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下构建因材施教教学体系

2021-11-27 23:27马昱婷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桃子因材施教排序

马昱婷

幼儿教师要构建一个多元有效、富于人性化的幼儿教学环境,根据幼儿的不同差异,基于生态教育的理念,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力求全面提升幼儿学习的综合素养和自主性。笔者认为,生态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动态式的平衡。

一、生态教育的作用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是在幼儿园。”笔者认为,在生态教育理念下,构建因材施教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教育既可以有效指导幼儿教师有序开展各种教学工作,又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态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从小激发他们对爱、美、生命等人文主题的思考,帮助幼儿认识社会、掌握科学和感知艺术。

二、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因材施教教学体系

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人学习的接收能力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等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教师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一)给不同的幼儿安排不同的任务

生态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包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等。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特点,其学习基础、成长环境、领悟能力等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其进行有效的分层。比如,在开展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笔者结合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笔者就让他们自创儿歌、给妈妈讲故事;有的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笔者就让他们画画或者制作一些小卡片;有的幼儿表演能力较强,笔者就安排他们给妈妈表演节目。结合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笔者将其分层并引导他们完成任务,最终达到感恩母亲这一教学目标。

(二)给不同的幼儿确立不同的目标

有的幼儿生活习惯不好,吃饭存在吃不完或者浪费粮食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幼儿没有环保观念,在纸上乱涂乱画,严重浪费纸张,教师要告诉幼儿纸都是用树木做的,珍惜纸张就是保护绿色的森林。有的幼儿没有随手关水龙头、关电灯的习惯,教师要让幼儿明白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幼儿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为其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不能对幼儿“一刀切”。

(三)对不同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对不同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一些喜欢模仿的幼儿,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其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一些自控水平低的幼儿,教师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力,提高其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对一些自主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战自我,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以建自然角为例,笔者将自然角与大自然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动植物来充实自然角。如春天幼儿可以观察种子发芽,夏天幼儿可以观赏盆栽荷花,秋天幼儿可以赏菊,冬天幼儿可以养水仙花等。幼兒在一年四季中感受自然的变化,这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除此之外,笔者还将自然角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兴趣,挖掘其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更新自然角的种植内容。如在带幼儿参观草莓园后,笔者在自然角种上了草莓;在带幼儿参观动物园后,笔者在自然角养了小鸡、小鸭;在带幼儿参观秋收的稻田后,笔者在自然角放置一些刚摘下的稻子,为他们讲解水稻的知识。

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一日生活,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自主观察。比如,幼儿捉住了一些昆虫,笔者允许他们带回自然角饲养。根据不同幼儿性格特点,笔者对其进行分层引导。比如,女孩喜欢花花草草,笔者就让她们种草莓、养花等;男孩喜欢野外探索活动,笔者就引导他们去野外找一些无害的小动物带回来饲养。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高生态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对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的引导

在生态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将文学、美术、音乐、数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渗入日常幼儿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对不同的幼儿使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以激发幼儿的数学思维为例,笔者结合绘本引导幼儿认识排序的规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阅读《让谁先吃好呢》这本绘本时,笔者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内容:为了吃到又大又红的桃子,长颈鹿、猴子、犀牛、兔子、毛毛虫等动物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排序。长颈鹿说:“我的个子最高,桃子应该我吃。”猴子说:“我的尾巴最长,桃子应该我吃。”犀牛说:“我的体重最重,桃子应该我吃。”小兔子说:“我的耳朵最长,桃子应该我吃。”最后,桃子被毛毛虫吃了。原因是毛毛虫采用了倒排顺序的做法,认为在所有动物中它个子最矮、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耳朵最短,所以它才应该吃桃子。《让谁先吃好呢》这本绘本不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将排序的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帮助幼儿理解按照长短、高矮、轻重等标准进行排序的方法,让幼儿在生活中可以按照个子高矮排序、按照玩具大小排序等,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生态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培养幼儿的理性思维,建立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好学、乐学。教师要合理设计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活动,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并对其进行分层引导,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桃子因材施教排序
排序不等式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恐怖排序
桃子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桃子
节日排序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