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方法

2021-11-27 23:31张倩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科学幼儿园区域

张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驗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思维启蒙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思维方式,提升整体素质。科学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个性特点,创新区域活动方式,为幼儿提供开展科学区域活动所需的材料,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热情,引导幼儿将科学区域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于日常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为此,本文探讨了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指导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方法,以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科学区域活动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设适宜的环境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集体、分组或者个别活动模式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科学区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开发幼儿思维,提升幼儿实践能力,促使幼儿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幼儿潜在能力,提升幼儿科学素养,发挥区域活动的最大价值。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主导者,应该深入探析科学区域活动的价值,创新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幼儿科学区域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指导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原则

通过科学区域活动,幼儿能逐渐在观察自然现象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经验,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

(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

教师要以活动目标为教学出发点,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不同年龄段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的能力不同,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在设计科学区域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内容的趣味性,亲身示范和指导幼儿,让幼儿触摸、感知物品,思考、探索问题。大班幼儿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已经发展起来,教师要设计符合这一阶段幼儿探索需求的活动内容,遵循教学规律,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教师要丰富科学区域活动的形式,设法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比如,在“神奇的电”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多样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电,电是怎样传输到家中的以及使用电池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掌握了安全用电的知识,体验了科学探索的快乐。

(三)明确幼儿培养目标

教师要明确科学区域活动的培养目标,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情感培养的重要方法,能优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强化幼儿之间的自主合作、科学探索,使幼儿快乐参与科学活动。教师在开展科学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幼儿培养目标。第一,教师要将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中,通过解释自然现象,比如闪电和打雷,帮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第二,教师要对幼儿进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现象,如通过告诉幼儿蚯蚓对泥土的价值,使幼儿懂得保护小动物的道理;第三,教师要培养幼儿实践操作能力,让幼儿在观察中探索求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第四,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

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培养幼儿无畏无惧、坚定不移的品质,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幼儿知识学习与情感培养的效果。

三、指导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方法

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区域活动的形式开展的,幼儿能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帮助幼儿理解知识和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逐步实现科学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科学区域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创设科学区域活动环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衔接性

教师要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关注知识的衔接与应用,引导幼儿将已有知识、经验运用于科学游戏。科学知识的学习依赖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层层递进,不断提升探究难度,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比如,在观察季节变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先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在四季中的变化,然后再要求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这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二)注重材料的丰富性

幼儿以具象思维为主,教师要让他们先进行实践操作再学习理论知识。在开展科学区域活动前,教师要进行环境创设,积极布置场景,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并指导幼儿做好探索记录,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探究某一问题的基本流程。比如,在一次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设置了植物角、动物角等区域,让幼儿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幼儿对未知事物的兴趣浓厚,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究活动材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投放材料,让幼儿在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教师提供的材料还要便于幼儿观察,这才能激发幼儿潜能,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要积极组织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发现、探索问题。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索、发现行为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还要在科学区域活动中适时抛出问题,帮助幼儿梳理探索思路,引导幼儿寻找多种解决方法,使幼儿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勇于尝试的品质,最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协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促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幼儿园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上”幼儿园
分区域
科学拔牙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