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7 23:01于丹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绘本笔者

于丹

幼儿绘本是一种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图文书籍,又被称为图画书册。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内容,指导幼儿进行多元化的绘本阅读,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水平,降低幼儿进行文学阅读活动的难度。作为启发幼儿阅读的有效工具,幼儿绘本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幼儿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師要积极挖掘幼儿绘本的教学价值,从增强幼儿阅读联想能力、提升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等角度出发,将幼儿绘本应用于幼儿阅读教学。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幼儿绘本教学材料,通过家校联合等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绘本资源,发挥绘本阅读的教学优势,增强幼儿的文学阅读能力。

一、利用幼儿绘本,进行启发式阅读教学

(一)增强幼儿阅读联想能力

在进行幼儿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合理利用绘本资源,能有效提升幼儿阅读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丰富幼儿的创新思维。幼儿绘本资源大多以文学作品内容为依托,借助绘画艺术等表现形式,为幼儿呈现还原度高的故事画面,从而提升幼儿对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初步认知。部分幼儿在绘本图画的基础上,能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场景图画进行再加工、再创作,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幼儿对阅读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幼儿阅读的联想能力。

以《我喜欢书》绘本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引导幼儿进行了简要的引读。《我喜欢书》的文字较少,书中有猴子丰富多样的造型、神态等图画,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笔者借助绘本中的猴子形象,向幼儿推荐了其他相关的文化作品,鼓励幼儿进行拓展阅读,以此丰富幼儿的阅读认知。如在看到猴子抱各类书籍的图画时,笔者组织幼儿思考这些书籍的种类,引导幼儿回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从而掌握幼儿绘本阅读的储备量,为后续调整幼儿阅读方向提供依据。有的幼儿说是《西游记》,有的幼儿说是《葫芦娃》,笔者都予以肯定。在看猴子穿红色外衣的图片时,笔者引导幼儿联想《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以此增强幼儿的联想能力。

在组织幼儿进行文学阅读活动时,教师可适当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幼儿呈现文学作品中的各类图片,比如,大闹天宫漫画图、采蘑菇的小姑娘漫画图等,以此激发幼儿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开展文学阅读活动。

(二)提升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在幼儿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确定幼儿阅读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幼儿阅读的有效性,丰富幼儿思想、促进幼儿成长。教师在开发幼儿阅读能力时,要采取启发式阅读教学方式,整合各类绘本资源,形成连续的、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增强幼儿对绘本的赏析能力与理解能力,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绘本作品的内容和思想。以《丑小鸭》绘本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将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引导幼儿对比两者的不同,以此让幼儿准确把握丑小鸭的巨大变化。同时,笔者采用播放音频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陌生字词,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把握能力。教师利用启发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融合绘本图片资源与音频播放资源等,从视觉、听觉等角度,为幼儿营建良好的、沉浸式的阅读氛围,引导幼儿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学习丑小鸭不怕挫折、顽强奋斗的精神,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实现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目标,发挥绘本阅读的启发作用。

二、利用幼儿绘本,进行引导式阅读教学

(一)合理选择幼儿绘本教材

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有趣的绘本作品。例如,具有引导式阅读功能的绘本不会在故事中直接展示作品的主题,会在故事末尾展现作者的核心思想。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情节明朗、人物形象饱满的绘本作品,充分利用各种绘本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挑选符合不同发展阶段幼儿阅读需要的绘本教学材料,对幼儿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思想教育。比如,教师为小班幼儿选择绘本材料时应以生活题材为主。此类绘本作品理解难度不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智发育,提升文学作品的思想引导效果,发挥文学作品的阅读价值。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为其确定合理的阅读主题,能充分挖掘幼儿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小蓝和小黄》绘本阅读教学为例,笔者让幼儿阅读绘本中的友谊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小伙伴的情谊,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笔者向幼儿引荐了《水浒传》等绘本作品,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呈现了各位好汉的漫画形象,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水浒传》的故事内容,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核心思想的把握能力,让幼儿感受各位好汉的英雄气概、侠义情怀。比如,在阅读《菲菲生气了》时,文中主人公与班内幼儿的年龄相近,笔者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历与主人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阅读《园丁与主人》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幼儿呈现园丁辛苦守护园子的画面,加深幼儿对园丁形象的认知,引导幼儿感受园丁的辛勤。

(二)重视对幼儿思想价值观的培养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思想,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丰富幼儿社会生活、增强幼儿社会责任认知等视角出发,统筹管理幼儿的绘本教学材料,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成长。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认知能力,引导幼儿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帮助幼儿形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以《抱抱》绘本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将幼儿分为四人一小组,采用两两拥抱的方式,增进幼儿彼此间的交流,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加深幼儿对绘本作品中“团聚拥抱”故事情节的理解,发挥《抱抱》绘本作品的感染作用和引导作用。

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幼儿爱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比如,《晚安大猩猩》中,管理员身着绿色服装向各位动物道“晚安”。比如《七色花》中,黄色花瓣帮助珍妮找到了回家的路,红色花瓣帮助珍妮复原了破碎的花瓶。此类绘本作品中的主人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三)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

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工作时,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其在鉴赏绘本作品、使用绘本资源、引导幼儿拓展阅读其他文学作品等方面的引导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绘本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增强自身选择、利用和整合绘本资源的能力,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发现绘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幼儿阅读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绘本资源的教育价值。

(四)发挥家校联合的共育作用

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家校共育等途径,拓宽幼儿的阅读面,让家长在准确把握幼儿阅读情况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本故事,鼓励幼儿参加各种角色扮演活动,以此提升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完成幼儿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绘本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设计相关的亲子游戏,借助幼儿家长的力量,鼓励幼儿参与绘本再创作、故事再创作等活动。教师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向幼儿家长推荐一些优秀的绘本作品,结合幼儿实际的阅读理解情况,协助家长合理控制阅读的难度,逐渐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故事讲解”“绘画比赛”等主题的亲子活动,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幼儿家长一起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结合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索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借助绘本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提升幼儿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引导幼儿掌握绘本作品的思想内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街道锦湖幼儿园)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绘本笔者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绘本
绘本
绘本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