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利用家庭文化开展家庭教育

2021-11-27 23:00李淑兰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家庭

李淑兰

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利用家庭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讨论家庭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为有效整合幼儿园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场所,在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笔者调查,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知识培训,很多父母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从而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启蒙教育。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是幼儿成长面临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可以积极加强与幼儿家庭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幼儿教师专业性强的优势,有效指导幼儿家长,帮助幼儿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受到良好的熏陶,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家庭文化的概述

从内涵上来讲,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价值观及行为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家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延上来讲,家庭文化包括家庭的组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教育、家庭氛围的营造等多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家庭文化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依据。良好的家庭文化是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基础,它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家风等。良好的家庭文化能让家长摒弃功利思想,让家庭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是有助于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是确保家庭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目前,部分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的作用,将考试分数高、考取名牌大学确定为家庭教育的目标,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局限性。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帮助幼儿家长扩大格局、提升视野,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在正确家庭教育观的指导下,家长可以对幼儿开展良好的习惯教育、语言教育、性格教育等,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有助于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家庭文化有助于幼儿家长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开展家庭教育,让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文化会影响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无形当中会弱化家庭教育的功能。

(二)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家庭是幼儿的成长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幼儿在接受语言教育、动作教育、认知教育等教育时学会与他人交流,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是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帮助幼儿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增强幼儿的卫生意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是有助于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正常、和谐发展的人格,包含强烈的责任感、稳定的情绪和开放的思维等内容。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形成稳定的情绪,开放幼儿的思维。

三、利用家庭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具体方法

幼儿园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合理指导幼儿家长,引导其利用良好的家庭文化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从而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创新家园交流方式,积极构建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如建立微信群、QQ交流群,积极组织开展汇报式、讨论式、交流式、展评式等交流活动,加强幼儿教師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力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另一方面,幼儿家长要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在家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视角审视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幼儿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更新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指导幼儿家长的教育行为,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分享教育热点话题、幼儿教育论文等方式,引导幼儿家长及时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鼓励幼儿家长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家庭教育实践。

(二)积极组织答疑释惑活动,帮助幼儿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

针对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幼儿园教师可以经常性组织答疑释惑活动,引导家长充分认识构建良好家庭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幼儿家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针对性。例如,部分家长打骂幼儿,无法取得预期教育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引导幼儿家长从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入手,帮助幼儿家长掌握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引导幼儿家长学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获得身心的安全感。又如,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导致其目中无人、自私自利、性格骄横、唯我独尊,影响到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让幼儿家长意识到溺爱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引导幼儿家长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文化,对幼儿开展分享教育、挫折教育等,让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健康成长。

(三)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生活体验活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师要坚持以家庭教育生活体验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有效提升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家长营造崇尚节约、倡导独立、提倡艰苦奋斗的家庭文化环境。一方面以家庭教育生活体验活动为载体,教师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幼儿生活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理想教育”体验活动、“道德教育”体验活动、“集体教育”体验活动等主题性活动,让幼儿在了解家庭成员的奋斗历程中坚定理想信念,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的快乐,激发幼儿爱国、爱家的情愫,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文化不仅有利于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而且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构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答疑释惑、家庭教育生活体验等活动,指导幼儿家长充分利用家庭文化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以提升幼儿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深圳市光明区新地中央幼儿园)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家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