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智能终端读本的设计研究以“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为例

2021-11-26 01:56史伟争
关键词:龙江读本终端

张 放,史伟争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包括微信、腾讯 QQ、Facebook 等以言语会话、语音交流为主要方式的网络交际平台,二是包括抖音、快手、火山、西瓜、小红书、YouTube 等以短视频传播为主要方式的网络交际平台,三是包括博客、论坛、Twitter 等以信息发布为主并兼具交流和互动功能的网络交际平台[1](P141-149)。目前,智能终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作为一种静动态结合、可多点触控的交互式多媒体阅读方式,具有鲜明的直观化、动态化、平民化的数字移动传播特点,越来越成为大众传播所追崇的交互方式。

一、数字媒体与交互式设计

关于数字媒体学界有很多相关论述。肖永亮(2020)指出,数字媒体概念中

的“数字”指的是一套方法或一套使用数字工具的方法(计算机软硬件),或在已有创造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加工;数字媒体概念中的“媒体”指各种艺术形态和传播媒介[2](P57-66)。数字媒体艺术就是“一个对技术、艺术、内容等复合型能力要求更高的新兴专业方向”[3](P45-48)。因此,从数字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如何将多元化内容以及创造性思维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科学表达,将成为占据市场主体、引领专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就目前数字媒体的发展来看,“数字化发展进入到一个不断再设计再更新的上升过程,在数字技术语境下呈现了美学新景观,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数字媒体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高科技文化行业。”[2](P57-66)“数字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再设计',通过再设计,数字化的成果能够模仿已有的媒体形式和模式,这就是数字媒体产生的初衷”[2](P57-66)。

固然,数字媒体离不开数字技术,但是,数字媒体行业发展到今天,已出现了“重技术、轻艺术”的倾向,“数字媒体行业已经出现了被技术裹挟的端倪,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时代发展呼唤新技术的全面应用,但一定要注意——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当受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数字媒体技术与媒介表达方式的环境之下,常常会忽略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的诸多习惯问题,如视觉体验、阅读习惯、接受信息的行为过程。……从而导致被技术的可能。[3](P45-48)”我们认为,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发展,都应该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应该为艺术服务,而数字媒体艺术恰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即通过科学性而又有创造力的数字媒体手段来传达文化内涵和艺术观念。

“交互式设计”来自对数字技术的认识,数字技术是人机和虚拟交互的手段,也是人工智能产生的重要基础。VR、AR、MR、XR等技术虽然各有不同,但它们均具有虚拟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共性特征。

“从2000年起,我们一直在探索运用手机通讯、智能视觉、远红外感应等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粒子系统、分形算法、音频技术等相结合,实现了交互的三种方式:一是人机交互,二是场景交互,三是虚实交互。从实现方式来看,可以有公共空间设计的交互,数字媒体的交互等”。“交互才是数码艺术的本质,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标志。”最初人们将数字媒体设计看成是工具和媒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交互”看成是其本质的内涵[4](P61-65)。

综上,数字媒体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依托数字技术所具有的虚拟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共性特色特征,尤其是数字媒体的交互式设计,在实现弘扬主旋律和红色精神的社会传播功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数字媒体和交互式设计更应在实现文化价值、实现社会效益、传播精神文化以及实现精神愉悦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主题的确定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1)习近平2016年5月25日视察黑龙江时的讲话。2019年9月26日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2)习近平2019年9月26日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的贺信。以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等部门编写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读本》为代表,很多部门和学者都对“龙江精神”进行了深刻阐释[5](P1-20)。

伴随着“龙江精神”的挖掘和宣传,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诠释和弘扬“龙江红色精神”。《黑龙江“四大精神”颂》(3)《黑龙江“四大精神”颂》于2019年9月29日在哈尔滨大剧院隆重演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四大精神”浓缩在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中,《大荒魂》(4)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和北大荒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大荒魂》于2019年年12月4日首演。也运用音乐舞蹈史诗的形式,以北大荒精神向黑土地致敬,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动漫团队则以“龙闯雪原”的动漫形式来讴歌和传扬龙江精神。

由此可见,龙江红色精神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艺术创作以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成功地为我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龙江四大精神”且引起艺术上的轰动效应,更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随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开设,红色精神必将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创新训练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但目前龙江红色精神传播多采用比较传统的音乐和美术手法,手段较为传统,形式不够丰富多样,未能与直观化、动态化、平民化特点的智能终端紧密结合。也就是说,以智能终端读本的方式以“新媒体时代”便捷高效、生动直观的数字移动端为传播载体的设计与制作还鲜有出现。

我们知道,基于智能终端的传播及应用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引起数媒交互式设计的重视。林海涛(2020)利用智能终端构建交互模式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让学生更方便地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果[6](P181-182)。包耘(2017)探讨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翻转课堂实践问题[7](P189-193)。由此可见,传播快、受众广、形式新的交互式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应该在传播龙江红色精神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拟在上述艺术手段的基础上探求一种更为直观、交互的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利用智能终端读本设计来传播和弘扬“龙江四大精神”。

三、“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设计思路

本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以“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为传播内容,重点在于如何运用多媒介手段还原体现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以及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图片、影音,以智能终端可多点触控的交互方式,制作出静态与动态结合、声光电多元交互的多媒体阅读读本。

(一)每一种“精神读本”按单独系列展示

本设计制作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展示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分别制作成四个多媒体阅读读本,从而形成系列的、成体系的以传播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为内容的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

(二)以智能读本的形式带给读者阅读书的体验

智能读本的体例也将与传统书相同,包括封皮、目录、正文、封底等部分。目录起到导航作用,正文设有标题,先以音像资料吸引读者,然后再配以文字和图片。每一部分都要制作精美,既带给读者阅读书的感觉,又带给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参观相关博物馆的交互感和体验感。

(三)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内容

用户扫描二维码后,只需点击相应图块,即可逐一观看代表龙江精神的红色故事,足不出户却能身临其境地感知激励几代人的龙江红色精神,从而实现可随身携带、可随时阅读、可碎片化学习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突出读本的交互性

设置H5智能按钮,利用数字信息化智能终端广泛性和即时性、个性化和多元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以交互、生动、便捷等青年人易于接受的阅读方式,增强读者的交互感、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感,有助于大力传播龙江红色文化,积极推销龙江红色旅游产业,助力打造龙江课程思政地域特色。

(五)以典型事迹的展示来突出精神内涵

选取有代表性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避免因过度娱乐化而失去红色精神应有的严肃性和庄重感,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设计中将事件加以拆分,每一个模块设定为一个情境,通过情境展示龙江红色精神,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六)以漫画和游戏形式完成交互设计

将英雄角色以漫画的形象加以呈现,设计突出游戏互动的形式,通过游戏环节的选择功能,引领玩家(体验者)进入不同的情境,在游戏中沉浸体验英雄事迹,体验交互的流程。例如设计将军、士兵、日本兵的对话框,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体验者设计A、B、C三个选项,不同选项有不同情境,情境不同所呈现的故事也不同。

(七)通过游戏闯关手段吸引读者

借助数媒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通过制作生动的人物形象、搭建有趣的故事情节、设计交互的游戏手段,突破红色精神学习的传统阅读方式,引人入胜,满足青少年的学习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

四、“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设计的流程与成果应用

(一)设计流程

本设计将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文献分析等手段来进行市场调研,获得信息并展开设计。深入到各地纪念馆进行采风,体验生活,深入挖掘龙江红色精神的内涵,为智能终端读本的设计与制作提供创作灵感和一手资料。

1.方案确定阶段。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获取灵感,挖掘龙江四大精神内涵。深入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纪念馆、抗联遗址等地进行创作采风、体验生活,感受龙江的精神力量。确定设计方案,完成项目申报,着手开展设计制作。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在调查和比对以往相关优秀项目展示成果的基础上确定设计方案,充分进行项目论证,着手开展设计制作工作。

2.方案设计与完善阶段。投放中小学课堂和相关纪念馆,听取反馈意见,完善设计方案和内容。将智能终端读本以思政课的角度投放到中小学课堂中,听取师生反馈;投放于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纪念馆,获取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的反馈,进行第一次修改与打磨。征求专家意见,完善作品内容和细节。通过指导教师组织小型设计方案和作品讨论会,听取各方意见,进行第二次修改和打磨。

3.方案实施和推广阶段。进行推广商谈和实体转换。与教育宣传部门和纪念馆等进行商谈,进行投放试运行。得到相关技术部门的支持与赞助后,进一步洽谈项目发展方向与相关产品实体化可行性。积极推进产品的宣传及使用。将产品投放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纪念馆的公众号上加以宣传,借助媒体与线上来宣传作品。

(二)成果应用

本设计成果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东北烈士纪念馆、大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纪念馆设计制作具有直观化、动态化、平民化特点的传播其红色精神的智能终端读本,弘扬龙江红色精神,提振龙江人的豪情和干劲。二是将成果作为思政课的辅助手段投放到中小学课堂中。将最终成果的应用场所从纪念馆拓展到学校,形成项目的良性循环,并通过中小学思政课的反馈意见,持续跟进完善相关设计和内容。为中小学提供辅助课程思政的智能终端读本,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展现方式,制作出符合其生活阅读浏览节奏的作品,助力打造龙江课程思政地域特色。

五、“龙江四大红色精神”交互式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读本设计的重要意义

年轻族群和新兴媒体所习惯的传播表达方式,与较为成人化、千篇一律、缺少活力、相对陈旧的“红色教育”教学与表达方式产生较为强烈的对接偏差,缺少用现代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与碎片化学习方式来讲述龙江故事和红色精神的传播产品。因此,我们将以传承龙江红色精神为出发点,以智能终端读本为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传播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将龙江精神传播到每一个百姓尤其是学生群体中,让更多的龙江百姓和学子了解黑土文化和红色精神。本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实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地传播龙江红色精神和文化。以可多点触控、实现交互式多媒体阅读方式的智能终端读本作为红色精神的移动数字传播载体,突破传统阅读方式和宣传方式的局限性,更乐于为年轻受众所接受。二是有助于丰富龙江课程思政的地域特色内容。选取龙江红色精神为传播对象,既为思政课程提供智能终端读本,也为课程思政提供重要抓手。三是有助于讲好“龙江故事”,促进龙江发展。在黑龙江省建设时期,“四大精神”是支撑人们艰苦创业的力量源泉,以多媒体智能终端读本的形式传播这种精神,对于推介龙江“红色筑梦之旅”、发展龙江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积极的宣传和推进作用。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5G技术也会对数字媒体产生重要影响,5G的信息传送将不再受时空限制,带给我们的将是一种无缝式的时间速度体验感受。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设计美学才是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尤其是运用数字媒体设计的手段来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与地域特色的紧密结合,必将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龙江读本终端
从电话到自媒体终端——信息的力量
雏燕
龙江少年爱冰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图读龙江经济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