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探索

2021-11-27 00:58赵莹
幸福家庭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打击乐纸杯小班

赵莹

打击乐学习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打击乐的过程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幼儿通过触摸、击打等途径体会音乐的韵律,逐渐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笔者将打击乐学习活动融入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增强了小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提升了他们的整体音乐素养。

一、小班幼儿打击乐游戏课程的设计

(一)建立对乐器的好感

笔者在进行日常音乐教学时发现,部分幼儿对打击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时常想按一下琴键,嘴里还不时模仿琴键发出的声音。小班幼儿在打击乐学习活动中主要使用的乐器为铃鼓、圆舞板和沙锤,但他们对这些乐器接触较少。于是,笔者通过“猜猜谁来了”的游戏,让幼儿听一听乐器的声音,猜一猜乐器的名字,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初步感知乐器的特点,激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

(二)训练动作协调能力

教师在平时生活中要有计划地帮助幼儿培养节奏感,提升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例如,在幼儿盥洗的间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让幼儿跟随自己的口令进行洗脸、梳头、摸鼻子等动作。开始玩这个游戏时,幼儿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念,无法做到动作和语言一致。多次练习后,大多数幼儿能逐渐掌握游戏的玩法及规则,慢慢踩准节奏,做到手口一致。等幼儿熟悉游戏之后,教师还可以将身体动作替换成拍手打节奏进行练习,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帮助幼儿理解抽象概念

音符、节奏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讲是抽象的,如何通过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幼儿把握这种抽象概念是教学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图谱教学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纸杯节奏游戏”,把看似普通的物品融入音乐游戏,使游戏更生活化,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用四个纸杯代表四种基本的节奏型,教师拿掉一个杯子幼儿就拍一下手,一共拍四下。等幼儿熟练后教师可以取走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纸杯,增加游戏的难度。这个游戏可以辅助幼儿进行节奏练习,趣味性较强。

在一次餐后时间,瑶瑶提议大家一起玩纸杯游戏,于是笔者将四个杯子放好,让幼儿练习最简单的节奏型。等幼儿热身运动结束后,笔者拿掉了一个纸杯,节奏发生了变化,这时笔者发现明明还在打原来的节奏型。笔者提醒明明集中注意力,并指着对应的纸杯提示他准确打击。借助纸杯游戏,教师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小班幼儿打击乐课程游戏的设计要点

(一)建立规则

教师要在课程中建立规则,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为了更好地开展打击乐教学活动,笔者组织了一次“乐器找朋友”的活动,让幼儿认识乐器,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在活动中,笔者先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玩耍,随后再与同伴交换,交换乐器时,幼儿要将自己手上的乐器放在椅子底下,再重新找一个没有拿过的乐器,谁违反了规则就要被罚出局。

(二)创设情境

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在小班“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活动中,笔者设计了幼儿躲在自己的椅背后面扮演小鸡出壳的情境,让幼儿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在游戏情境中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了解了小鸡的形态特征,参与游戏的热情提高了。

(三)合理创设游戏形式

教师要在课程中合理创设游戏形式。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都比较弱,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演奏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例如,在开展“大雨小雨”打击乐活动时,笔者让幼儿站成两个圈圈进行轮奏,一个圈圈里的幼儿演奏大雨,节奏要重一点;另一个圈圈里的幼儿演奏小雨,节奏要轻快一点。在开展“谁在说话”打击乐活动时,笔者把幼儿分成三组,引导幼儿用不同乐器表现歌词中出现的“小鸟”“树叶”“雨滴”。笔者还做了三块“小小演奏家”的角色立牌,让幼儿在熟悉音乐之后站在舞台上表演,这种形式增加了幼儿的挑战难度,激发了幼儿做“小小演奏家”的欲望。又如,在“火车嘟嘟”活动中,笔者先请幼儿以开火车找朋友的形式和教师一起合奏,再请喜欢高山的幼儿站到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小山边,喜欢小河的幼儿站在道具小河边,让幼儿一起合奏。这种方式能促使幼儿尽快进入游戏情境,提高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热情。

三、小班幼儿打击乐游戏课程的拓展方向

(一)与一日生活融合

笔者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了打击乐学习。如在平时整队时,笔者会请幼儿一起拍手打节奏,或是请个别幼儿做小老师,带大家玩节奏游戏,为后续的打击乐教学做前期的经验准备。

(二)与角色游戏融合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和材料互动较多,和同伴互动不足。针对这个情况,笔者在班级里设置了“小舞台”游戏区,播放幼儿平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过的歌曲,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前期所学歌曲,加深幼儿的记忆,为他们后续开展角色游戏做准备。

在“大猫小猫”音乐游戏中,萱萱负责主持报幕以及唱歌、跳舞,芊芊负责拿着铃鼓扮演大猫,空空负责拿着圆舞板扮演小猫。当萱萱听到空空扮演的小猫把圆舞板敲得很响时,就对空空说:“你是小猫,应该轻轻地敲。”空空听了她的话,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打击力度。音乐游戏与角色游戏相结合能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任务,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加深幼儿对基本音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小班幼儿打击乐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高节奏感、控制能力以及整体的音乐素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打击乐,在游戏中体验打击乐的快乐,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

猜你喜欢
打击乐纸杯小班
纸杯快跑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纸杯提气球
纸杯的艺术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