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总目录

2021-11-26 01:56
关键词:研究

【庆祝哈尔滨师范大学70华诞】

面向智能语言处理的汉语句法语义知识库构建

史金生,李静文(2,1)

以道自任:中国古代书院的使命意识

田忠辉(2,11)

【哲学与政治学】

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研究

朱 波(1,1)

国外左翼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甘海霞(1,8)

威廉·莱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启示

韩万山,李庆霞(1,13)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几点分歧的解释与阐明

刘 旭(1,18)

论政统与道统的历史源流

欧阳辉纯(2,26)——以朱熹的政治伦理为中心

《淮南子》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生

李 旻(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学逻辑

赵永春(2,38)

在剥削和正义之间

周瑞婷(2,43)——罗默的剥削理论探要

论新发展理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杨玉靖,周晓光(3,21)

整体性视域下评析南斯拉夫实践派马克思主义观及当代启示

刘小利(3,27)

刚果(金):何以成为“失败国家”

胡 静(3,31)

文化与政治关系纠偏

沈佳强,叶 芳(3,36)——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到“中国式的现代问题”的哲学审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伦理意蕴与实践智慧

廖仁郎,欧阳辉纯(4,1)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蕴

姜天宠(4,8)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警惕新自由主义的理论陷阱

邵彦敏,赵业程,战 戈(4,11)——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苏联及当代俄罗斯的丹尼列夫斯基研究

李易雨篪(4,15)

文明视阈下青年意蕴与未来教育

博格丹·苏霍多尔斯基 著,韩忠全,徐丹 译(4,19)

非人类中心主义视阈下的动物保护主义观点演进

田 郭,魏长领(4,29)

个体与共同体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理审视

陈道武,吕 洁(5,1)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特色及时代意义

李 爽 ,冯向辉(5,6)——基于中西方国家治理模式的比较

“道之言导也”:牟子三教观探析

欧荣坤,牟永生(5,12)

卢梭的“不平等思想”研究

张海丽,刘桃秀(5,16)——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为核心

孟子“王道”思想

高一品(6,1)——以“德性”为内在根基的政治哲学

儒家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观念培育

匡颖晨(6,8)

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薄弱环节强化与评估

马苒苒,王福兴(6,13)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重思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

王众凯,李庆霞(6,20)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生成逻辑及时代价值

荣小语, 陈兆芬(6,26)

柯布共同体视域下的海洋生态问题研究

郑丽芳,方秋明(6,32)

科学问题的指项及其比较评价

陶迎春(6,36)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毛泽东对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初步探索

马成瑶,金赞研(2,15)——以《论十大关系》为文本

百年大党治理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因

程 妍,张晓路(2,21)

习近平党史观的理论特性与生成逻辑

刘 玲(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蕴

刘 松,王习明 (3,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反”运动的历史经验

李 军,张 蕊(3,11)

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百年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黄千千,郁从娟,阎 静(3,15)

【依法治国研究】

人工智能民事侵权问题研究

康燕如,王艳华(1,23)

终身监禁适用中“特别重大损失”的界定

王世友,周少元(1,27)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下自媒体“洗稿”的规制路径

邹开亮, 凌旭初(1,32)

新形势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管理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郭洋波,秦玉峰(1,38)

《民法典》视角下非法放贷行为的刑法规制

马松建,陈姝冰(2,66)

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理论困境与制度重构

杜庆贵(2,72)

不负刑责的未成年人接续问题处理路径

曹明睿,张 昊(2,77)

论商事登记的消极对抗效力

郭怡廷(3,59)

瑕疵股权转让中受让人的义务责任与救济路径

姚蔚子(3,66)——以受让人与出让人之利益平衡为视角

明朝申明亭制度的法律功能研究

王 彬,刘闪闪(3,70)——以里老人主持理讼为视角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陈 阳,荣 威 (4,33)

死刑的法理学研究

白 瑜(4,39)——以死刑的威慑为视域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的财产私有权益保护

柴慧婕(4,45)

“骗取财物”在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的理论定位

张誉超,吴林生(4,50)

国际法视域下的环境权与国家主权

杨银霞(4,60)

低碳电力调度模式的立法需求与完善路径

刘 颖(5,20)——以推进双碳达标为背景

管窥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侵权责任

许幸丽,王艳华(5,25)——以手术机器人为视角

论《海牙判决公约》可分割条款的适用

成先平,刘先超(5,30)

《刑部比照加减成案》之自首案件的量刑研究

王晓斐,苏凤格(5,35)

社会科学地方综合立法的规范向度

刘小冰,王腊生,杨东升(6,59)

司法体制改革中繁简分流的优化路径

陈 阳,荣 威(6,70)——基于法理学的思维方式与探讨

遗传资源产权制度的中国特色理论基础

杨元海,费艳颖(6,75)——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研究

王 蕊,王晓星(6,82)

【经济理论与经济建设】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兰筱琳(1,43)

“双循环”:美国循环经济的演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江齐明(1,51)

国内外财富不平等研究综述

余 丹(1,62)

经济转型期开发区的困境与出路

戴冰妍(2,81)

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社区新零售探讨

韩延庆,包子敏(2,86)

ESG理念下基金投资者网络对公司绿色治理的影响研究

朱爱萍,江 岚(2,91)

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俱乐部趋同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张伟丽,郝智娟,张金淼(3,75)

民间投资与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关系的测定

张冰秋(3,80)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与比较

韩 骞,李加宏(4,64)

中国对西亚地区国家的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测算

高 茜,孙仕园(4,69)——基于面板数据引力模型

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 敏(4,75)

市场高效配置资源问题研究

汤金丽(4,79)

基于组织身份理论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李一夫,胡佳瑞,朱建南(5,45)

数字化时代国际数字贸易壁垒的法律治理

蔡 琳,王凯峰(5,49)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成本黏性的影响

龚祎昕,石德金(5,53)

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马英娟(6,88)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制造类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仵紫荆,孟枫平,祝 洋(6,95)

电商平台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赵 雪(6,101)

中俄大桥的建成背景下黑河市对俄经贸路径研究

陈振广,徐 海(6,106)

【语言文字】

基于语料库的当前我国立法语言中情态词“可以”考察

殷树林,李依轩(1,68)——兼论我国立法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技术规范

“胡X”“蛮X”结构色彩义研究

史维国,夏 靓(1,77)

从小说叙述部分“来到”的翻译看汉日移动动词“来”和[来る]的差异

王抒欢(1,8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附录情况的语言学考察

殷树林,李姝璇(2,99)

词义感染发生机制——紧缩

王 姝(2,104)

汉代铜器铭文中的一字形表多音义现象

孙元成(2,110)

谎言构成机理研究

尹铁超,田 鑫(3,86)

“仁”字形义关系的文化蕴涵

李振东,李一宁(3,92)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急语言策略

顾晶姝(4,83)

基于SPEAKING模型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研究

王 璐(4,90)

黑龙江方言中的程度义后助形容词“挺”

于靖莹(4,95)

当代立法语言中析取连词“或”“或者”考察

殷树林,徐绮康(5,58)——兼论我国立法中析取表达的技术规范

“子”尾双音节名词与其对应单音节形式的功能差异研究

苏 琴,高再兰(5,67)

论语言对智力的二元影响

艾 瑞(5,73)

不同笑脸绘文字在推文中的言语功能

任心悦(5,78)

试论上古“问”类词义场特征及其历时演变

杨凤仙(6,110)

离合词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特征考察

陈 慧(6,119)

典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郑 丹(6,125)——以《玛纳斯》艾什玛特唱本英译为例

【本刊特稿】

略论金瓶梅的作者及其写作缘起

木 斋(1,86)

湮没的帝都与大明的兴亡

杨宏雨(1,94)

【文学研究】

互文见义与《左传》叙事

杨金波(1,97)

汉赋“酒”意与汉魏酒神精神

李小青(1,103)

心灵探秘的两种路向

董卉川(1,107)——路翎、无名氏1940年代创作比较论

北美殖民地“社区意识”的历史书写

唐 文(1,113)——以《普利茅斯开拓史》为例

安德烈·别雷《彼得堡》中的果戈里传统

甘西淼,高玉秋(1,119)

论李贽写作《金瓶梅》始于《水浒传》评点

木 斋(2,117)

论吴趼人《恨海》的心理描写与道德冲突

原琳琳,刘 钊 (2,125)

日常性:当下口语诗歌写作的中心与策略

崔 睿,宋宝伟(2,129)

从心理动力学看《蝇王》中文明的溃败

过任奇翔(2,135)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兄弟失和”与中国元代史剧比较研究

徐 阳(2,141)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甘菁菁(2,148)——以迟子建《北极村童话》日译本为例

《金瓶梅》主要人物原型论

木 斋(3,96)

清华简《耆夜》“作歌一终”考

王 鑫,袁 敏(3,106)

论虞世南的书艺思想及其对唐代书家的影响

刘泽华(3,112)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陈永娥,魏耕原(3,117)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人学原则与当代文学批评

孙树勇(3,123)

论佛学思想对李贽及《金瓶梅》的影响

木 斋(4,99)——以李贽诗中“波罗忍辱”和“婆须蜜多”为中心

赋评批语谫论

黄志立(4,108)

论明代宦官婚姻中的女性群体

曹文怡,莫山洪(4,116)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叙事手法分析

胡佳瑞(4,121)

保罗·维利里奥关于“速度”的现象学批判

苗文宇,卢 焱(4,126)

论《金瓶梅》序跋及版本次序

木 斋(5,84)

“雅”在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流变

高 上(5,94)

网络言情类型小说的情节设置与时空想象

孙 葳(5,99)

论《无缝地带》的叙事伦理

徐亮红(5,105)

20世纪40年代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文学活动研究

陈志刚(5,110)

爱尔兰文艺复兴戏剧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初探

欧光安(6,130)

不平则鸣: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性主义

王 跃(6,135)——以凯特·肖邦、珍妮特·温特森和艾丽丝·沃克的文学作品为视角

班宇小说的叙事策略

翟永明,郭依荻(6,139)——以小说集《冬泳》为中心

【社会治理研究】

农村社区应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程建平,魏子凯(2,49)

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吴林原,陈丽琴(2,54)

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特征、成因及对策

班保申(2,60)

冲突与消解:新生代对传统村落的背离

董建义, 张金秀(3,40)

香港居民理性型爱国的异化及其消解

洪跃雄(3,45)

管子法治治理思想的制度变迁

宿程晴,史春林(3,50)

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

秦 晓(3,53)

后脱贫时代下的乡村振兴与资产建设实践

邹林杰,杨胜慧(6,42)——基于对西方福利范式的梳理

实践民俗学视角下婚俗中的礼数

胡亚楠,郭崇林(6,47)——以陕北南部富县近县城地区婚礼为例

日本家政服务企业的运营模式研究

张 雪,宋小舟,吴 莹(6,54)——以happy-bears为视角

【历史与文化】

辽道宗朝“滦河之变”发生的原因与影响

吕宇青,李秀莲(1,124)

辽代《王悦墓志铭》考释

孙慧雨,王久宇(1,128)

论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窑业的掠夺

孙 瑜(1,133)

20世纪西方学界关于都铎王朝晚期通货膨胀研究

宁 凡(3,128)

晚清中法滇越划界与滇南边防建设研究

梁初阳,李永芳(3,135)

大众娱乐与民族复兴

王沛轩,刘 莉(3,143)——论民国时期的历史剧

历数和五行的结合与战国秦汉的相关学术

梁韦弦,赵 辉(4,130)

宋元丁家洲之战及其历史地位

殷 健,张金铣(4,138)

后藤新平与“帝都复兴计划”

李 萌,吴 玲(4,142)

中华革命党时期加拿大国民党简史

石晓宁(5,114)————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中国古籍所见渤海国史料梳理

张黎黎(5,122)

郑大夫祭仲家族世系及封地考

廖昊东,罗家湘(5,127)

《申报》社评视角下的庚子和议

黄晋祥(5,132)

“死亡或受洗”

雷 蕾(5,138)——12世纪文德十字军与德意志东扩运动

新见南宋《范龟年夫人章氏墓记》撰写者及其家族世系考述

杨 阳, 付 梅(6,144)

略论蔡元培对现代教育与学术的奠基

李明华,木 斋(6,148)

本居宣长“物哀说”背后所见的中国思想

赖菲菲,胡 稹(6,152)

晚清时期西人来华游历发展历程及影响

张发友(6,157)

【传播学研究】

社交媒体信息流广告的受众接受度实证研究

高原,何建平,刘懿璇(1,141)

框架视域下的新冠肺炎报道实证研究

莫 凡(1,147)——以“人民日报”、“新华社”、“澎湃新闻”公众号等6家媒体为例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四力”:关系、问题及提升策略

许宏艳,姚丁格,季驰炜(1,1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机制的构建

吴小梅(1,156)

胡风编辑人格的特征及当代的启示意义

吴井泉(2,153)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美育之维

单丹丹,王福兴(2,157)

基于CiteSpace的美好生活研究分析

白 雪(2,163)

赛博格形象的恐怖谷心理成因探究

艾红娟(2,167)

1937~1945年中国电影文化生态中的抗战电影研究

袁庆丰(3,148)——兼析影片《日本间谍》(1943)

自塑与他塑:中印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形象构建比较

李金云(3,154)——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中心

“视觉转向”与新媒体信息中的“日常生活框架”

汪 岚(3,163)

粉丝的自我建构:基于主动受众视角的实证研究

赵 乾(4,148)

涵化理论视阈下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策略

黄琼慧,陈 矿(4,155)

算法新闻下隐私保护困局与破解路径

蔡舒敏,陈 功5,(144)——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的视角

网络直播画面可版权性问题研究

杨 异(5,148)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分析

张福银,周 晴,牛佳芮(6,161)

交互式智能终端读本的设计研究

张 放,史伟争(6,169)——以“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为例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