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班级精神文化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21-11-24 13:55吴海霞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城中街道九总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班会学习成绩班级

吴海霞(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城中街道九总小学)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也是班级师生在学习、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班级的认识和信念体系。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班风学风导向、团结状态集体舆论、班级人际关系等,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言行和他们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之间的密切关系,组织各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更积极健康的心理。

一、设计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主题班会指的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设计特定主题的班会,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规范行为、提升品德的作用。

一些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其他同学。针对此问题,教师组织了“怎样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个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学生首先了解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表演家长工作的状态,使其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此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说赚钱和社会贡献度是否完全成正比。学生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同时也很难完全用金钱去衡量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同的职业只有相互配合、合作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是否有正确的观念,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家庭状况轻视别人。在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净化精神世界的作用,他们对待班级同学也更为友善。

在主题班会的促进下,学生能进入到班级特有的文化活动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端正自己的言行,培养高尚的情操,开启智慧。这样就为构筑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自主设置班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具有特色,有独特的班级精神,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定班训、班会等方式表述自己对班级特色的思考。教师则要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地引导,进行积极导向,让班级逐渐形成正确的班风和学风,让班级学生形成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价值取向。

在设定班训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我们班级要争取成为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要成为所有班级仰慕的对象。”该建议提出后,得到了一部分同学的赞同,但是另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垂下了头,似乎提不起兴趣。教师此时便进行引导:“如果有的同学虽然经过了努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成绩还是无法大幅度提高,拖了班级的后腿,大家觉得这样的同学还能成为大家的好同学吗?”这样的话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一番辩论后学生认识到,成绩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要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进步,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不同。最后学生设定班训为“做最好的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设定了更有意义的班训。

在班级建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定明确、规范的奖惩制度,并引导学生自主设定班训、班会主题、班规等,若他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去做,则要引导其他同学相互帮助、提醒。渐渐地,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要努力遵照班训、班规的要求去做,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参加实践活动,塑造团结的积极形象

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的班级,班级成员相互之间要互相合作,少一些埋怨、敌视和蔑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创造相互了解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合作,团结互助,进而形成积极的氛围,解决各种问题。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很少主动帮助他人。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到“学习共进小组”的活动中,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每人都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对方提升自我。在一段时间后检查学习共进小组的成绩,看看双方是否都得到了进步。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他人得到进步,自己也会产生愉悦感;此外,学生还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都能成为“学生”或“小老师”。在两人学习共进小组的基础上,教师还组织了多人小组,学生能进一步展开互动交流,看看能从小组成员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迪。在相互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强化。

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各种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入活动中,并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这样就能构筑良好的班级活动氛围,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让他们逐步改善心理问题。

四、讨论典型案例,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并能产生共鸣的言论和意见,它对班级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强的动力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班级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讨论,让他们产生顺应的心理,从而培植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组织集体活动的时候,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而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认为没有资格参加讨论,活动并不积极。在大家讨论谁能代表班级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时候,恰好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报名,教师便把握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成绩差的学生能否代表班级形象,参加校园大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成绩的优劣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全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想要为班级尽一份力,其他同学应该积极鼓励,给予支持。渐渐地,班级舆论得到了调整,在召开班级会议的时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发言,若他们的提议好,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认可。班级的沟通氛围得到了改善,学习成绩不再是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班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扩散、传播,并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集体舆论的影响下修正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自觉地维护班级的利益,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班级目标。

五、自主解决矛盾,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人的宠爱,或多或少会造成骄傲、自私等问题,在班级生活中会因为无法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和同学产生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主解决矛盾,积极展开反思,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对同桌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如将对方的书本弄到地上,占用了太多的空间等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引导他们参与到“夸夸说说我的同桌”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各自说出同桌的优点和缺点,看看谁说的内容更多、更详细。在交流中,两名学生发现对方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优点也不少,还是一个好同桌。此后教师又引导他们反思为何同桌身上也有不少优点,但是自己平常却看不到,反而会放大对方的缺点,还因此而争吵,以后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一方面在有矛盾的时候要想一下对方为自己做过什么,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和对方协调,另一方面则要在有矛盾的时候理性地和对方商讨,尝试友善解决问题。

在自主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和同学相处的时候要形成共同心理倾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产生互相欣赏、吸引的亲和性情感,这样才能构筑相互信赖、理解和支持的班级氛围,更好地解决人际矛盾。

班级精神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形成的,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交换意见和看法,并在相互影响中进行契合,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和班级风气,这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积极构筑隐性课程资源,促使学生逐步调整思想观念、行为习惯,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班级精神文化,对自身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猜你喜欢
班会学习成绩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班级英雄
兄弟让举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名落孙山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