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主午餐前的准备环节与幼儿互动

2021-11-27 23:27赵鲁梅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菜名菜谱道菜

赵鲁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幼儿的饮食问题逐渐得到家庭、幼儿园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江苏省全面贯彻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自主选择场地、自助拿取材料等,提升他们的自主游戏水平。笔者所在幼儿园积极响应政策,在大、中、小班开展自主午餐活动,把进餐自主权还给幼儿,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调整,笔者发现活动的开展优化了幼儿的就餐体验,促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卫生习惯。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析了如何在自主午餐前的准备环节与幼儿互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一、齐猜菜谱,激发幼儿进餐兴趣

以“猜猜今日菜谱”游戏为例,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餐前和幼儿一起玩“猜猜今日菜谱”的游戏,让幼儿猜一猜今天中午吃什么。

游戏过程中,幼儿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我喜欢吃红烧肉,我希望中午能吃红烧肉。”“我觉得今天中午可能吃牛肉,因为小朋友吃了牛肉會更有劲儿。”“应该吃大白菜吧,炒大白菜可香了。”“我想可能吃番茄蛋汤,因为颜色很好看。”“我猜可能吃红烧鸡腿,因为红烧鸡腿很好吃。”这种方式激发了幼儿的食欲,为后续进餐环节作了准备。

教师还制作了常见荤、蔬菜的小卡片以及餐盘模型,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分组讨论定制菜谱,并将小卡片黏到餐盘模型中。没过多长时间,各个小组就完成了餐盘模型并向全体幼儿介绍了他们组的菜谱:第一组是红烧肉、小青菜、蘑菇豆腐汤;第二组是番茄牛肉、土豆丝、白菜粉丝汤;第三组是炒大虾、炒白菜、蘑菇汤;第四组是炸鸡腿、西兰花、番茄蛋汤;第五组是红烧排骨、炒豆角、冬瓜虾皮汤。

教师要求幼儿根据菜谱的颜色、荤素搭配情况、菜品多样化程度给各个小组投票,评选当日最佳菜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幼儿学习掌握了“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等词汇,向幼儿传递油炸食品不利于健康、未煮熟的豆角不能食用、菜谱里的食物要丰富多样等营养知识。当保育教师将饭菜推进教室时,教师还让幼儿猜测今天的菜是什么,猜中一道菜就可以得到一枚星星,并获得优先取餐的机会。以上一系列方式提升了幼儿的进餐积极性。

二、师生畅谈菜名,创设美好进餐氛围

一次午餐前的准备时间,教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菜名,幼儿都来了兴趣,七嘴八舌,不亦乐乎。“我喜欢‘七彩汤,听上去就像彩虹。”“我喜欢‘红烧狮子头,因为我还能吃狮子的头,好好玩。”“我喜欢‘蚂蚁上树,其实没有蚂蚁也没有树,喜欢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有点像一个故事。”“我去饭店,有个菜叫‘奔跑吧,其实就是猪脚加鸡脚,太有趣了。”“我知道有个菜叫‘心太软,是红枣做的,甜甜的。”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讲一讲这些有趣的菜名的由来。幼儿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答案。原来,“七彩汤”这道菜是根据食物颜色取名的,汤里面有胡萝卜、鸡蛋、莴苣、香菇等不同颜色的菜;“蚂蚁上树”这道菜是根据食物外形来取名的,加了酱油的肉糜看上去像蚂蚁,粉丝则像一棵棵树;“狮子头”这道菜也是根据食物外形取名的,大肉丸子煮熟后的形状和颜色很像狮子的脑袋;“奔跑吧”是根据食材作用定的菜名,脚是用来走路和奔跑的,而这道菜的主要原料就是猪脚和鸡脚。

除此以外,教师还公布当天的菜谱,鼓励幼儿用如皋方言报菜名,让幼儿在用方言报菜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一系列的讨论给幼儿的进餐环节增添了不少乐趣,幼儿对当天的菜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既学到了食品相关的知识,又树立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还懂得了节约粮食的道理。

三、巧立规则,培养良好进餐习惯

在幼儿取餐、进餐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插队、拥挤、泼洒饭菜、乱扔饭菜,在午餐时间玩水等,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该怎样避免这些情况,并支持幼儿自主制订规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一起制订了餐前洗手不玩水、取餐排队不推挤、自主按量取餐、食物残渣放规定位置、餐后擦嘴、饭后漱口等规则。

制订进餐规范后,教师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规则。

1.引导幼儿相互监督。教师给每个小组安排了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提醒组员遵守规则,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2.组织幼儿分析问题。教师用手机记录幼儿在进餐环节出现的问题,利用谈话时间和幼儿交流,让幼儿自己看视频找问题,促使他们落实进餐规则。

四、自由选择同伴,优化进餐体验

在自主午餐环节,教师允许前一周用餐表现良好的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一起取餐、进餐。这种方式能优化幼儿的进餐体验,促使其他幼儿改进自主进餐的习惯。

五、开展餐前游戏,增加进餐乐趣

除了上述措施,教师也可以在餐前准备环节和幼儿进行简单的小游戏。

1.手指游戏。手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他们手指的灵活度。

2.语言类游戏。比如“说相反”“绕口令”“猜谜语”等,通过这些小游戏,幼儿不仅能提升进餐的兴趣,也能避免因用餐等待过长出现负面情绪。

3.讲故事。比如《漏嘴巴的大公鸡》,故事能对幼儿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帮助幼儿从故事中学习进餐礼仪及食品知识。

教师要把午餐的自主权还给幼儿,促进幼儿的自主管理,不断摸索与调整管理方式,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卫生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儿园)

猜你喜欢
菜名菜谱道菜
我为年夜饭添道菜
我的私人美味菜谱
动物教你做道菜
朋友圈『厨艺大赛』,吃的是哪道菜
宇宙菜谱失窃案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菜谱中的黑米粒儿
看清楚菜名:认真审题
看下面这道菜
菜谱 经典菜翻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