方式,构建家校联系的新渠道,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一、形式升级,建构三维沟通模式

家校联系单并不是什么新内容、新举措,很多班主任曾经进行了这个方面的实践与尝试,但由于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尤其是对家校联系的认知不够深入,使得家校联系单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校里的不足和缺点,将“家校联系单”异化成为“家校告状单”。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完全成了被评价、被批判的对象,教师和家长成了高高在上的评判者,学生始终没有任何主动权和发言权。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更多的自主权和广阔的空间,交还给学生,保障学生有表达自己、解释自己的机会。

鉴于此,当下的家校联系单可以进行升级:首先,内容的更新。联系单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出现了问题,而应该全面反映学生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学习上、生活上、与同学的交往上、参与活动的表现,也需要捕捉具体的优点,作为家校联系单的具体组成部分。其次,栏目的更新。家校联系单要突破只能由教师和家长书写内容的限制,也可以增加栏目或者板块,让学生有表达自己的阵地,比如“请您听我说”“我有话要说”“我来告诉你”等,使学生有表达和抒发的渠道、空间。

育人的价值,首要的就是充分落实学生的内在生长。通过上述板块中的更新,不仅丰富了家校联系单的内容,同时也设置了全新的栏目,从而使得家校联系单不再是家长与教师之间单独对话的平台,而是成了师生双方和家长进行三维沟通的有效渠道,提升家校联系单的育人效果。

二、生本立场,凸显主体角色定位

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仅仅是关注和教育的对象,更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能被看成是生产线上的标准件,要在落实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提高其抒发情感的渠道,同时也需要适度引导学生自主决策,丰富学生的反馈方式,促进家校联系单的使用效益。

首先,作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平等交流的联系方式,家校联系单要允许学生评价教师和家长的行为。当学生遇到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可以借助家校联系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当自己的言行被家长和教师误解时,也可以有申诉和解释的机会。其次,家长和老师必须要以全新的理念来看待、运用家校联系单,尤其是对学生所表达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认可和鼓励,要能够转换立场,从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理解他们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尊重他们的感受。最后,要将家校联系单作为学生主动性表达的平台,不能总是将学生放置在被动性状态中,让他们被动地在家长和教师的联系中发言,而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在家校联系单中反映问题、吐露心声。可以每周记录一次,可以每月记录一次,也可以在一些主题性活动或者突发性事件之后主动记录,便于家长和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明确教育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言语实践内容不断提升。

在这一板块中,班主任在丰富家校联系单内容的同时,更要增设板块,强化学生在家校沟通过程中的自主决策权利,给予学生主动沟通的契机,从而在家校沟通中形成补充之势。

三、确立定位,维护三位平等关系

无论是教育的实施者,还是教育的接受者,都是平等的。从很多家校联系单运用失败的案例来看,实际上部分班主任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平衡性、平等性,常常在下意识中就直接将家长和学生看成自己管理的对象,这会出现措辞不当、沟通不畅、换位不足等情况发生,导致家校联系单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家校联系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角色合理、精准定位,一定要改变好为人师的习惯,转换以一种相对平等平和的态度,与家长、与学生进行沟通。反映问题也好,表扬学生表现也罢,都应该将学生和家长看成自己的朋友,避免使用命令式的生硬口吻,甚至是不容商量的态度。否则会在无形之中给家长和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距离,导致沟通出现障碍,甚至是误解。

一位学生因为在课间玩石头子,不小心砸到了老师,导致老师的额头出现了一个大包。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并及时反映该生的整体情况,班主任觉得有必要与家长进行一次详谈,利用家校联系单邀请家长第二天到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在填写家校联系单时,班主任一方面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事件的整体情况,如实反映事件造成的后果,并语重心长地指出,这是一种绝好的教育契机,并罗列出对这位学生的处理意见,诚挚地邀请家长抽出时间来校。家长收到这样的家校联系单,一定能够感受到问题的严重,也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对孩子的良苦用心。所以,家长第二天来到学校之后,与班主任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不仅妥善解决了“石子伤人”事件,同时与家长就后续对孩子的教育达成了共识。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紧急事件,班主任可以借助于电话、微信以及各种群进行联系,但家校联系单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字交流形式,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如现代科技使得家校联系完全规避了教育主体——学生,变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单线对接;而以书写文字的形式,更显示班主任老师的真心诚意。这些独特的优势,则是当下最新科技所无法替代的。

目前,很多班主任使用的家校联系单所设定的栏目并不能契合学生内在发展。有的家校联系单,都是从商店或者超市直接购置的,其中固定设置的栏目,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些学校、班级中的独特板块,则很难在这些栏目中反映出来。学生在填写或者执行时,要么是敷衍了事,要么干脆空白,家长在反馈孩子的表现时,也难以通过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因此,在使用家校联系单时,可以适度加入一些量化的指标,以丰富家长评价和学生自评的方式方法。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劳动习惯,教师在家校联系单中设置了“每天课外阅读一小时”“每天洗一次袜子”“每周洗一次球鞋”的量化要求,除了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内容之外,同时还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导家长分别从孩子的实施动机、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不同维度进行量化评价,从而便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习惯方面所形成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在家校联系单中每个月开辟“成长手册”板块,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提出每个月读完一本书;对于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每个周末帮助家长完成一次家务;缺乏感恩之心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平时多分担家务,或者尝试在一些特殊节日中,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给家长。

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借助家长对学校所提出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化、适当化的监管和促进;另一方面,也将对学生的关注、评价维度拓展到多维方面,使得家校联系单成为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长助力的有效载体。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和分享的渠道不断丰富,但家校联系单仍旧有着其巨大的魅力,是实现教师、学生与家长三方沟通的重要形式。班主任要从教育本质规律入手,把握家校联系单的本质,助推家校之间良性沟通,从而推动学生生命质态的有效生长。

四、扭转结构,改变传统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中,一个重大的缺失,就是只关注教育教学的实施部分,而评价板块甚少,甚至压根就没有涉及。事实上,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班主任不仅要埋头拉车,更需要时不时地抬头看路。只有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教评一体化的格局,育人才能走上真正的康庄大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家校联系单就不再是一个传递信息、提出要求的平台,更应该是多维评价的载体。

猜你喜欢
单的家校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单的开发研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私营停车
“学讲”理念下新授课活动单的设计
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