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021-11-27 23:00刘静如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幼儿

刘静如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对幼儿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思考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教学活动。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教师应注重幼儿的主体性,通过科学引导等方式,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创设更加全面、具体、清晰、具有更高操作性的幼儿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积极、高效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本文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期给同行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组织有意义的幼儿教学活动

有意义的幼儿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目的、有计划性地挖掘活动中潜在的教学元素,更好地触动幼儿内心,从而引导幼儿积极自主地学习,以此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让幼儿教学活动更加有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融入自然性、趣味性的生活元素,让幼儿发现学习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井然有序地进行游戏活动。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获得新的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幼儿的智力发展情况。教师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教师还可以寻找更合适的活动形式,融入新的教学元素,推动幼儿个性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组织低成本、高效率的幼儿教学活动

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低成本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时容易获取、价格相对便宜的活动材料。高效率是指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选择活动材料时,教师应从生活入手,选择简单、容易收集、幼儿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容易获取、成本较低,在合理使用下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利用废旧材料组织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废旧物品循环利用的价值,让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幼儿活动时,应及时了解幼儿的活动反应,时刻关注幼儿活动的表现,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帮助,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能边玩边学,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体验参与的乐趣,并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高效。

三、组织常态化的幼儿教学活动

幼儿课堂是常态化的课堂,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教育更加鲜活、平实、回归本真。在常态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幼儿为核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环节,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可以以竞赛等游戏活动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每一个幼儿都自愿参与活动。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尤其是要重点关注表现能力稍弱或缺乏主动性的幼儿,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与引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更加自然、平实并拥有更强的感染力。教师要构建一个和谐、自然、平等的活动氛围,不要刻意表演,也不要过分僵硬,要去掉幼儿活动中教学表演的成分,将教学的焦点放在幼儿身上,让课堂回归本真。

四、不断完善幼儿教学活动

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任何教学活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设计尽善尽美、完美无缺的教学活动,要允许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缺陷,这样的幼儿教学活动才是最真实的,才会有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空间。许多教师组织的幼儿教学活动形式比较新颖,活动构思比较完善,可以突出重点活动内容,但是,部分活动缺乏操作性,活动内容过于花哨,幼儿看似在积极讨论、参与游戏实践或进行表演,有合作与实际操作的机会,学习了一些知识经验,但实际上只能被动地听从幼儿教师的指挥,根据幼儿教师的命令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活动;部分活动缺乏逻辑性,活动内容过于生硬,活动环节过于复杂、缺乏主线,让幼儿难以实现活动目标。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忽略了活动的作用,盲目运用新型教学形式或照搬网络活动资源模式,让幼儿教学活动成了教师演示各类电子设施的课程,这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

有效的幼儿教学活动需要幼儿教师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教師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等方面着眼,设置比较精准的教学目标,为幼儿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幼儿合作探讨的机会,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发挥活动评价反思的作用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合理恰当的活动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与幼儿关系的良好发展,为活动的不断完善和调整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依据。教师应该将幼儿作为活动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幼儿自主评价、幼儿互评等方式增加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引导幼儿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改进自我。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幼儿的思想状态,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活动方法和活动内容。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整体质量。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应客观地评估活动价值,积极进行反思,更好地设计、组织幼儿教学活动,把握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更好地实现相关教育目标,提高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在评价与反思中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而言之,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组织有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常态化的幼儿教学活动,从而不断完善幼儿教学活动,发挥活动评价反思的作用,引导幼儿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幼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