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

2021-11-27 23:01毛微佳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植物幼儿园幼儿

毛微佳

生态环境和生态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生态种植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能在种植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自然生态和植物种植、生长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就应该注重把学校中的教学延伸到大自然中。”目前,部分幼儿逐渐远离了依山傍水的大自然,生活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中,与各种电子产品为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限制了幼儿直接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不利于他们获得直观经验和自然知识。长期远离大自然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植物缺乏了解,不了解植物种植的方法以及植物生长的过程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种植活动,引导幼儿更多地参与对生态植物的探究中,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等意识。

本文从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价值、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施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幼儿能在播种、育苗、观察、记录等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积累培育、种植等经验,同时,幼儿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等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幼儿园开展生态种植活动,目的是丰富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幼儿园的生态种植活动不同于专业农科院校中所开展的种植课程,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幼儿能在种植活动中学到多少专业的种植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通过生态种植这一教学活动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建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幼儿认真专注、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在植物种植和栽培等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操作、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教师在设计生态种植活动的内容和开展方式时,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一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原则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把儿童培养成符合自然要求的“自然人”,并且充分肯定人类的自然属性。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来开展不同内容的生态种植活动。如小班幼儿主要是认识和了解一些花草树木以及蔬菜的名称等,可以让他们尝试照顾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中班幼儿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的特点或分类等,并且能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大班幼儿可以尝试去观察并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等。

教师在组织生态种植活动时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顺应幼儿的本能和天性,这有利于促进幼儿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

(二)寓教于乐原则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组织生态种植活动的时候可以多采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方法以及幼儿所感兴趣的方式。

(三)启发教育原则

教师在组织生态种植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通过启发等方式引导幼儿。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幼儿所处的阶段为前运算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对周围的认知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身对周围事物的直观感知去辨别事物。教师应该多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周围事物,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当幼儿在植物种植过程、生长过程等方面产生问题时,教师可以不立马给出答案,鼓励幼儿勇敢去尝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不同的条件之下,植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而让幼儿明白植物生长的规律等。

三、幼儿园生态种植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打造生态种植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幼儿园管理者应该为生态种植活动提供合适、优良的环境,把园内能加以利用的土地和空间打造成小型生态种植场,比如,教室的窗台、走廊,操场的周围,都可以利用植物来进行装点,打造自然、美丽、舒适的幼儿园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植物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组织幼儿一同交流植物每一次变化时自己的心情,提升幼儿在活动中的成就感。

例如,教师可以在种植区域安上保护装置,防止植物被打翻,同时防止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磕碰受到伤害;教师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适合种植的种子进行种植,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促使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更加认真地呵护这些植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不同的植物、昆虫等,这大大增加了活动的乐趣。当植物叶子上出现了小虫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放大镜去观察小虫子,让幼儿利用眼观、手触、鼻闻等多种认知方式去感知大自然中的生命。

(二)坚持观察记录,增长相应知识

教师在组织生态种植活动时要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植物生长的状况,帮助幼儿用他们能理解、运用的方式来进行植物生长的记录活动。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幼儿培养耐心。

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他们种植植物的名称,并用多媒体播放植物成熟之后的样貌,引导幼儿用画笔在纸张上画出植物现在的样貌,与成熟之后的样貌作对比,激发幼儿长时间进行植物种植培育的动力。绘画的方式有利于幼儿发现植物更多的细节,帮助幼儿掌握植物更多的信息。

在幼儿进行植物生長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各种评比活动,比如,评比哪个小组观察得更细致、更准确,哪个小组的纪录效率更高等,以激发幼儿的好胜心,进而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吸收和掌握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三)放大活动成果,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幼儿在生态种植活动中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在植物成熟之后,把每位幼儿培育植物的照片都整理出来,做成照片墙,组织幼儿跟自己所培育的植物合影、集体合影,将其发送到家长群,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劳动成果,放大幼儿的劳动成就,这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使他们更有动力参与其他活动。

生态种植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以及思考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认真地设计生态种植教学活动,为幼儿打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种植环境,引导幼儿积极自主参与生态种植活动。此外,教师在开展生态种植活动时还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释放幼儿的天性,让生态种植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昆山市巴城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植物幼儿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