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情感互动

2021-11-27 23:27潘娟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园长营造幼儿教师

潘娟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前提是爱,缺少了爱的教育一定是残缺的。笔者也认为,教育和爱息息相关。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引导者,教师在幼儿管理中要融入情感教育,遵循以人为本、情感互动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的意义进行讨论,基于幼儿园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实施途径。

幼儿园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对幼儿的管理。情感管理有助于改善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关系,间接促进幼儿的成长以及幼儿园的长期发展。在进行幼儿园管理时,园长要注重情感管理,不断激发幼儿教师的创造力、责任心,为幼儿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愉悦的工作氛围,从而间接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以及情感需求,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情感管理的概念

人是具有丰富感情的高级生命,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情感、情绪是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领导者在管理时要充分考虑被管理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行为。除了通过物质的手段去激励下属,领导者还应该和下属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根据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情绪、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会支配个体的思想、行为。因此,在进行幼儿园管理时,园长应该融入情感管理,充分尊重、理解教师与幼儿,调动教师以及幼儿的积极性,继而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前教育工作氛围。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管理,相对于硬性管理,它是在尊重个体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管理。在这种管理中,被管理者会觉得轻松自由。幼儿园是幼儿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幼儿教师的心理、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园长和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尤其重要。园长只有了解幼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幼儿教师和谐相处,才有利于营造一个园长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以及教师和幼儿之间良好沟通的环境。

2.有利于充分激发幼儿以及教师的潜能。情感管理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将这种情感管理的方式从园长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反馈给幼儿。例如,园长对教师实施情感管理,让教师感觉到被尊重,从而产生了工作动力,这可以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潜能。教师在工作中对幼儿进行情感管理,能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家庭的温暖,幼儿在课堂中会更愿意与教师互动,这有利于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幼儿园启蒙教育的质量。

3.有利于降低幼儿园内部教师的离职率。据了解,幼儿教师的离职率非常高。人若在工作中实现不了自我的价值或者感觉不被尊重,通常会选择离职。幼儿园教师的离职不利于幼儿园的稳定,会影响幼儿园的长期发展。在幼儿园管理中融入情感管理,园长可以及时了解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是存在的不满,及时调节、优化和改善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这有利于提升幼儿园幼儿教师从教的稳定性,为幼儿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幼儿园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幼儿园开展管理的一种标准制度,包含管理的制度、相关教师的职责以及评价标准等。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尤其在对幼儿教师的评价标准方面,过于注重量化考核,评价方式不健全。部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缺乏人文关怀,以严格的管理机制要求教师,从而使部分教师产生负面情绪,这不利于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不利于幼儿园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二)管理的思想以及理念较为落后

管理者的思想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在对幼儿教师以及幼儿进行管理时,园长若偏向于硬性管理,即严格要求幼儿教师和幼儿遵循相关的规则,忽略情感的渗透,会对教师和幼儿造成压迫感,不利于教师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也会影响幼儿的长期发展。

(三)在管理中缺乏和家长的有效沟通

幼儿园要建立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平台,通过和家长沟通,幼儿园可以了解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幼儿的性格等,这些为幼儿园开展情感管理奠定了基础。目前,部分幼儿园不注重和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导致幼儿园对幼儿了解较少,家长不能科学地育儿,这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四、情感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

(一)树立以人为本、情感互动的管理观念

园长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管理中能设身处地为教师、家长、幼儿着想。在出现问题时,园长要勇于承担责任,或是帮助教师和幼儿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园长要不断学习,领悟情感互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除了制定一些硬性规定,还应该经常和幼儿教师、幼儿进行情感互动,尊重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教师的内在潜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启蒙氛围,从而实现幼儿园的良性管理。

(二)营造良好的人文工作氛围

在开展幼儿园管理时,园长除了运用情感管理,还需要融入一些硬性管理机制,避免出现不公平的情况。园长可以从幼儿以及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相关机制。以幼儿园的时间管理为例,园长可以让幼儿教师参与制订相关条例,考虑幼儿园时间的协调问题,考虑幼儿家长的接送问题。在评价机制方面,园长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教师的一些量化工作,适当地融入幼儿对教师的评价,使评价机制更为合理,为幼儿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文工作氛围。

(三)加强和教师的情感沟通

作为管理者,园长在和教师进行沟通时要融入情感管理。首先,园长应不定期地和教师进行沟通,询问他们对幼儿园管理的意见并认真记录。通过幼儿教师,园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可以了解幼儿园管理的缺陷,正确面对问题,不断优化管理工作。园长可以做好幼儿教师和幼儿的榜样,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园长要摒弃高姿态的管理,要用真心和爱心去关心幼儿教师,积极地和幼儿教师进行交流,让幼儿教师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和呵护,从而使其对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产生归属感。最后,园长可以组织一些团建活动,让教师之间敞开心扉,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园长也要及时关注教师以及幼儿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拉近幼儿、幼儿教师和园长三者的距离。

(四)利用合理激励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幼儿园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幼儿教师工作情绪、激发幼儿教师积极工作态度的有效方式。比如,在幼儿园管理中,园长创立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奖励机制,让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优秀的表现获得晋升的机会或是一定的资金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幼儿教师工作的热情。同时,园长可以通过在大会中赞赏优秀教师等方式,让幼儿教师感觉自己被尊重,肯定自己的工作价值。公平、公正的竞赛活动也可以让教师展现自己的才华。园长可以利用合理、多样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五)构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沟通平台

幼儿园只有不断了解幼儿,才能为幼儿开设合理的启蒙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开展情感管理时,幼儿园可以建立一个家校沟通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幼儿园可以了解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家长的教育需求等,继而实施针对性管理。一个良好的家园沟通平台,有助于实现幼兒园和幼儿家庭的良性互动,发挥情感管理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幼儿的成长。因此,园长需要在幼儿园管理中融入情感管理,充分尊重幼儿教师以及幼儿,为幼儿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启蒙氛围,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方圆绿茵园)

猜你喜欢
园长营造幼儿教师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